163一道风味独特的菜肴

  许久以前,母亲为我们做过一道风味独特的菜肴,这道菜肴的香味,至今仍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我給这道菜肴起的名字是:“牛小肉炖萝卜鸡蛋”。牛小肉,就是从残留在牛骨头上剔下来的一条一条的肉条,因为这种肉比牛肉便宜很多。当然,也有一些筋头巴脑的东西在里面。萝卜,就是圆形的大红萝卜。

  我曾经仔细观察过母亲做这到菜时的情景,先把牛小肉洗净,红萝卜不用去皮,切成方糖大小的块状。准备好葱、姜、蒜、花椒、大料、味精、酱油、香菜等调料。此外,还要根据家人的多少,准备一些煮熟去皮的鸡蛋。

  做的时候,少许油入锅烧热,加入姜、蒜、花椒、大料,出香味后放酱油,然后锅中多放些水,烧开后倒入牛小肉、红萝卜。这时,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就是熟把鸡蛋用筷子扎几个眼儿,放入锅中以便入味儿。接下来,就是用中火炖两个小时左右,一锅香喷喷,热气腾腾的“牛小肉炖萝卜鸡蛋”就可以出锅了。出锅前,千万别忘了放味精、葱花和香菜沫。

  掀开锅盖,香气顿时溢满小屋。再看锅里,白的是鸡蛋,红的是萝卜,绿的是葱花和香菜,可谓色香味俱佳,煞是好看。看着色彩如此斑斓的菜肴,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骆宾王所作的《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用这首诗来形容“牛小肉炖萝卜鸡蛋”,真是再恰当不过了。锅的表层漂浮着薄薄的一层油花,那时人们的生活还比较困窘,很少看到油星。因此,锅表层漂浮着的那层油花盛在碗里,再放些葱花和香菜沫,也会感到香彻肺腑。牛小肉、红萝卜已经炖的很烂,达到了入口即化的程度,鸡蛋里面也充溢着牛小肉和红萝卜的味道。这道菜是以炖为主,类似于现在的乱炖,所以汤要大些。吃牛小肉、红萝卜、鸡蛋,喝鲜美的汤汁,那叫一个美。当然,主食还是以馒头、花卷等面食为好。

  大铁锅做的“牛小肉炖萝卜鸡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连吃带喝,直吃的大汗淋漓。牛小肉滋阴补肾,鸡蛋含丰富的蛋白质,红萝卜也是蔬菜中的上品。人们不是常说红萝卜胜人参吗?这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这道菜肴,绝对是冬季里一道滋补的佳品。

  好久没有吃过母亲做的“牛小肉炖萝卜鸡蛋”了,想起来就会口舌生津。我也曾经尝试着学母亲当年做这道菜时的情景,但做出来的味道总好像差了点儿什么似的。后来,我不经意间问母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她说主要还是用铁锅和煤火,这样做出来的味道才纯正。噢,我仿佛明白了个中的奥秘。怪不得许多著名的小吃都有其独特的秘籍,原因恐怕就在与此。

  多想再回到许久以前的那段时光,再吃一回母亲做的“牛小肉炖萝卜鸡蛋”啊。可惜,如今母亲年事已高,不可能再为我们操劳了。但母亲当年做的这道菜,却永远的香甜在我们许久以前的那段难忘的时光。


  164为父母补拍一张结婚照

  照片上的两位老人是我的父母,照片背面记载的日期是1992年8月2日,那年,父亲66岁,母亲62岁。

  之所以说这是一张珍贵的合影照,是因为我找遍了家中所有的相册,竟然没找到一张父母的合影。是我没有找到,还是因为压根就没有照过?我曾经就此事问过母亲,她告诉我说,那时候因为年轻,根本就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在以后忙忙碌碌的岁月里,就这么一年年的拖延了下来。

  “噢,原来如此!”我终于从母亲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1988年,我从抚顺市造纸厂工会,调到顺城区委宣传部工作,因为负责全区的通联工作,也就有了接触相机的机会。我用一台日本产的索尼相机为区属单位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以此来宣传全区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由于那时正直中年,每天都把精力用在了工作上,根本无暇顾及到父母竟然没有一张合影照的这件事情。直到有一次在母亲家翻看过去的老照片,才猛然发现父母竟然没有一张在一起的合影。这在我的心里隐隐的为他们感到遗憾。于是,就想有机会一定为他们拍一张合影照。

  直到1992年的“八、一”建军节的之际,因为曾经当过兵的缘故,就想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拍些照片。所以,我把还剩有几张胶片的相机带回家里。8月 2日那天,我来到父母家,告诉他们说,我带回来相机,要给他们照几张相片时,父母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那时,大部分人家还都住平房,拍照没有什么好的地方做背景。我忽然想到附件的山坡上有一大片草地,那里芳草萋萋,绿草如茵,应该是拍照的理想地方。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母,他们说:“在哪里照,就听你的吧!”

