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老同学,你在哪里

  这张同学照,摄于1967年4月1日,也就是我们下乡的头一年。当年,我们都是抚顺市第20中学二年二班的同学。在照这张集体照之前,杨淑英父母是国营华丰化工厂的职工。因为支援三线建设,要到外地去。因此,她没有和我们一起下乡,而是和她的父母一起,走上了建设三线的道路。早已经忘记了她家去了什么地方,据说是保定地区。可能她考虑到此次的别离,也许今生和同学们见面的机会就不多了。因此,她四处奔走,积极张罗着想和同学们拍一张集体照片留作纪念。那时,正是“文革”时期,到处都乱哄哄的,学校已经不怎么上课了。我们班56名同学,要召集起这么些人很费劲儿。于是,她邀请了几个同学互相通知,好不容易才找到照片上这些同学。我仔细数了一下,共有39人,比全班总人数少了17人。

  真得感谢杨淑英同学,在照了这张照片的一年半之后,也就是1968年9月末,我们全班同学几乎是成建制的走向了上山下乡的道路,。这张同学照,也成了我们这些同学,弥足珍贵的永恒的集体记忆

  看着眼前的这张同学合影,心里有些怅然若失。那时,我们正值青春岁月。一张张稚嫩的面庞,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如今,都已经迈入了老年人的行列。照片上,前排女同学虔诚的手捧毛主席语录,几乎每个同学的胸前,都带着毛主席像章,显现出那个年代特有的的时代特征。

  当年召集同学们拍摄这张照片的杨淑英同学,自从她随父母去了三线之后,一直渺无音讯。没听说她和哪位同学通过信,也没有人知道她随父母到底去了哪里,也不知道她在抚顺还有没有亲属。时至如今,我们已经50多年没见面了。“老同学,你在哪里?”你能否听到同学们深情的呼唤吗?期待着和你相聚的那一天。

145.png

  (前排左起第四人,是我们班的女同学杨淑英。第三排左第一人为本文作者。拍摄于1967年4月1日,这是我中学时期的毕业照,其实,那时我们正在念初二,还没有毕业。这是为了欢送扬淑英同学举家去三线即将离开抚顺前,她和几个同学召集同学们拍的纪念照。我仔细的查了一下,照片上总计39人。而我们班共56人,缺了17人。可能当年正是“文革”武斗猖獗的时候,找人不好找的缘故吧。第二年即1968年9月,我们就下乡当了知青。)


  146两张珍贵的中学毕业证书

  在我为数不多的藏品中,有两张中学毕业证书,显得格外的弥足珍贵。一张是我的,一张是妻子的,因为我们俩当年是一个班的同学。这两张毕业证书是抚顺市第20中学于1984年5月1日颁发的。看着这两张略已泛黄,迟发了近30多年的毕业证书,不禁百感交集。我的思绪也随着这两张毕业证书,飞回到了那个遥远的,令人难忘的学生时代。

  1964年夏季,我从抚顺市东洲区(原露天区)平山小学毕业,考上了抚顺市第20中学。

  当升中学考完试以后,我觉得自己的成绩不太理想,以为考不上了,为此,我还曾偷偷的哭了一场。如果考不上公办中学,只好去念民办中学。当时,两所中学给我的感觉和区别在于,公办中学是楼房,而民办中学是平房,平房就得生炉子,据说学生还得自己往学校拿劈柴和煤。而且,民办中学的学费,也比公办中学高很多。这样,无疑会给家里增加经济负担。关键的问题是,没考上公办中学觉得没脸面,在同学中间抬不起头,也辜负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我在这所中学学习顶多也就两年的时间,属于“老三届”中初二的学生。1968年秋季,无论公办还是民办的学生,也无论是中学还是高中的学生一律下乡。后来,知青返城时,已经不分彼此,待遇是一样的了。

  1984年的4月,学校通知我们去办理毕业证书。当我拿到盖有鲜红校印的毕业证书时,距我离开母校已经近20多年了。这也是我离开母校以后,第一次走进她的怀抱。

  母校,在我的心里始终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毕竟在她的怀抱里生活了近两年的时间。那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青葱岁月,也是我学习到的知识最扎实的两年,为我后来走向社会,走向新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城后,每天忙忙碌碌,几乎再没有去过这所学校,更不知道她变成了什么模样,多少次都想再去看一看她现在的尊容。后来听有的同学说,这所学校已经扒掉了。我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因为没有学苗?还是地皮被征用?反正它已经从我们的视野里彻底消失了。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十分怀念我就读了近两年的母校,怀念那些和我们朝夕相处,曾经教给我们文化知识的老师,怀念我们无忧无虑的中学时代。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到母校当年的那个位置去看一看,探访一下,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再去寻觅我梦中的那座知识的圣殿。

146-1.png146-2.png

  (这是我和妻子补发的初中毕业证书,距今已经过去了30多年。)


  147栗子沟,我的故乡

  日子过得真快,一晃《我家住在栗子沟》写到150集了。总有一种说不完,写不够的感觉,毕竟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而且,直到现在还有我的亲人生活在这里。不想忘,不能忘,不会忘,不敢忘。因为,这里是我曾经生活和成长的地方。还是为栗子沟写一首诗吧,让我为她深情的歌唱。

