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想起坐电车的日子

  当我们怀着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情,从那给我们留下太多遗憾的军营回到城里,又无可奈何的,无任何选择的,于1976年年初,被分配到决定人生命运的抚顺市真空设备制造厂。从此,我们的人生又踏上了一段峥嵘的岁月。

  这还得感谢我的大舅嫂。

  我1976年3月份复员,妻子也于这年的一月份回城。大舅嫂在抚顺市机械局医院上班,刚巧,抚顺市真空设备造纸厂的党总支书记李炳义在在这里住院。大舅嫂就把我复员的事情和他说了,意思是让他给安排一个地方。李炳义说,那就当电工吧。于是,我就到了这家企业,当了一名电工。当电工是挺自在,背个三大件晃晃悠悠的,活也轻巧、干净。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离家太远。

  我当初的意思是进母亲的单位抚顺华丰化工厂,家门到单位近在咫尺。但复员后也不知道哪个单位好,哪个单位不好。既然有热心肠的大舅嫂帮忙,我怎么也不能辜负了人家的好意,对不对?

  有些人很幸运。分配到离家比较近的单位。也有的,甚至从家到单位也就几分钟的路程。而大部分人离单位都很远,不得不起五更爬半夜的,借助各种交通工具出行。我就属于这火儿的。之所以说起五更爬半夜,是因为我们那时候,基本上都生活在平房里。你得早起生炉子做饭,然后再匆匆忙忙地赶电车或者坐公交车去上班。想来,大部分人都有坐电车通勤的经历,我也是如此。得经常五点钟左右就得起来,不然就会赶不上车,上班就得迟到。

  那年月,人们出行或上下班。大都是以坐电车为主,因为他的容量大、站点儿多,且四通八达。那时候,谁家的墙上都会贴一张电车运行时刻表。上班或者出行时看好坐几点的车,以免误点。抚顺的电车,绝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头一次到抚顺的外地人,看到电车还以为是内燃机车呢。它犹如巨龙一般。行驶在锃亮的铁轨上。远远的望去。如巨龙在缓缓的游动,令人感到很震撼。

  我被分配到抚顺市真空设备制造厂之后,每天早上从家里出来,走到栗子沟电车站大约十多分钟的时间。经过东岗、南台、矿务局、车库,在石油一厂车站下车。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儿,走上过街天桥,下桥后就是十一道街。从这里走到位于永济路的单位,快走也得近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说来,在比较顺利的情况下,从家到单位也得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每天,耽误在道上的时间就得两个小时。

  还有一条出行的通道,那就是坐从刘山开出的六路公交车,到东六路下车。走十多分钟后,到南站坐三路公交车,到单位大约也得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由于公交车容量小,运行速度慢等原因。所以,我很少选用这种出行方式。

  每天的早6——7点,是上下班的高峰时段。吃过简单的早饭,人们纷纷急匆匆的走出家门,快步地向电车站的方向涌去。这时你可以看得,路上赶车的人群,比现在早市上的人还多。候车的人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因为如果错过自己想坐的这班车,上班就要迟到。

  一般情况下,过了晚10点,车次就少了,有时要一个多小时,才有一辆电车。如果过了零点,车次就更少了,得两个多小时才会有一辆。这时,你要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时间,想从市里回家的话,就非常的麻烦。站台上只有几个孤零零的夜归人,苦熬着钟点。如果你耐不住寂寞的煎熬,就只能徒步往家走。静寂空旷的夜色中,只有月光投射下你的身影,伴随着你那沉重而疲倦的脚步,孑然一身的行走在返家的途中,那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那时,坐电车的单程票是8分钱。当年,我的工资是38元6角,就是人们常说的二级工。我计算了一下,我的工资可以乘坐225次电车。当年,单位为每个家里距离单位超过3站的职工订购月票。职工个人只需交一元钱,这在当时也算是一种福利吧。

  电车经常晚点,晚10分8分的,是常有的事儿。晚一两个小时,也不足为奇。即使晚半天,也只得忍受这种煎熬与无奈。如果遇到比较大的故障,那就不一定晚多长时间了。夏天还好说,一边等车一边聊天儿,还能看看路边的景致。尤其是冬天,因为下雪的原因,晚点的次数更加频繁。候车的人们,在风雪中个个冻得瑟瑟发抖。这时,离单位近的只得走着去。离单位远的,耐不住等待的寒冷,往往会踏着积雪,冒着严寒走到东岗电车站,换乘从元龙山方向来的电车继续前行。但经这么一折腾,到单位肯定是迟到了。但这不是哪个人的个人行为,当领导的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待续)

78.png

  (当年辉煌一时的电车影像)


  79想起坐电车的日子

  站台上,候车的人摩肩接踵。电车刚一进站还没等停稳,人们就迫不及待的蜂拥而上,唯恐赶不上这趟车。车厢里经常爆满,拥挤的密不透风,活像罐头里的沙丁鱼。这时,也顾不得什么男的女的了。你挨我,我挤你,前胸贴后背,胸对胸,脸对脸,都能感觉到对方的心跳。车厢里的空气质量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如果谁放个屁,那味道一时半会儿也散不出去,那味道真是臭的可以。实在挤不进车厢的,就抓住车厢外的把手,站在车厢的踏板上,这在当时叫“挂链儿”。有些人实在没有办法了,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爬到了电车的顶部,还真的就有人为此搭上了性命。

