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浪漫青年


  很多人都说曼德拉的第一任妻子伊芙琳是他的初恋情人,其实这说法有点问题。

  曼德拉当年在穆克孜韦尼时,曾经和一位名叫温妮娅的可爱姑娘相爱。温妮娅是受人尊敬的马替奥罗牧师的女儿。温妮娅愉快且大方地和曼德拉交往,温妮娅的姐姐却看不起曼德拉。温妮娅的姐姐邀请曼德拉和妹妹一起到教区长家里去吃午饭,故意让不会使用刀叉的曼德拉在温妮娅面前出丑。

  曼德拉不会用刀叉将鸡翅上的肉和骨头分开,鸡翅被曼德拉的刀叉弄得直在盘子里打转,盘子被刀叉捣得叮当作响。看着别人熟练地使用刀叉,曼德拉有点羞愧。温妮娅的姐姐却冲着曼德拉笑,并故意看她的妹妹。曼德拉搞得浑身是汗也没法用刀叉解决那个鸡翅,最后只好用双手抓起了那个小东西。

  温妮娅的姐姐后来告诉温妮娅:那家伙是一个蠢笨的乡巴佬,不配和马替奥罗的女儿一起玩。如果你爱上这么蠢笨的一个男孩儿,你将毁掉你这一辈子。

  让曼德拉高兴的是,温妮娅并没听她姐姐的话,仍然爱着曼德拉。

  这故事发生在曼德拉割礼之前。也许人们认为,那时曼德拉还是个孩子,他和温妮娅之间只是懵懂少年的相互好感,不是真的爱情,所以温妮娅不算曼德拉的初恋情人。

  曼德拉割礼后去了克拉克伯里寄宿学校读书,克拉克伯里距离穆克孜韦尼将近一百公里。温妮娅则上了另一所学校,两人各奔东西。但曼德拉和温妮娅保持着通信联系。温妮娅当上教师后,两人的通信联系还保持了几年。这时的曼德拉和温妮娅都是青年人了,不能再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是懵懂少年的相互好感。

  后来两人失去了联系。曼德拉说:“这时,我在饭桌上的礼节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

  看来,曼德拉是在乎温妮娅的。由于各处东西不得见面,相互关系只靠通信维持,也许曼德拉和温妮娅的关系不能算,或者说没有机会发展成真正的恋爱。但至少可以说曼德拉和温妮娅是有情人。

  有情人未必都能终成眷属。在这一点上,上帝对伟人和普通人一视同仁。

  在克拉克伯里上学期间,曼德拉还交往过一位名叫玛托娜的女孩。玛托娜是曼德拉的同班同学。

  说来有趣,曼德拉和玛托娜的交往也是从自己在玛托娜面前出丑开始的。

  开学第一天,从来没穿过皮鞋的曼德拉穿着摄政王送的新皮鞋去教室,走路就像是一匹新打了掌的马。上楼时,差点摔了一跤,打了好几次滑。曼德拉迈着沉重的脚步进入教室的时候,皮鞋重重地撞击在光滑的木质地板上。坐在前排的两个女生瞪大了眼睛盯着曼德拉走了形的脚步。其中比较漂亮的那位依在另一位的身上用足以让大家听得到的声音说:“这个农村男孩穿皮鞋不习惯。”另一个女孩笑了。那个比较漂亮的说话女孩就是玛托娜。

  既气愤又尴尬的曼德拉暗自发誓:我将永远不和她说话!

  随着曼德拉习惯了穿皮鞋走路,对玛托娜的怨恨也慢慢消失,玛托娜成了曼德拉在克拉克伯里时最好的朋友。用曼德拉自己的说法:“她是我第一位真正的女朋友,我们平等相待、相互信任、共享秘密。在各个方面,她都成了我后来与女士建立友情的典范。”

  我们不应该随便猜测曼德拉说的“真正的女朋友”和“各个方面”到底是啥意思。但是要知道,这时的曼德拉已经经过了割礼。虽然曼德拉的割礼比其他科萨男孩稍微早了点,但男孩经过了割礼就是真正的男人,这一点对每个男孩都一样。

  总之,和玛托娜的交往也应该计入曼德拉的恋爱经历之内。

  克拉克伯里是曼德拉的初中,曼德拉用两年时间结束了三年的初中课程。曼德拉离开克拉克伯里后,与玛托娜失去了联系。那是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前一年的事。

  玛托娜是个特别聪明而且有天赋的女孩,但是她的父母没有让她继续接受教育,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南非很典型。其实,这种情况在当时的中国也很典型。别说女孩,聪明而且有天赋的男孩因为家庭条件所限不能继续学业的情况也很常见。

