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知 青 岁 月125


  兵团知青下乡与知青的区别

  我经常想一个问题,那就是和兵团知青下乡知青到底有什么区别、最近,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大致明白了怎么回事。

  1、政治背景不同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上山下乡的地点最初通常是边远地区或经济落后、条件较差的县。

  1969年中苏关系对立,毛泽东向全国发出了“全民皆兵”,“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备战备荒为人民”,等一系列关于备战的指示,兵团是在边疆担负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特殊社会组织。

  2、政治境遇不同

  生产建设兵团由于其性质决定,它延续着从60年代开始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对政治审查比较严格,只有家庭出身好的才能够被批准加入兵团。很多人就是带着这种荣耀,带着屯垦戍边保卫祖国边疆的光荣与梦想,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

  农村插队,在当时,有一部分青年是“满怀热血”地投入到这场运动中,但更多青年是在政治环境的强迫下,在上学无路就业无门的无奈下到农村插队的。

  3、生活条件不同

  生产建设兵团发工资或者发生活津贴,准军事管理,因此生活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

  农村插队的生活条件完全取决于所在农村的生产条件。

  4、劳动环境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兵团的劳动强度和生活的艰苦程度,有时候超过插队知青,尤其是在兵团初创的时期。

  在艰苦的劳动中,知青们有时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这方面兵团整体上所面临的危险更大一些,插队知青中也有人牺牲在劳动之中,但是都是单个的案例。

  5、管理环境不同

  这方面插队和兵团之间的差别巨大。

  在当时全国的极左环境下,某种意义上,农村成了政治的真空。只有公社的知青办对知青进行一点微弱的管理,插队知青可以称为一盘散沙。每一个知青都是一个可以自由流动的沙粒。农村插队自由度很大,可以请假,甚至不请假就不参加生产劳动,回家探亲同样可以请假,甚至也可以不请假,回家探亲多长时间也是自由的。除了少数地区外,一般生产队很少严格限制的。

  知青之间可以自由交流,自由地讨论,随意骂娘,而讨论的很多问题属于政治的禁区。

  兵团的管理是严格的,每个知青成为一部大机器上的螺丝钉。知青有很少的自由度,甚至没有。兵团是不允许随便请假不参加生产劳动,探亲假限制更是十分严格。刚开始甚至不允许探亲,或者一个200多知青的连队轮流探亲只允许几个人春节回家探亲。不允许探亲这样不人性化的规定最让知青反感。

  在当时极左的环境下,兵团的准军事化管理,兵团的政治氛围,使知青的思想被束缚在孙悟空用金箍棒划出的圈内,思想必须整齐划一。

  插队知青谈恋爱是没有人干涉的。而兵团,在初期,以革命的口号来绝对禁止谈恋爱的。十分荒谬的是如果发现谈恋爱则要受到批判。直到几年以后,为了让广大知青扎根边疆一辈子,兵团才打开了禁止恋爱的大门。

  由于兵团的准军事管理,一个连队200多个青年人生活、劳动在一起,人际之间的关系密切。这也是返城几十年后,兵团战友天南海北的联系远比插队知青联系要紧密的多,(有些地方同一村插队知青都失去联系了。)组织的活动也多。据了解很多兵团以团,甚至以连为单位成立了网站,撰写了知青年代的文集,而在这方面插队知青则相形见绰。

  6、业余活动不同

  兵团的业余生活比较丰富,尤其是在冬闲的时候,以团为单位组织宣传队到各处演出,而且不同级别还搞文艺汇演,文艺比赛。团宣传队往往成了半脱产的准专业演出队。在基层连队也开展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兵团的文艺活动如火如荼。

  插队知青的业余生活是贫乏的。插队知青的文化生活相当多内容是读书,在农村没有禁书的限制,知青可以把城里的禁书带到农村,随意阅读没有人限制。

  插队知青的业余生活是贫乏的,既由于知青居住的比较分散,又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搞文艺活动很难,即使大队、公社组织起来文艺宣传队也很难像兵团那样持久。

  在农村一年很少能看到电影,偶尔有一场电影,人们甚至跑十几里,甚至更远的路去看。看场电影如同过节一样的兴奋。

  上山下乡有两大模式:农场(包括兵团、干校)和插队。与农场模式不同:插队属于集体所有制,无需政审体检等手续,也没有严格的名额限制(赴边疆除外),顾名思义就是安插在农村生产队,和普通社员一样挣工分、分红分口粮。1968年以前的上山下乡以农场模式为主。