  即使现在,我经常去栗子沟,因为我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们还生活在那里。每次去都会路过栗子沟电车站,车站的入口处,已经被铁栅栏围了起来。只有那座孤独的二层调度楼,仍然突兀的占据着原来的空间。两条钢轨,默默地锈迹斑斑地静卧在枕木上,回想着逝去的岁月。那两根横卧着的铁轨,像两根无限延长的思绪,逶迤着伸向远方。

  大概在2000年左右,还可以偶尔看到电车掠过我们的眼前,但已经是三四节的样子。车厢里的乘客也是寥寥无几。它已经丝毫引不起人们的注目,只是默默无闻的行驶在两条闪亮的钢轨上。

  这时的电车已经辉煌不在。随后不久,电车就彻底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不过,脑海里还是会不时地闪现出那墨绿色的车厢,长龙似的从眼前飞驰而过的情景。

  偶尔也会坐上一辆黑色的闷罐车,车厢里没有座位。所以,可以容纳更多的上班族。

  电车,在过去那些艰难的岁月里,承载过成千上万,乃至上亿人次的运输量,更承载过一段光荣与使命。在抚顺的交通史上,应该拥有它应该拥有的历史地位。

  由于大公交、“的士”等交通工具的发展,电车逐步的退出了运送乘客的舞台,渐渐的淡出了我们的双眸,进了历史的博物馆。有一些和电车有特殊情愫的人,专门到运输部的车库,也就是当年矿务局电车站西行的下一站,站名就叫车库,到这里寻找当年的历史遗迹。还别说,一些当年的电车还有一部分停靠在这里。尽管一些电车的外部已经锈迹斑斑,车厢内部也有许多破损。但车头上的车号仍然清晰可见。看到这些电车,会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难忘的岁月。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公交事业迅猛发展,购进了大量的电、汽混用公交车,即美观又环保,坐在车上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公交线路不断增加,人们上下班和出行非常方便,再也不用为挤电车发愁了,即使你半夜回家,街头巷尾招手即至的“的士”,可以随时随地地将你安全、快速的送到家门口。电车由过去十几节车厢都挤得满满的,到坐电车的人寥寥无几,三四节车厢显得空荡荡,再到后来电车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闲来无事时细细想来,真是今非昔比啊!

  每每想起来往行驶的电车,仍然会唤起我对它昔日曾经的光荣与辉煌的美好回忆。在我的心目中,它仍不失为一道历史的丰碑,它会永久的矗立在抚顺人民的整体记忆中。

79.png

  (正在上电车的人们)


  80想起坐电车的日子

  说起抚顺的电车,当年真有一种为他骄傲与自豪的感觉。说啥也没想到,就这样默默无闻地走进了历史博物馆。想到此,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有时我也会突发奇想。难道抚顺曾经辉煌一时的电车,就这样淹没在人们的记忆中了吗?能不能让他重塑辉煌呢?。办法总是有的,就看你动不动脑筋。比如,我脑筋一动,就计上心来。

  可不可以在西露天矿中间建设一条“十”字形的高架旅游观光桥呢?北面从矿局电车站开始,通往南面的刘山方向。东面从栗子沟开始,直通西部的望花区。这样的话,电车或者别的什么车,从北至南,从东至西,2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大大的缩短了各种车辆围绕西露天矿周边运行的时间。可以在观光桥上多设几个站点儿,便于游客观赏西露天矿的壮观景象。可以放缓行车速度,让游客从高空一览西露天矿的风采。还可以开辟夜晚游览时间,让抚顺及外地的观光客在夜晚浏览这里璀璨的景色。这样,不仅会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可以为再就业市场开辟了又一条绿色通道。修建高架观光桥的同时,铺设一条人行参观通道,不愿意坐电车的可以徒步行走,这样游览会更加地随意,更加地人性化。还可以将电车沿着运送煤炭、矸石的机车行走的线路,从上到下的缓慢行驶,让游客尽情的欣赏沿途的景色。也不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游客走到可以开放的采煤空间,和矿工们零距离接触。看看煤炭是如何剥离,开采及运输的全过程。或者,让游客亲身参加一次采煤活动,这肯定是一个全新的旅游项目,也一定会吸引众多的游人。即使我们抚顺当地的人,又有几人有下到西露天矿最底部的机会?又有谁体验过在大坑最底部是一种何样的心情呢?或许有人担心西路天矿的地质构造不适合建高架桥,但据我所知,现在高铁已经通到天山深处,藏北高原。那里的永久性冻土的地质构造,存在着的世界性难题已被攻克。所以修建高架桥无需担心西路天矿的地质构造问题,凭我国现在的科技手段完全可以解决。

  我也在微信和媒体上看到各地的旅游景点,修建了许多高空的玻璃栈道。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参照外地的经验,在西露天矿也修建这样的高空玻璃栈道,满足人们游览时追求惊险刺激的需求呢?

  综上所述,那些几近报废了的电车,不仅可以起死回生,重塑雄风,也会助推抚顺旅游业的大发展。这对于振兴东北,尤其是振兴抚顺无疑是一项重大举措。从北上广来的一些专家学者曾到抚顺,为抚顺的发展献计献策,但他们绝对没有想到我说的这些。可能建高架桥,人行通道和玻璃栈道等需要不菲的投资。但从长远看,必须要有战略性眼光,要高瞻远瞩。当然我说的这些,只是纸上谈兵,还需要严谨科学的论证。我说的这些是建议也好,创意也罢,只是在抛砖引玉,也都是为抚顺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长远发展考虑。如果真的做到了上述的这些,抚顺的电车,就会再展雄风,重新行驶在抚顺这块充满活力的城市。

80.png

  (类似于内燃机车的抚顺电车。)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