  父母特意翻箱倒柜的找了一身新衣服,可以明显的看到裤子上还有笔直的裤线。我想,如果不是拍照片,他们平时是舍不得穿的。我安排父母比肩而立,让他们脸上带点儿笑容。从取景框中,我捕捉到最美妙的刹那,“咔擦”一声按下了快门,这张父母面带微笑的影像,瞬间定格在历史的时空之中。

  如今,距离拍摄这张照片的时间,已经过去了27个年头。父亲已于1996年病故,母亲现在已经89岁高龄。除了眼疾,腿脚不大利索之外,身体仍很健康。现在,母亲和我的大妹生活在一起,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这让我的心里感到莫大的欣慰。

  望着这张父母刚刚步入老年的影像,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为他们拍照时的那个明媚的夏天,那是一个令我永远不能忘怀的季节。

  如今,我 已经69岁,比当年的父母还大了几岁,真是岁月催人老啊!

  这张父母的合影,就算是我为父母补拍的一张结婚纪念照吧,以此来弥补他们一生中也没有拍摄过一张结婚照的遗憾。。

163-1.png163-2.png

  (左图是我的母亲和父亲的合影照,右图是我从上图剪辑的半身照,就算是为他们补拍的结婚照吧。)

  在栗子子沟居住的这20余年的时间里,我曾先后在三个单位工作过。一是1976年至1985年,在抚顺市真空设备制造厂宣传科工作了9年的时间;二是1985年至1988年。在抚顺市造纸厂工会工作了3年时间;三是从1988年至1997年,在抚顺市顺城区委宣传部工作了10年时间。在栗子沟这20多年的时间里,也正是我风华正茂的中年岁月。在以后发布的文章里。我会向你们娓娓地讲述这20年期间,在我的身上及家庭,发生的的许许多多的故事。奉献给喜欢看《我家住在栗子沟》的每一位读者。


  165自行车存车处的历史记忆

  在栗子沟住时,也经常到市里去。或是买东西,或是闲逛,或是看电影。大部分时间是花8分钱坐电车去。后来,有了自行车,上市里就方便多了。从栗子沟骑车到市里,有两条路线:一是出栗子沟到东岗、南阳、交警支队,过矿务局电铁涵洞,就进入了中央大街。到了这里,就算到市里了。从中央大街,可以去第一百货商店、千金商场、人民电影院。可以去矿务局医院、新华书店、百货大楼、御膳酒楼、大来饭店、东三路商场、人民剧院等处。

  那时候,骑车到市里,去许多地方都要把自行车存起来,主要是怕被盗。因此,一些地方,比如电影院、百货大楼等处,都设有存车处。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自行车存车处”已经没有什么概念了。只知道把自驾车停在某个地方,这个地方现在叫停车场。虽然同样是三个字,在我的眼里,却恍如两个世界。

  上个世纪,也就是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除了公共汽车和电车之外,自行车是人们的首选。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出租车、通勤车、摩的之类的交通工具可供选择。如果回家晚了,只能等一两个小时一趟的电车。或者,无奈的徒步往家走。除此之外,最简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当属自行车了。

  那时候,人们把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并称为“三大件”,是当年家庭里最时髦的物件了,相当于今天的汽车、别墅和手机。如果谁家的“三大件”很齐全,那是很让人羡慕的。因为,当时购买这些物件,光有钱还不行,还得用工业券。工业券按家庭人口发放,数量有限。因此,要想买到一大件,得举全家之力。要想买全“三大件”,得分阶段购买。不仅要攒够买“三大件”的钱,还要攒够一定数量的工业券。否则,无论如何是买不到“三大件”的。再者,当时全国实行统购统销,市场物资的供应量非常有限。因此,一般的家庭若想买齐“三大件”,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实行市场经济之后,“三大件”逐步的走进千家万户,但人们对于“三大件”的首选,还是自行车。

