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知 青 岁 月79


  等你,我等了那么久

  公园湖畔,曾留下我们青春的倩影。柳林里,嫩绿的柳枝,轻拂着你的笑靥。你摘下一片柳叶,优雅的嗅着。好像能从叶片的脉络里,嗅出爱的味道。我们沿着岸边的甬道,缓步的踱着。聊着当年初恋时,那些甜蜜的故事。你深情的一瞥,嫣然的回眸,顿时醉了我的心头。

  当你离别时,那个温暖的拥抱和深情的初吻,总是那样令人回味。好像品尝着一杯美酒,那缕缕的馨香,时常萦绕在唇边。

  你就这样的和我道别,去了一个我不知道的地方。像是那曾经嗅着的柳叶随风而去。总想着,你会留下一笺心语,告诉我你的行踪。然而,那是一张空白的信笺。捧读那无语的信笺,我的心碎了,几乎彻夜不眠。思绪也随着你的离别,而飘向遥远的岁月┄┄

  豆蔻年华,青春似火。

  在那个岁月更迭的年代,尽管物资匮乏,你身上穿着粗布衣裳,却包裹不住你婀娜的身姿。我们曾在一口锅里吃饭,在共同的生活和劳动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春天,我们播下憧憬的种子;

  夏天,我们踏着晨露锄禾;

  秋天,我们收获丰腴的硕果;

  冬天,我们拣拾微薄的希望。

  那是怎样的一段峥嵘岁月啊,曾记否?村前的小河边,我们欢乐的戏水;小路旁,我们相依相偎互诉衷肠;草垛边,凝望天宇畅想未来;冷月下,雪地上留下几行诗意的足迹。

  回首往昔,太多的故事沉淀在心底。那多情的鸿雁啊,不知疲倦的为我们往来捎书,传递着彼此的爱恋。鸿雁迟来时,那种期待和企盼的心情,难以用语言表达。鸿雁捎来信笺时,心里一阵狂喜。迫不及待的拆开来,从头至尾仔仔细细的阅读起来,唯恐落下一个字,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

  戍边冷月相伴,心里的那种牵挂和思念,只有清灯如豆。把牵挂和思念写在信笺,述说相思的苦恋,倾述不离不弃直至海枯石烂。把一份爱恋,一份忠贞,写在碧海蓝天。

  八年的等待,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在人生的旅程中却是如此的漫长。当我们再次相会在梧桐树下,你仍然是那么光彩照人。

  “等你,我等了这么久。”我喜欢这首歌,那歌词好像就是为我们而作。那么贴切,那么自然,那么恰如其分,那么恰到好处。

  是啊,“等你,等了这么久。”其实,你何尝不是,不也是等了这么久吗?这是心灵的碰撞产生的火花,是爱的海誓山盟,是我们共同遵守的那份庄严的承诺。

  等待,终于结出了硕果。那是一个有着暖阳的冬日,我们终于踏上了婚礼的殿堂。为了那份等待和庄严的承诺,让我们一起唱响那首歌儿吧:“等你,我等了这么久,花开花落不见你回头。多少个夜晚想你泪儿流,望穿秋水盼你几多愁。就这样默默的想着你,就这样把你记在心头┄…”。



我 的 知 青 岁 月80


  青 春 岁 月 回 眸

  ——纪念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回乡散记

  2018年9月28日,也就是50年前,我们下乡时的第二天,正是稻花飘香,收获丰收硕果的时节。我们原抚顺市第20中学2年2班的近20名同学,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按照早已约定好的时间,今天重返北镇县赵屯公社营盘大队的第二故乡。

  50年前的9月27日,我们这些初中还没毕业的学生,就乘坐火车,踏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完成着从一个中学生到农民的艰苦蜕变。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也从当年的小伙子、大姑娘,变成了年近七旬的老头儿,老太太。为了纪念上山下乡50周年。许多地方的知青,都开展了各种纪念活动。还有许多的知青,都想回青年点去看一看。看看当年的那些乡亲,看看那里50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们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决定回青年点去看一看。

  28日早8点30分,近20名同学们准时来到抚顺南站中兴大厦门前集合,乘坐中巴向着心中的圣地进发。事先,我们已经和当年的北镇县赵屯公社营盘大队的原民兵连长孙树春取得了联系。

  一路上,同学们想到即将回到第二故乡,看到分别多年的乡亲们和日思夜想的那方热土,心情都格外的激动,共同回忆和谈论着当年的知青岁月,勾起了无限的遐想。沿途黛绿色的树木和即将收获的绿油油的庄稼,从我们的眼前一一掠过,显得即熟悉又陌生,仿佛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了50年前刚刚下乡时的那段时光。

  下午两点多,客车缓缓驶入村部,村部新老领导早已等候在门前。同学们在村领导的引领下进入会议室,听取了村领导介绍营盘村5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同学们的心里感到莫大的欣慰。也衷心的祝愿这里的父老乡亲们,在党的领导下,大踏步的迈入社会主的康庄大道。会后,我们邀请村领导和我们合影留念。前排的同学们展开写有“纪念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我们回家了”的横幅,一帧帧珍贵的画面,将我们的身影,定格为永恒。

