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国际制裁


  一九四八年,南非国民党政府上台执政后,实行了一整套系统化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自从欧洲白人踏上南非这块土地,南非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现象就一直是实际存在。国民党政府做的就是,将这种半遮半掩、时紧时松的实际存在变成了明火执杖的法律制度,还美其名曰“依法治国”。

  南非政府的倒行逆施和反人道不但激起了南非国内广大黑人和非白人群众的强烈反抗,也招来了国际社会的一片谴责。早在一九六○年“沙佩维尔惨案”发生后,联合国安理会就通过了决议,谴责南非政府违反联合国宪章、践踏人权,要求南非政府立即放弃种族歧视政策。当年年底,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非国大主席鲁图利,这也算国际社会对南非政府的一种谴责。

  国际社会对南非的谴责和制裁从没停止过,而且一浪高过一浪。南非政府却在反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强硬。这和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制裁南非采取消极态度有关。这里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

  因为历史原因,英国在南非的投资巨大。南非是个矿产极其丰富的国家,英国很多大财团的发迹都和在南非的发掘矿产有关。二战之后,美国在南非的投资也迅速扩大,并很快超过了英国。南非的矿产中有很多是在军事工业上有重要价值的品种,有些品种几乎在地球上独一无二的。要说有二,那个二是苏联。从苏联得到这些军事物资几无可能,也就是说,如果南非也不提供这些物资,美国的军事工业将会受到毁灭性影响。

  投资巨大、特殊需要,这是英、美等国对制裁南非态度消极的一方面原因,还有一方面原因是政治的。

  二战结束后,世界上很多国家纷纷以共产主义为理论基础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这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临大敌。共产主义成了英、美等国的头号敌人,发生在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反人道问题便被忽略不计了。

  二战结束就是冷战的开始,世界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摆上了台面。苏联支持全世界的民族解放和独立运动,非国大等非洲人组织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受到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新中国)的支持。“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于是,南非政府受到西方世界支持并不奇怪。

  南非政府的反共立场确实坚决,他们首先出台的党禁法案就是《镇压共产主义条例》,首先取缔的政治组织就是南非共产党。实际上,《镇压共产主义条例》除了反共,还有个更大的意义是幌子。所有反政府的言行都可以扣上个共产主义的帽子,然后就可以唐而皇之地镇压了。有了“反共”这个幌子,南非政府镇压人民群众的行为也被英、美等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由于英、美等国的纵容和暗中支持,南非政府有恃无恐,在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倒行逆施的道路总是越走越窄的,国际社会的正义力量对南非政府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南非人民的解放斗争运动也日益高涨。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曼德拉被捕的三个月后,联合国大通过了1761号非强制决议,成立了联合国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特别委员会,呼吁对南非实行经济等方面的制裁。所有西方国家都对制裁呼吁表示不满,抵制该委员会。

  “利沃尼亚审判”期间,曼德拉在法庭上宣读了一份长达四个多小时的声明,那份声明感动了法庭上的每一个人。那份声明被南非的《兰德每日邮报》全文刊载,国际社会和媒体对南非和“利沃尼亚人”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利沃尼亚人”占据了世界各主要报纸的头版头条。《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纷纷发表评论,他们说:“人们忍无可忍,激怒起来,出现了当时的场面……历史最终将判决大权在握的政府有罪,这已经是世界舆论的判决。”“对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来说,利沃尼亚人是英雄和自由战士,是南非的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而不是应被处罚的罪人。”“一个为自由和尊严而斗争的经典故事,它的失败具有希腊悲剧的色彩。利沃尼亚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名字。”……

  非国大主席鲁图利发表声明,赞扬曼德拉等领导人“代表了南非政治斗争中最崇高的道德和伦理……他们的政策符合兄弟般的友爱和人道主义的国际原则……失去他们的领导,友爱和人性将被毁灭,今后几十年间在南非将不复存在。他们深深地信仰正义和理性。他们被隔绝起来,正义和理性也将离开南非的舞台。”

  鲁图利酋长在声明里向全世界呼吁:“立即行动起来对南非进行制裁。这样将带来必要的重大变化,以防止出现可能成为我们时代非洲最严重的悲剧。”

  坦博领导的非国大国外代表机构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强烈呼吁,要求国际社会制裁南非。非国大还成立了“释放曼德拉委员会”,“曼德拉”在这里成了所有为自由斗争而被捕入狱的政治犯的代名词。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强烈要求南非停止利沃尼亚审判,对被告实行赦免,释放所有因为反对种族隔离而被关押、被判死刑的人。此后,联合国又通过一系列决议,要求成员国对南非实行武器禁运、经济制裁,敦促成员国采取联合或单独行动,说服南非接受联合国决议。?这些决议由于英、美等国的不积极执行而效果有限,但毕竟表达了国际社会正义的声音。

  国际奥委会宣布:如果南非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没有改变,将禁止南非参加一九六四年的奥运会。

  一九七六年的“索韦托惨案”再次震惊了世界。七月二日,第十三届非洲统一组织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强烈谴责了南非当局的罪行,并通过决议,宣布六月十六日为南非黑人的烈士纪念日。国际社会谴责和制裁南非的声浪掀起了一个新高潮。一些西方国家也加入了制裁南非的阵营。