  因文革造成了中学生滞留学校,到1968年中国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初、高中学生(即“老三届”)一起毕业的奇景。这年的冬季起,插队模式就成为上山下乡的主要模式。人数规模之大、涉及到家庭之多、动员力度之强、国内外影响之深,都是空前绝后的。

  “插队”从此成为一个特殊意义有代表性的词汇,提到“插队”就不用提“知青”,不用提“上山下乡”了。一代人到了国外也叫“洋插队”,而没有、也不会有“洋农场”、“洋兵团”、“洋干校”之类。

  插队模式不同于农场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没有后勤,因此就有一个非过不可的“生存关”,一些尚未成年又在当地没有亲属帮助的知青所处的生存困境,给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结束上山下乡的理由中若干个“不满意”也主要来自1968年以后的插队模式。

  插队模式带有明显的“待业”性质,可通过优先当地农民的“农转非”途径回城。兵团(农场)知青为回城提出“我们不是农工,我们是知青”的口号,也间接证实了插队模式“待业”的实质。

  插队知青,就是到生产队当农民,与农民一样挣工分,年底分红。

  兵团知青,就是到国营农场林场当工人,与当地工人一样,每月拿工资。

  那时,绝大部分生产队的农民收入都很低,有些地方知青的生活费基本上要靠家里支持,年底分红还不够回家的路费。兵团知青的月工资大都是32元,生活自理没有问题,有些知青还贴补家用。

  在管理上,插队知青管理松散,相对比较自由。兵团知青管理严格,开始那些年还是准军事管理。两年才有一次探亲假。

  基于以上原因,插队知青的下乡时间都比较短,平均在三年以下;而兵团知青的下乡时间平均在六年以上。

  7、接触底层社会

  中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最底层。插队让知青接触到了中国的社会最底层,亲历了农民的艰苦日子,见证了农民的苦难。无论是在冰封北国,还是烈日南疆、无论在群山峻岭还是在延安圣地,在多样性的农村环境中,插队知青在接受到贫下中农的劳动技能教育,生活能力教育,同时还接受了忆苦思甜教育。令人惊奇的是很多贫下中农的忆苦思甜竟然十分一致的是回忆60年所受到的苦难,人的饥饿,过节连肉都吃不上……

  很多插队知青见证了中国式的逃荒,难民们拿着大队开的证明去逃荒。见证了农村竟然存在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的窘况。农村的小煤窑保持着中国几千年最原始劳作方式,插队知青中很多人亲历了小煤矿的环境后,感到了一种极度的震撼。所有这些无一不激活知青头脑中一直被伟大光环所禁锢的大脑深处的神经细胞,点燃了思考的火苗。

  插队知青经历环境的千差万别,他们历练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他们中很多人对中国农民的认识和思考却是相似的。

  兵团的管理体制,使得他们的生活条件远远优于中国农民。尽管兵团中也有农工,但是他们同样处在一个相对条件比较好的环境中,远在中国底层的农民之上。另外,在政治味道比较浓的兵团中,农场老职工也不能讲述中国底层社会的实际情况。因此兵团知青虽然下到艰苦的边疆,尽管他们经历艰苦的磨难,但是他们离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农民还有一步之遥。

  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的环境中,兵团知青的历练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他们的思想认识比较一致统一。

  在两种不同的土壤中,撒下的是同样的种子,但收获了不同的结果。

  当年兵团知青在文艺活动中的组织,成为一笔宝贵遗产。它不仅使得大批文艺人才脱颖而出,而且当年宣传队的队员们,退休后成为活跃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骨干,在他们的带领下,中老年文艺百花园中百花竞放。

  在接触中国底层社会中,插队知青面对广大农民的苦难,引起了深刻的思考,在思想上产生了升华。相比较他们更关注于国家命运,农民的命运,更理解中国农民的苦衷。在情感上,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和农民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同样是知青,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我常常想:“在接触中国底层社会中,插队知青面对广大农民的苦难,引起了深刻的思考,在思想上产生了升华。相比较他们更关注于国家命运,农民的命运,更理解中国农民的苦衷。在情感上,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和农民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这一段话,是对下乡知青高度的概括和最恰如其分的肯定。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