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4
丁长山在立灯笼杆子时候决定,这次不再因为糟糕的成绩责骂丁冬了,更不打了。爱咋咋地吧,不是读书的料。这个杆子选的真是好,高而结实,溜直溜直的。
丁冬自外面进来,见了他爸,溜着边走。
长山说:冬子,你明天开始劈过年的柈子吧。
哦,丁冬小心应着。进了屋,满屋子的肉香,妈,今天吃什么呀?这么香!
丁夏正站在灶台边,看着魏霞忙乎。
哥,哥,妈烀猪蹄了。头年儿赵志红家给的。
丁冬走进北屋,从裤兜里掏出那把用车链子节做的火药枪,塞在炕被里。今天他和黄二试了,十米远的木板子,能打一个坑。他有点害怕,也有点得意。
外面魏霞喊他:冬子,晚上林场演剧,你要去就带着你弟弟,省着他乱跑。
丁夏啃了一脸黏糊糊,丁冬告诉他:你擦一擦,哥带你去看剧。
丁夏问:演啥剧?
《杜鹃山》。
林场俱乐部满满当当都是人,舞台不大,挺亮堂。
大家都爱看这个柯湘,抹的白白粉粉的,说话声音也好听。
长山看着台上柯湘,觉得比电影里的杨春霞都好看。
占魁说:这个演员是地区话剧团的台柱子叫姚红。
难怪哈,那么细的腰,脖子那么长!呵呵。长山喝了一点酒,说话不严实了。
丁冬也看得出神:她看着咋像侯七呢?呵呵。
黄二说:你就知道个侯七。
剧散场了,丁冬回头看,丁夏早睡着了,他吃的太饱了。
丁冬对黄二说:明天去我家帮我劈柈子。
黄二咧着嘴,答应着。
外面又下雪了,今年雪大。
柈子:读音bànzi,大块劈柴。
5
丁长山开着机修厂材料股的嘎斯去中学,他是副股长也兼司机。
赵海金和薛青站在宿舍走廊门口等着,脚边大包小裹的堆着。长山彪悍,几下就把包裹抓起放到后车箱里,三人都坐驾驶楼里,好在海金瘦小,薛青苗条,不算太挤。
长山说:薛老师家在上海啥区来的?
徐汇徐汇,海金嘴快,我家在闸北的。
长山说:得倒两次车吧,也遭罪。
海金应着:对对,一次加格达奇,一次哈尔滨。
杨奇车站是个四等小站,票房子在高坡上,镇子尽东头。
海金跳到后车箱里拾掇包裹,长山从兜子里掏出几张花绿的小票,递给薛青,低声说:你嫂子给你带点儿全国粮票,收好。
没等薛青吱声,长山已经跳下车接包裹了。
站台上,厚厚的积雪,星蹦的几个旅客。长山嘱咐:海金你长几岁,路上照顾好薛老师。
上车前,薛青开口说:丁哥,你回去慢点开,你中午喝酒了吧。
丁冬和黄二几个在院子里劈柈子,得劈几天,够一直烧到出正月。丁夏和柳燕在边上捡着,垛垛。
魏霞从屋子里出来告诉丁冬:一会儿去弄点锯末子来,搓搓外屋地。给你柳大爷也弄点。
丁冬问:妈,晚上吃啥?
魏霞说:蒸土豆丝,黄二几个别走了,在咱家吃。一会儿叫柳燕柳梅也过来吃。
孩子们都爱吃魏霞蒸的土豆丝,坐了一屋子,狼吞虎咽地。
柳燕说:我妈做的糊嘴,婶呀,你咋弄的?
魏霞笑着说:呵呵,土豆丝多投几次,少放点苞米面就行。
丁夏说:我妈搁了猪蹄汤啦,哈哈。
魏霞对着长山说:孩子们可真没吃到啥,可是咋都长这么高,还啥病也不得呢?
长山说:哈哈,咱这儿,地好水好,长的东西养人呐!
长山,去给孩子们缓几个冻梨吧。
嘎斯:是对前苏联"高尔基"汽车厂生产的汽车的称呼。
6
柳梅睁开眼就找她妈,说要做新衣裳。
春丽说:你吃了饭就找你丁婶吧,估计现在做衣服的人多了。
魏霞的裁缝铺子就在镇子商店的对面,是个白大块盖的平房。柳梅进屋时,魏霞正在给丁冬量尺。
冬子又长了一头了。魏霞说。
丁夏站在边上等着。要给他俩一人做一身绿色涤卡料的衣服,四个兜的。
丁冬说:妈,我不要上面那两个兜了,也不装啥。
魏霞乐了:行!梅子,你做什么样子的?
柳梅说:我妈说了,立领的,有机玻璃扣子的,肥大点的。
你姐咋不来?
她说她今年不做了。
丁夏这几天对他哥低眉顺目地讨好,就是为了丁冬能带他去滚雀儿。下了大雪后,正是滚雀儿的最好时候。
丁夏跟在丁冬后身走,央求着:哥,哥,咱今天去滚雀儿吧!
丁冬也不答应,就是往家里走。丁夏小跑着跟着。
进了当院,丁冬回头说:一会儿就去滚雀儿,火药枪以后你不要碰,也别告诉爸妈,听见没!
丁夏连连嗯嗯。
丁冬的大雀笼子是他爸给做的。前年长山腿碰了,趴在炕上养,闲得寂寞就给儿子做了个雀笼子,用小细樟子松木方子做框架,粗铝线栅栏穿过方子的细孔。是个品子型的大雀笼子。丁冬视为珍宝。爬着梯子取下挂在棚顶的笼子,兄弟俩出门了。
品字的上阁楼里,装着一只苏雀,红脑门,是丁冬的老油子。它是负责鸣叫勾引同类来吃食的,品字的双肩上有两个十字型的滚架,上面别着一大穗高粱,只要别的雀一落在滚架上吃食,滚架就开始滚落,把它捕获在笼子里。老油子就开始嘲笑地叫。
丁冬带着丁夏走过了西大桥,下了主道。找到一片都柿树丛,把笼子放在边上的雪地上。
俩人远远地卧倒看着,老油子开始卖力地叫起来。
只一会功夫,十几只苏雀喳喳飞来,扑棱棱落在笼子跟前儿。丁夏开始捅他哥,丁冬瞪他一眼:别动!
眼见雀儿入笼,别的就也飞走了。
半天功夫,他俩逮了六只雀,全是苏雀,一只家贼也没有。
回去路上,丁夏问:哥,这么多咋养?
傻小子,能换东西。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