  南非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矿产资源,却独独没有石油。在尼日利亚、利比亚等非洲国家的努力下,石油输出国组织于一九七三年决定对南非实行石油禁运。一九七九年,伊朗也加入了对南非石油禁运的行列。这时为南非供应石油的国家只剩下了英国。英国和美国还为南非的“液化煤气”和“天然气转化”工程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实事求是地说,只要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不积极对南非实行制裁,南非就倒不下去。但是,如果南非政府顽固地一意孤行,英、美等国的支持也难以长久。一九七八年,博塔上任南非总理后表示:对种族隔离制度“要改革”,“不适应就要死亡”。南非政府也做了些“面子工程”,比如,将《通行证法》改成《身份证法》,开放了一些原由白人专用的饭店、公园、剧院等。在政治权利上,南非政府却继续坚持其顽固立场。

  南非人民很快就认清了博塔政府换汤不换药的真面目,反抗运动更加高涨。博塔政府只好撕下了假面具,数次宣布全国实行紧急状态,对黑人的反抗运动残酷镇压。国际社会对南非的制裁声浪更高了。西方大国也要求博塔政府通过与黑人谈判来建立公正的民主政体,否则就要对南非实行实质性制裁。

  “释放曼德拉委员会”也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开展工作,南非国内外以各种形式围绕“释放曼德拉”这个主题表达意见。

  一九七九年,印度向曼德拉颁发“尼赫鲁人权奖”。

  一九八○年三月二十三日,索韦托集会纪念沙佩维尔惨案二十周年,会议要求释放曼德拉和其他政治犯。

  一九八一年,伦敦大学学生提名曼德拉为荣誉校长候选人。法国一万七千人在要求释放曼德拉的请愿书上签名,并将请愿书递交巴黎的南非大使馆。

  一九八二年,非洲统一组织呼吁释放曼德拉。一千四百位欧洲城市的市长联名要求释放曼德拉。

  一九八三年,荷兰国会要求荷兰政府敦促南非政府释放曼德拉和所有政治犯。英国七十八名议会议员要求释放曼德拉。荷兰政府照会南非政府,要求释放曼德拉并准备为曼德拉提供政治避难。

  一九八四年,英国“特别AKA”乐队发行《释放曼德拉》唱片。美国一百三十五名众议员提交决议,呼吁释放曼德拉,这一决议获得美国参议院批准。

  一九八五年,英国五十多个市镇市长游行穿过伦敦,要求英国首相采取措施以保证曼德拉得以释放。

  “索韦托惨案”后,南非最大的黑人员工雇主——美国通用汽车的董事里昂·沙利文提出了著名的“沙利文原则”。原则要求:企业要保证员工不分肤色都必须得到平等的待遇,同时,无论是否在工作场所,资方都不得设立隔离环境。

  “沙利文原则”是人道主义的,但却违反了南非的法律。南非对不同肤色的人实行不同待遇是法律规定的,南非对不同肤色的人隔离管理也是法律规定的。也就是说,遵守了人道主义的原则就违反了南非法律,就不能在南非继续经营。在南非结束种族隔离前,至少有一百二十五家美国公司接受了沙利文原则,并且大多数都完全撤出了南非。

  这种企业主动撤出南非的行动被称为“撤资运动”。普遍认为,“撤资运动”对南非的打击是有效的。八十年代前期,南非遭遇更严重的经济危机,大批黑人失业。人民群众的抗议浪潮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南非政府继续采取镇压手段。一九八五年之后,美国以联邦法案的形式介入了“撤资运动”,对南非的制裁进入实质性阶段。大量资本开始逃离南非,南非经济遭受重大打击。

  随着南非人民坚持不懈的斗争运动日益强烈,国际社会对南非的制裁步步紧逼,南非成了地球上的孤儿。南非政府无法再靠“面子工程”忽悠全世界。罗本岛监狱一步步开放,从听内部广播到看电影,再到有选择地订购报纸。囚犯的生活条件也逐步改善。曼德拉身体偶有不适,监狱当局立马将曼德拉送上开普敦住进白人的医院。政府很怕曼德拉在监狱里有个啥三长两短,那样的话,国际社会的口水就能将南非淹没。

  一九八二年,曼德拉和另外几名重要的政治犯离开罗本岛,被转移到开普敦一所条件好得多的监狱。曼德拉认为,这是为了将罗本岛上政治犯的领导核心撤除。我认为,这也为日后政府与曼德拉的谈判创造了条件。

  与黑人谈判解决南非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对南非政府的要求。曼德拉从骨子里也是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打仗不是曼德拉的长项,曼德拉也深知,靠武装斗争解决南非问题不现实。而谈判,在南非,曼德拉的对手不多。从部长到总统,都不是曼德拉的对手。事实上,在开普敦监狱里,曼德拉一个人和政府的一个委员会谈判,最终可说是大获全胜。

  至于南非政府何时有了与黑人谈判的想法,不得而知。实际上是从曼德拉等人被转移到开普敦监狱后开始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