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必居

  这回又说到了吃,不过,这回不是大菜也不是小吃,而是北方人爱吃的小菜咸菜。

  北方人口重,爱吃咸东西,这和他的地域环境和气候以及饮食习惯有关。北方人吃肉比较多,盐就有帮助消化动物脂肪的功效,盐还可以壮骨,消炎杀菌等等。

  酸甜苦辣咸所谓五味味,其中咸是最重要的,无论你是哪路的菜,没有咸味不行,所以,咸味列为五味之首。大多数北方人吃饭的时候,一盘咸菜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没有别的菜,有了咸菜也不影响吃饭。

  六必居是个酱园,什么叫酱园呢?这是好听的名字,说白了就是个卖咸菜的。咸菜又叫酱菜,所以六必居叫酱园。

  北方人在冬天有把各种蔬菜腌制的习惯,以备冬天蔬菜淡季。所以,咸菜在北方人来说是不能缺少的。如果你去了东北,无论多大的饭馆,他都要预备一碟咸菜送给你。

  六必居据说开业在明朝的嘉靖年间,如果真是如此,那这个买卖可以说是北京老字号之最了。六必居的牌匾据说是严嵩写的。

  北宋有个蔡京,明朝有个严嵩,这两个人是出了名的奸臣,可是他们俩的字却写的很好。中国人习惯极端化,一个人有了能耐就什么都好,如果听说个坏人就一无是处。蔡京和严嵩的书法终究没能列入书法名家的排行榜,这个问题的原因不是在这讨论的。

  六必居和其它北京老字号一样,创业者都不是北京人,六必居的老板是个山西人。

  六必居也不光是卖咸菜,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里,除了柴米以外六必居都做,但最有名的还是他的咸菜。

  如今,六必居的咸菜工艺已经现代化,因为咸菜离不开发酵的程序。如果你看过过去酱菜的做法,我估计你就不吃了。蔬菜放上盐放在一口大缸里,太阳底下晒的冒泡,那个味道熏的让人想吐。

  后来经过考察,六必居可能并非是开业于明朝,六必居的牌匾当然就不会是严嵩写的,因为严嵩是个南方人。

  但是不管牌匾是不是他写的,沾上名人的边对买卖有好处,何况,这牌匾的字写的的确非同一般。

  信远斋

  现在口渴了,饮料的种类比喝的人多,闹的你也不知道喝什么饮料。

  老北京有一家专门做饮料的买卖叫信远斋。

  信远斋据说是乾隆年间就开张,也是在前门大街。

  以酸梅汤最有名,酸梅汤的主要原材料是南方出产的乌梅。三国里有个故事叫“望梅止渴”说的就是这种东西。

  酸梅汤解暑止渴,有人说,南有“凉茶”,北有“酸梅汤”。

  因为酸梅汤有乌梅以外,有陈皮(橘子皮),甘草,几位中药加上冰糖。

  酸梅汤咱们自己在家里也可以做。

  琉璃厂

  琉璃厂现在是北京的“文化一条街”,因为过去这个地方是专门卖古玩字画和古旧书籍的,这个名字一听跟文化就有关系。其实,琉璃厂跟文化一点关系都没有,琉璃厂在元代是个烧窑的窑厂。琉璃厂烧的是琉璃瓦,所以这个地方就叫琉璃厂。

  琉璃厂烧的琉璃瓦不是老百姓用的东西,不是用不起是不敢用,用了就得杀头。琉璃瓦是皇上,王公大臣,以及属于皇家的庙宇园林建筑用的。即使是这样,颜色也有区别,其中黄色只有皇上能用,王公大臣也只有用绿色的琉璃瓦。

  再后来,明朝扩建外城,琉璃厂被划进了城里,就停止是烧窑,烧琉璃瓦的窑厂迁址到了门头沟。

  这不是因为空气问题,也不是因为雾霾。

  满清入关以后,皇城扩大到了今天二环路周围一圈的范围,但是,分内外两城,内城是不允许汉人住的,一律为旗人。

  有关内城和外城,有时间可以说说,所谓里“里七外八皇城四,五坛八庙一口钟”。

  琉璃厂不烧琉璃瓦了,这地方就盖了很多的会馆,大多是进京的外地官员和文人。官员也许是来京城出差的,文人也有到京城会试的等等。他们分别就住在自己家乡人的会馆里,会馆有点今天驻京办事处的意思,但是还不完全是。至今北京很多地方还有以会馆命名的地方,例如“福州会馆前街”等等。

  古人说:"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于是适合这些人需要的商人也开始做起了生意,为官的要些北京的古玩字画,文人们要文房四宝。所以,琉璃厂开始卖了文化。

  接着就出现了很多出名古旧书籍,文房字画的名店,其中以“荣宝斋”独占鳌头。

  据说,荣宝斋不仅字画真迹都属于难得之物,文房四宝也是集萃华夏。更有甚者,清末宫里的太监把皇上用的便签等等偷出来卖给荣宝斋,一张就值一两银子。

  中国近现代画家,无不以将画作在荣宝斋出售为荣。

  不仅如此,荣宝斋还有一项绝活,那就是水印模板画,这是一种仿制画作的工艺,其复杂和乱真的程度让人惊叹。

  时至今日,荣宝斋仍然是京城首屈一指的字画名店。

  琉璃厂还有很多文物古玩店也很有名,很多有名的出版社,例如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物也在那出售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只说我有印象的,在琉璃厂有一家叫“中国书店”,我年轻的时候溜达过,当然我不懂得古籍,只知道后来很值钱的很多古书在那家书店当时并不值钱。我印象里有一本木板印刷的清代吴调侯吴楚材编纂的《古文观止》,当时卖二十元钱。

  《古文观止》是二吴在康熙年间做成的,我想我看到的当然不会是原籍,但是也不会太新,只可惜,俺木有钱买得起,如果买下再寻脉络一定不会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