  离开村部后,按计划同学们分别到当年下乡所在的小队,看望乡亲们,并约定晚6点在村部集合,然后一起去饭店聚餐。我们当年第三小队的几名同学,先去看望了当年的老队长董作民,他今年已经79岁,听他说是摔了一跤造成腿脚不灵便,需要柱双拐或者是座轮椅才能出行。望着当年朝气蓬勃,魁梧健壮的老队长,令我们唏嘘不已。随后,我们又看望了赵守才、李国贤、赵芝龙等社员。我们在一起共同回忆当年的艰苦岁月,以及在一起时结下的深厚友谊。

  ?晚间,在村里的领导为我们举办的欢迎酒会上,村领导热情的款待我们。他们说:“这么些年了,你们这些知青还想着这里的乡亲们,想着营盘这块土地,回来看望我们,这是说什么也没有想到的。就让我们代表乡亲们请你们吃顿便饭,算是我们的一点儿心意吧。”一番番亲切的话语,一句句浓浓的乡音响在耳畔。就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谱写的岁月之歌,撞击着我们的心扉,叩开我们记忆的闸门,任思绪的溪流淌过时间的长河,流向岁月的深处,流行向我们青春的梦┄┄

  聚餐后,热情的乡亲们已经争抢着为我们安排好了住处。不眠的夜啊,住在老乡的热炕头上,互相倾诉着思念之苦,共叙友谊地久天长。不知道聊了多久,才恋恋不舍的醉入梦乡。

  第二天早晨,本打算打道回府,但村领导和乡亲们热情的挽留,让我们有些欲罢不能。真是人留天也留,淅淅沥沥的秋雨一直下个不停,最后,同学们一致决定再住一宿,和乡亲们好好的聊一聊。次日临近中午,我们小队的社员李国贤,四队的社员刘先春早早地来到我们住处,说他们已经预定好了饭店,在一起好好聚一聚。我们想请他们,但还是他们的热情占了上风。他们俩说:“现在生活好了,咱老百姓就是不差钱。”“哇塞”,一句话,让我们好感动

  薛凤英同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联系上了下乡时我们大队的原妇女主任,在赵屯镇居住的范恩琴,还有原二队的社员,后来在公社广播站当广播员,在秦皇岛居住的赵芝月。范恩琴闻讯打车从赵屯赶来,赵芝月从秦皇岛买站票赶来。和同学们共叙50年来的沧桑巨变,以及这许多年来曲折的人生旅程。

  同学们虽然没有住在一个小队,但乡亲们肯定是准备了美酒佳肴,肯定也都喝了不少的酒。这是人生五味杂陈的酒,酒里盛满了浓浓的乡情。这浓浓的酒啊,喝干了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这是我们临别时最后的一个不眠之夜,多少的话儿涌上心头,但声音却总是哽咽着。那种乡亲情没有当过知青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岂能在一两个晚上就唠透唠够啊。所以,不管是同学还是乡亲们,都非常珍惜这短暂的时光,恨不得把满腹的心里话儿一股脑的的倾述出来。

  30日早8点半,四面八方的乡亲们听说我们要走,纷纷前来送行。争相着互相摄影留念,唯恐错过了这个难逢的机会。分别的时候终于到了,同学们和乡亲们相拥相泣,泪水已经模糊了彼此的视线,那情景真是令我们终身难忘。那一幅幅精彩的画面,成为我们珍贵的历史记忆。

  客车徐徐的开动了,同学们不停地向车窗外挥舞着双手,乡亲们则追赶着客车,恨不得把我们拽下车来再住一晚。此情此景怎么能不令人动容,怎么能不令人泪洒满腮。

  此行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游览医巫闾山。之所以把游览医巫闾山纳入我们的行程,是因为虽然当年我们下乡到北镇,但却无缘结识闾山,或者说是和闾山擦肩而过。在那个吃穿都很困难的年代,哪有旅游的雅兴啊。为了圆同学们的一个梦,遂决定去闾山一游。闾山的景致果然名不虚传,险要处比比皆是。我们这些年近七旬的老头老太太,互相搀扶着,鼓励着,小心翼翼的爬过一处处险隘关口。正如同学们所言,就是要检验一下的自己的体能和耐力。从爬闾山可以看出。我们的身体还行。

  返程的车上,我即兴为同学们写下了几句肺腑之言:“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重返第二故乡,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款待,我们要牢牢的记住乡亲们对我们的盛情。三天来,一路上同学们相亲相敬,也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宛如一个大家庭,仿佛穿过时光隧道,又回到了当年下乡时的那段难忘岁月。岁月悠悠久,浓浓同学情。让我们永远保持这种同学情谊,共同度过这璀璨的美好人生。

  同学们,此次活动完美收官,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感谢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我们可能还有许多的话要说,还有许多的真情要表达,那就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再聚首。

  50年的乡亲情,让我们共同回望青春岁月;

  50年的同学情,让我们共祝生命之树常青。

  行将结束这次行程,在这里,衷心的祝愿同学们健康长寿,让我们的友谊常存。

  同学们万岁!

  青春万岁!

  知青万岁!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