  没有手表,可以买挂钟、座钟。记得当年的“555”牌座钟就相当有名气。如果家里困难,还可以买闹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过,如果家里有倒班的,闹表也相当有用,可以提醒你该起床上班了。

  没有缝纫机,我们的母亲会用灵巧的双手,为我们缝制各种衣裤。但没有自行车是万万不行的,因为它不仅方便出行,还可以驮载各种重物,减轻人挑肩扛的负担。由此,大凡有自行车的家庭,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骑自行车,为家里承担部分的责任。

  有了自行车,骑到哪了是不许随便乱放的。尤其是在一些较大的公共场合,都设有存车处。记得越是繁华热闹的地方,存车处也越多。比如百货大楼、东三路商场、一百商店、三联商场的门前,都设有存车处。站前地区的电影院、各厂矿的文化宫、俱乐部,每当演电影的时候,存车处的自行车非常多。各大医院的门前也设有存车处,不许乱停乱放,这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此外,各厂矿、企事业单位,也都设有存车处。当然,这是免费的,也算是一种福利吧。

  存车处有专人管理,存车时,发给你一个存车牌,凭牌付费取车。刚开始存车时,存一次3分钱。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存车费也水涨船高。从当初的3分钱相应的的提高到5分、一角、2角、5角,最高时,达到一块钱。

  过去,人们的娱乐活动很少。因此,看电影成了那时候人们十分向往的一种消遣方式。由于看电影的人特别多,而且是一票难求。那些离家远的人,只得骑自行车前往。所以,电影院门前的存车处经常爆满。电影散场时,已经天黑。为了早点回家,人们争先恐后的涌出电影院,快步跑向存车处,想快点儿取出自行车。但此时,取自行车的人们想法是一致的。这就造成了存车处一片混乱。各种牌子的自行车拥挤交叉在一起互不相让。反倒使取自行车的速度大大的缓慢下来。或许,这就叫“欲速则不达”吧。

  那时的自行车有许多牌子,比较有名的当属凤凰牌、永久牌、飞鸽牌。不仅造型美观大方,而且车身上还印有色彩鲜艳的图案。当然还有一些杂牌子的自行车,那些买不到名牌自行车的,只好屈就买那些杂牌子自行车。不过,能有一辆自行车就不错了,哪还顾得是不是什么牌子的呢?尽管这么说,凤凰牌、永久牌、飞鸽牌自行车,还是人们心目中的最爱。

  还有极少见到的女同志骑的26型昆车,尤其是红色车身的自行车,更是罕见。如果谁家有一辆这样的自行车,骑在街上,不仅令人羡慕的咋舌,还会有很高的回头率。一些在后面骑车的男士,会猛蹬一阵子,追到那位女士的前面,偷偷的瞄人家一眼,想看一看这是谁啊,骑这么牛的自行车。如果那位女士长得漂亮,心里没准会心猿意马的想,她有没有对象啊,如果没有,我要是能娶上这么一位漂亮女士当媳妇就好了。若是他和她的目光相遇,男士会立马收回目光,不好意思的讪讪离去。

  既然自行车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么重要,就得用心的去呵护。为此,只要有时间,都会把自行车擦的油光锃亮。还有的为了防止刮碰时蹭掉油漆,就用各种颜色的胶带,把三角梁包裹起来。这样,可以使自行车增加使用年限。

  也经常看到在冬天的冰雪路面上骑自行车摔倒的,摔得厉害的,有一瘸一拐的,有鼻青脸肿的,也有磕掉门牙的,还有发生交通事故住进医院的。所以,在这样的天气,人们骑车时总是十分的谨慎。

  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2000年之后,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得相当的迅速。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就为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提供了物质基础。人们出行时,代步的交通工具更是多种多样。除了公共汽车之外,的士、摩的、小凉快比比皆是,但更多的还是私家车。大街小巷停满了各种牌子,各种型号的私家车,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就连小区的院子里,也停满了车辆。简直到了找一个停车位都很困难的地步。一方面说明,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和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方面,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塞车、酒驾、交通事故也是屡见不鲜。

  通过“自行车存车处”的故事,到现在汽车走进寻常百姓家,反映出时代的巨变。想到此,不仅令人感慨万千。在回望过去难以忘怀的许多往事的时候,常常会想起“自行车存车处”的故事,尽管它已经消失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却是过去那个年代人们的整体记忆。看到今天和谐、美好的新生活,我真的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并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鼓与呼!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