  曼德拉后来在希尔德顿读高中和在黑尔堡读大学时也和女士有过交往。

  曼德拉二十二岁这年,部落摄政王、曼德拉的监护人容欣塔巴为曼德拉安排了一桩包办婚姻。曼德拉自己说:“我与女士们一起在中学和大学里待了好几年,难免有一点点风流韵事。我是浪漫的,我不准备让任何人,甚至摄政王,为我选择伴侣。”

  曼德拉是崇尚自由恋爱和婚姻自由的。在这一点上,曼德拉和受过教育的普通青年人并无二样。

  曼德拉对付包办婚姻的办法是离家出走,也就是俗话说的“逃婚”。

  曼德拉逃婚的事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的第四个年头。在当时的中国,这种事也很常见。受过现代教育的青年不愿接受父母安排的包办婚姻,没有更好的对抗办法,索性一走了之。

  曼德拉逃到了南非最大的城市约翰内斯堡,开始了自己真正的独立生活。曼德拉住在约翰内斯堡的黑人区——亚历山大。大都市的黑人区实际就是贫民区。条件不是一般的简陋,可以用恶劣来形容。曼德拉初到大城市的生活就是个彻底的穷人,经常要饿肚子。但是,爱情之花并没有在贫穷恶劣的条件下枯萎,曼德拉和爱伦·恩卡彬德恋爱了。

  爱伦是曼德拉在希尔德顿读书时的旧相识。爱伦这时在亚历山大的一所学校里教书。一对曾经相识的青年男女重逢在异乡,很快坠入了爱河。

  曼德拉与爱伦的恋爱和曼德拉的生活条件一样简陋。曼德拉迫于生活压力没有多少空闲时间,周围环境也几乎没有适合谈恋爱的地方,唯一能单独在一起的地方是外面的露天场所。一对恋人只能在亚历山大城内的草地上或小山上走一走,只是一起走走而已。时间允许时,搞一次野炊算是奢侈的恋爱节目。

  爱伦不但担当了曼德拉浪漫伴侣的角色,而且还担负起母亲般的责任。爱伦养活曼德拉,给了曼德拉信心、力量和希望。

  曼德拉和爱伦的恋爱是有障碍的,因为爱伦不是科萨人而是斯威士人。当时的南非,黑人不同部落间的通婚是很稀有的,或者说是违反传统的。曼德拉本人没有这样的旧观念,约翰内斯堡这样的大都市里的部落意识也比较淡薄。

  但是,传统观念总会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马布托牧师的太太就对爱伦不感兴趣,并且给两个年青人的恋爱设置障碍。马布托牧师是泰姆布人,是曼德拉家的世交,马布托夫妇因为曼德拉的酋长之子身份而尊重和关照曼德拉。马布托太太热情好客乐于助人,有一手好厨艺。曼德拉去了她家她就会给曼德拉做好吃的。

  一天,曼德拉正在马布托牧师家做客,爱伦来找曼德拉,马布托太太告诉爱伦说曼德拉不在。后来,马布托太太告诉曼德拉有个姑娘曾经来找过他。并说:“哼!纳尔逊,那个姑娘是山杠人吧?”曼德拉很生气,对马布托太太说:“不!她不是山杠人,她是斯威士人。”“山杠人”在当时是个贬义词。

  马布托太太坚持认为,曼德拉应该找个科萨姑娘。

  曼德拉喜欢爱伦、尊敬爱伦。曼德拉把不听马布托太太的劝告当成绅士风度,将和一位非科萨姑娘恋爱当成自己有胆识的表现。可是,很难说传统观念没有对爱伦产生影响。吃了马布托太太的闭门羹后几个月,爱伦就搬走了,曼德拉痛苦地失去了和爱伦的联系。一场反传统的恋爱无果而终。

  曼德拉后来爱上了房东库玛先生的女儿迪迪。迪迪是个可爱的姑娘,在约翰内斯堡郊外的白人区做家政服务。

  当时的曼德拉只有一套补丁外衣和一件脏衬衫,形象和一个流浪汉没什么区别。和那个每周末开汽车送迪迪回家的帅小伙不可同日而语。那个小伙子身穿昂贵的美国式双排扣服装,头戴宽边帽子,而且有汽车,这在当时很少见。曼德拉认为这个有钱的小伙子可能是迪迪的男朋友,这个小伙子可能干过强盗。

  总之,曼德拉始终没有向迪迪正式求爱。这其实是一场单恋。

  多年后,曼德拉在约翰内斯堡做律师时,迪迪来到曼德拉的办公室,为自己已经有了男友的孩子而男友却迟迟不愿结婚欲起诉男友。曼德拉为这样的结果唏嘘不已。

  曼德拉在几十年后还能详细地讲述这个故事,这应该也算曼德拉的一段恋情。

  就像曼德拉自己说的那样,曼德拉是个浪漫的人。虽然说不上比其他年轻人更浪漫,但是,曼德拉的浪漫青春并不比一般青年人逊色。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