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重走“骑田岭”
1975年8月13日,学员五队肖彦大队长和胡家法干事巡查实习点时,医院领导和同学们在骑田岭煤山矿井入口处照了一张照片,照片上题词写着:“当年红军路,五岭育新人”。孙教员告诉我们,当年毛主席写下七律长征”的豪迈诗句,其中一句“五岭逶迤腾细浪”,“骑田岭”就是其中的五岭之一。五岭是指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和越城岭,五座山岭横跨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四省边境,在秦汉早期就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也是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骑田岭位于湖南省宜章县,是湘粤两省的重要通道之一。骑田岭的主峰海拔1510米,不算特别高,但因其险峻雄奇而著称。顿时,骑田岭在我们心中萦绕着一种神圣的光芒,因为这里曾经留下过红军长征的足迹。
十月的一个秋高气爽周末,孙教员带领我们同学,一起去爬“骑田岭”。早上不到8点,我们背着挎包、水壶,带着准备好的馒头和榨菜,满怀期待的跟着当地的向导出发了。刚刚走出招待所驻地,向导就拦住了一辆到骑田岭煤山矿井拉煤的卡车, 顺路把我们送到了骑田岭的山脚下。
我们遥望远处骑田岭的山顶,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开始攀登。刚刚爬山的时候,大家兴致勃勃, 一边走,一边欣赏沿途风景,时而谈笑风生,时而唱着歌曲 《红军不怕远征难》 《我们都是神枪手》等歌曲,喊着“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途中看见路边地上撒落一些弹珠样大小的野生毛栗子,我和叶爱平等几个同学一哄而上,蹲着地上高兴地捡着毛栗子。剥开露出褐色栗子皮带刺的外壳,吃着金黄的栗子肉,野生栗子清甜还带有丝丝的奶香味,非常好吃,大家吃着毛栗子,有说有笑的又走了一程,那叫一个兴奋。
我们看见前面的山顶,以为到达顶峰了,谁知爬上后又下坡,继续行进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了将近3个多小时,翻过一道山又走过一道岭,还没有爬上骑田岭的山顶。山越来越陡,路越来越滑,灌木越来越密,丛生的杂草将近有一人多高,掩盖着山间小路模糊不清。我们紧紧跟着向导后面,走在前面的人扒开小道 两边一人多高的草,不停向后传达口令“小心、跟上、别掉队”。大家的体力似乎有点支撑不住了,呼哧呼哧的喘着气,相互拽着,搀扶着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前行。有些同学就在路边捡一根棍子当拐杖,走几步停几步,问向导爬上山顶还有多远、还要走多久。中午一点多钟,我们终于抵达了骑田岭的山顶,此时,大家又如同打了鸡血一样激动,吃着自带的干粮,边喊边叫,叶爱平还采集了一束野花草捆在“拐杖”头上,我们一起在骑田岭主峰上合影留念后,沿原路返回。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在上山时爬过陡峭的山峰,下山时只能倒着走,有的地方路太滑了,一不小心就摔个屁股蹲,有得同学干脆坐在地上,坐滑梯似得一点点向下滑,有的同学手脚并用的倒爬在地上,慢慢地向下退。快到傍晚的时候,我们终于下到了山下。看见了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向村民们一打听,说离我们驻地还有4-5公里的路程,还要走一个多小时,顿时大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劲了。
天色渐渐暗去,我们一边行走一边回头看,特别期盼能像早上一样,有一辆顺便的卡车路过,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俏皮话:“别说卡车了,就是一辆拖拉机也行啊”;“没有拖拉机,马车也行”;“现在就是有一头猪,我都想骑上去”。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又满血复活地行进在路上。突然身后边射来一束汽 车灯光,终于盼来了一辆卡车。大家高兴地招手让卡车停下来,走近才发现卡车上装满了煤渣,上面根本不可能坐人。好在驾驶室旁边有一个空位置,我们让孙教员上车先回驻地,同学们两人、三人的拉着手,挎着胳膊,一步一步继续往前挪着步履,坚持着向驻地走去。
天色越来越黑,我们终于看见了驻地的灯光,回到了招待所宿舍,累的连话都不想说了。这次骑田岭之行,以为就是爬爬山,玩一玩,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从早上出发爬山,来回路程用了十几个小时。去食堂吃晚饭时,大家没有看见孙教员,敲他的宿舍门才知道,孙教员患有高血压有点不舒服,刚刚口服了降压药躺下,同学们赶紧找来血压计给孙教员测量血压,嘱咐他好好休息。
事后大家回忆爬山的经历,有些同学感叹的道,当年红军长征行程两万五千里,物质极度匮乏,行路这么艰难,还要面对敌军追击,他们始终保持昂扬的革命斗志,战胜敌人,战胜困境,取得胜利真是不容易。赵勇同学提起那天爬山情景说:“多亏同学们帮助,辛英班长一直紧紧地拽着我,要不然我可能就和大家走散了。”
通过骑田岭之行,我弄明白了“山”和“岭”的区别,“山”通常是指单座的山峰,而“岭”则是由多个山峰组成连绵起伏的山地形态,所以我们爬了几个山峰才到达主峰。追寻红军足迹,重走“骑田岭”,不仅是一次体力的 挑战,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我们将带着对骑田岭的记忆,对历史的铭记,继续在人生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