  栗子沟,我的故乡

  栗子沟

  我的故乡

  那山里

  有我儿时的梦

  那河里

  有我童年翻滚的波浪

  你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充满了一群少年的欢乐

  你是一个古老的地方

  有我难忘的青春畅想

  我们生长在你的怀抱

  有老师传授我们知识

  课堂里传出书声朗朗

  在山花烂漫时节

  一群少年

  放飞纯真的梦想

  离开你的怀抱已经很久很久

  眸子里总是把你深情地眺望

  童年的那些伙伴

  学校里那些同学

  仿佛还是那样年轻

  一脸稚嫩的模样

  栗子沟

  为你唱支歌吧

  让少年驿动的心

  为你纵情的的歌唱

  美丽子的栗子沟

  为你写首诗吧

  赞美你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真想指挥一直庞大的乐队

  为你演奏一曲不朽的交响

  魂牵梦绕的栗子沟啊

  是我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从此我们插上憧憬的翅膀

  翱翔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148 写给母亲的歌

  每当母亲节到来之际,总想说说我们的母亲。

  母亲,多么亲切而动听的词语啊。

  如果说父爱重如山,那么,母爱就是深如海。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她用甘甜的乳汁把我们抚养大。尤其是在过去那种生活艰难困苦情况下。母亲,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艰辛,做出来巨大的的奉献和牺牲。所以人们歌颂母亲,赞美母亲,讴歌母亲,无论我们怎样穷尽天下最美好的语汇,也叙不尽母亲的高大与伟岸。

  我只是想通过在叙述自己的母亲,来赞美天下所有的母亲。也是是想让所有的人,都能记住自己母亲的恩情,记住她们身上的传统美德与母性的光辉。这种传统美德与光辉,将会永远辉映着这个蓝色的星球,也会永远照耀和指引着我们前行的路。

  之所以,把下面的文章归入《我家住在栗子沟》,并推荐给大家

  是因为我的老母亲,至今仍然还居住在那里,现在已是89岁高龄。

  本月的12日是母亲节,我把发表于2000年6月23日《抚顺晚报》的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复制到这里,主要是省去了打字的麻烦,并以此来纪念母亲节。在这里,祝愿天下所有健在的母亲们健康长寿。也祝愿天下所有仙逝母亲们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阿门!

  今天,仅以两首小诗,作为我准备写母亲系列的开篇。

  写给母亲的歌

  我很庆幸

  年过花甲

  霜染鬓角

  还有个妈


  每当叫一声妈

  心底便会涌起一阵感动

  想起她那慈祥的面容

  眼角就会缀满泪花


  从呀呀学语

  嘴里迸出的第一个音符

  便是那个伟大的字眼

  ……妈


  她曾用丰盈的乳汁

  将我哺养大

  牵着我们稚嫩的小手

  走过一个个春秋冬夏


  如今的妈妈

  已经迈入人生的暮年

  却依然那么慈祥

  把无私的爱向儿女们倾洒


  妈

  多么令人陶醉的称谓

  激发我们无垠的遐想

  她就是我心中最美的蒙娜丽莎


  她为人间奉献着大爱

  自己却在默默无闻中落尽铅华

  我多想对她说

  你也是儿女们最大的牵挂


  掬一汪清澈的山泉

  浇灌母亲孤寂的心田

  捧一束康乃馨

  把祝福送给亲爱的妈妈


  母亲的容颜已经苍老

  头上也结满霜花

  在儿女们的心中

  却仍然美丽如花


  岁月印证着生活的艰辛

  年轮镌刻着逝去的年华

  我多少次的在心里祈祷

  愿她健康长寿精神焕发


  我多想像孩提时

  扑入母亲的怀抱

  把世上最美的歌儿

  唱给亲爱的妈妈


  我多想让母亲的笑脸

  映红灿烂的晚霞

  然后亲昵的对她耳语

  我爱你妈妈


  母亲

  世上什么深似海?

  世上什么最伟大?

  母爱深似海,

  母亲最伟大。

  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这是我们一致的回答。

  母亲给了我生命,

  乳汁哺育我长大。

  从蹒跚学走步,

  到呀呀学语会说话。

  看到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母亲的心里乐开了花。

  如今母亲老了,

  头上纵生白发。

  嘴里镶满了假牙,

  腰板也不再挺拔。

  为了儿女的成长,

  她付出的太多太多。

  深深浅浅的沟壑,

  爬满了她的面颊。

  她如油灯的捻越燃越短,

  但在儿女的心目中,

  她还是都那么年轻,

  永远吐露着生命的芳华。

  看着母亲苍老的容颜,

  眼里噙满了心疼的泪花。

  多想对她说:

  “妈,您这辈子辛苦了。”

  您对儿女的恩情,

  无论怎样也无法报答。

  在这不眠的夜晚,

  就让我为您洗洗脚,

  陪您说些悄悄话。

  然后附在您的耳边,

  再亲昵的喊您一声“妈妈。”

152.png

  (这是我母亲付桂珍年轻时的影像)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