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知 青 岁 月96

  

          家 书 抵 万 金

  1968年9月27日,是我们抚顺市第20中学的学生永远不能忘却的一个日子。这一天,我们由学生的身份变成了一个值得回味的,共同拥有的一个名字:知青。

  下乡的日子是清苦的,从下乡到1969年年底生产队分红之前,我们几乎没有什么收入。除了一少部分人有幸出民工有一些收入之外,大部分同学都囊空如洗。

  我们日常的生活费用包括买牙膏,牙刷,肥皂,回家往返的车票等等,几乎都得跟父母要。尽管生活中我们很节俭,节衣缩食,仍然入不敷出。为了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譬如写信。

  当年,一枚邮票是8分钱,一个信封大概是一分钱。为了省下邮一封信的一个信封的钱,我到大队供销社买来大白纸,裁成16开的16张信纸。一张大白纸,大概是一两分钱。邮票是必须要买的,所以8分钱无论如何是省不下来的,如果要省的话,只能减少给家里写信的次数,但少写信又怕家里放心不下。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春望》诗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见,时间长了不往家写信,父母及家人会惦念的,古今皆如此也!所以说,每个月写一封家信应该是一种常态。

  用大白纸写信,比买成本儿的制式的信封,能省下一些钱。每次写完信后,我都会用废弃不用的纸张自己动手制作信封,实在没有废纸可以利用,就用大白纸制作。一张16开的大白纸,正好儿可以做一个信封。

  用大白纸制作完信封之后,我还会在信封上画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因为那时经常为生产队写板报,所以,在阅读报纸、杂志的时候,就把一些认为比较好看的插图裁剪下来,时间长了竟然粘贴了一大本儿。这对我写黑板报画插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也时常按照剪报本里插图的样式,照猫画虎地在把插图画在信封的空白处。

  这样的做的好处,一是省下了的买信封的钱;二是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绘画的技能;三是会使自己制作的信封看起来比较美观大方。这种自制信封的办法,我一直坚持到从从部队复员,前后长达七年之久。如果仔细算下来,省下的买信封的钱也不是一个小数儿。在我当兵时,部队已经没有了过去那种在信封上上盖上三角形免费邮戳的那种待遇了。

  从自制信封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上,我有三点体会:一是当时我们的生活实在是太困难了,自制信封多少能省下一点钱,也算是为父母分忧解愁了;二是我们这代人生活很节俭。这种精神品质和下乡当知青时的历练不无关系;三是这种精神品质一直在我们的生命长河中延续着。时至今日,家里或许有许多年也用不着的东西,仍然不舍得扔掉。总想着今天扔掉了,明天没准真的就能用上,到时上哪儿找去。

  都说吃剩饭剩菜对身体有害建议倒掉,我们这代人或许有人这样做。但我相信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不会这样做,饭菜又没变质,怎么就不能吃?我们的祖辈,父辈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其实,就是现在生活好了。如果还生活在过去那种贫困的年代,或者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把剩饭剩菜扔了?得了吧?就是剩了好几天变馊了的饭菜也一样吃,你信不?

  举这样的例子和今天的生活相比,可能有些不合时宜。但从那段峥嵘岁月走过来的人,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岂敢忘本,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心态。

  其实,我们的这种心态,也是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然,为了身体健康,不吃剩饭剩菜,应该说是有科学道理的。我想说的是,生活再好也别忘了过去。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对这句话,至今我仍然深信不疑。

  如果邮回家的信件,能够保留至今,至少也有百十来封了,都可以成为文物的。那些信件,表达了我对亲人的思念及挂念。也是父母、弟弟妹妹们及时地了解我某一个时段的工作,生活及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渠道。尤其是那些自制的,带有我亲手绘制图案的信封及那个时代特有的邮票,留到现在肯定会十分的弥足珍贵。更不用说那些用大白纸写的那些信件了,其内容肯定会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遗憾的是,这些信件竟然一封也没有留下。也难怪,在那样一生活拮据的年代,连弟弟妹妹们的书本都当成了手纸用,我写的那些信件肯定也逃脱不了当手纸的厄运。想到此,我不禁嗟乎曰:“呜呼哀哉!” 


  我 的 知 青 岁 月97


  老 师,您 好

  1967年,在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刘递连老师来到我们班当班主任。因为是师生关系,所以我们对老师都怀有一种敬畏。

  可能是他也刚参加工作不久,在年龄上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缘故,所以和我们这些当学生的,相处的很融洽。但在他给我们当班主任的时间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就走向了上山下乡的道路,也是他把我们送到抚顺火车站,一直看着我们年轻的身影,渐渐地远离了他的视线……。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知青大部分返回城市。一些同学有意识的和刘老师取得了联系,那时,他在抚顺市新抚区教育局当办公室主任。此时,我们都已经步入中年。

  1993年,同学们商量着准备搞一次同学会,在一些同学的热心撺掇下,联系到40多名同学,并特邀刘老师夫妇参加这次同学会,他们夫妇也非常愉快的接受了邀请。

  当同学们相邀在市工人文化宫门前集合时,一些同学见面时竟然有的不相识了。当同学说出名字时,双方互相捶打着说:“哎呀,是你啊,变化太大了。”可知,此时,我们离当年下乡时,已经过去了20多年。有一些同学在这期间甚至没见过一次面,由此也就理解了见面互不相认的原因了。

  同学会的地点,定在清原县的斗虎屯。因为有几个同学在这里的红光电器厂工作,说这里山高林密,空气清新,很适合旅游。大客车载着我们师生,一路欢声笑语,浓浓的师生情弥漫了整个车厢。

  同学会的高潮当属晚上聚餐的时候,同学们公推刘老师当主持人,我做他的助手。我们俩像说相声的一对儿搭档,他逗哏,我捧哏。在没有事前准备的情况下,倒也配合的天衣无缝。他还时不时幽默的说一些没人能听得懂的所谓外语,我则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根据现场的情景给他当翻译,引来同学们一阵阵的欢呼声。

  最逗的还是点歌了,点到谁谁都得唱歌,否则就罚酒一杯。我们这代人,那时会唱的流行歌曲相当有限。大部分都是些老歌,现在都叫红歌了。有的同学实在不知道唱什么了,或者干脆就不会唱。还有的在这么些同学面前有些怯场不敢唱,被逼无奈连《大海航行靠舵手》 和《下定决心》这样的语录歌都唱了出来。还有的唱歌直跑调,自己却浑然不觉,还以为自己唱的不错呢,引来同学们一阵阵的轰笑声。当然,在这种场合,唱的好坏已经无所谓了,只要大家高兴,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次同学会,是迄今为止我们班参加活动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举办这样大型的同学聚会。因此,同学们非常珍惜和刘老师多少年之后的这次欢聚。聚会临近结束时,当年我们下乡时一个小队的6名同学,邀请刘老师夫妇拍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成了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距离拍摄这张照片的时间,转瞬间过去了20多年,但当年同学聚会时的亲切感,以及刘老师当主持人时的风采仍历历在目。一晃,又有许多年未曾和刘老师谋面了,心里甚是想念。在这里,我和同学们发自肺腑的向他发出由衷的问候:“老师,您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