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队,我们可以去那个停车场看看吗?”
林挺虽然不知道陈默在怀疑着什么,对他的行为也有些不以为然,但还是很配合地答应了他。
“过去了这么多年了,那里现在也都变样了。”林挺边收拾着东西边说道,事先给陈默打了“预防针”。
“停车场现在应该没有建什么建筑吧?”
“那倒没有,整个停车场翻新了一下,划了车位,现在是一家公司在管理运营。”
“那就好,只要还是空地就行。”陈默笑着,神神秘秘地说道。
二十分钟后,两人来到了当年的案发现场。果然,现场正如林挺所说的,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现场和案卷照片及视频里的模样对比起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停车场大约有2000平方米左右,目前均用白线画了一个个规整的停车位,看得出来,停车场经过翻新后,再加上有专业的物业公司在运营管理,显得井然有序又整洁美观。停车场的北侧和东侧是一幢七字形六层高的白色大楼,西侧则是一幢低矮一点,约12、13米高的厂房,七字形的白色大楼就是南江区规划院的办公大楼了(如下图)。
林挺带着陈默来到停车场北侧的一片空车位上,他指着其中一个停车位说道:“这个地方就是原来面包车所在的位置了,以前的摄像头就在那里。”
说着,他又指着车位前面那幢厂房的一面墙,那面墙正好与东侧的规划院后门中间隔着停车场。
陈默看着林挺所指的停车位,从这一头走到另一头,然后又看了看四周,接着,他走出了停车场,绕到了西侧工厂旁边的一条人行道上。
停车场没有砌墙,只是用黑色的铁栅栏和相邻的人行道隔开来,陈默走到和停车位差不多成一直线的地方就停了下来。
“林队,麻烦你来帮忙一下。”
栅栏那头的陈默蹲在地上,对林挺说道。
林挺看得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他在搞什么鬼,但还是配合地走了出去。只见陈默正抓着人行道上的一个沙井盖,努力地想要拉起来。看到林挺走了过来,示意让他帮忙一起把盖子扒开。
两人合力拉起盖子后,一股夹着泥土气息的熏臭味扑面而来。这是一条排污管,井盖下沉积着一层又黑又臭的淤泥,陈默脱下鞋子,拉高了裤腿,也顾不上天气寒冷,还没等林挺制止,就直接跳了下去,然后向着对这一幕正惊讶不已愣在原地的林挺说:
“林队,麻烦你去那停车位等我一下,待会也帮忙把井盖拉起来。”
说完,陈默就猫着身子,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功能,往管道的东边方向钻去。
林挺这时终于明白陈默的用意,他赶紧回到那个停车位,也像陈默刚才那样蹲在车位线外面的井盖旁边,等待地底下的陈默穿过来。
几分钟后,只听到井盖底下传来了陈默有些翕声翕气的声音,“林队,我在下面推,你帮忙拉一下井盖。”
两人再次合力把井盖掀开,井口露出了陈默的脸庞。林挺伸出手,一把将他拉了上来。
虽然只有短短十多米的距离,但陈默衣服上已经染满了污渍,身上还散发出一股泥土的味道。他顾不上正淌着污水被冻得发红的两只脚,也顾不上身上的污渍,指着那面当年装着监控的墙问道:“林队,还有印象当时那个摄像头大概的高度是在哪个位置吗?”
林挺走到墙边,伸手比划了一下,“大概在这里。”他比的高度不到一米八。
“林队,我还有最后一个请求,想麻烦你带我去一下隔壁的规划院。”
“没问题,不过,你还是先换一下衣服吧,我车里有一套备用的便衣。”林挺偶尔有紧急任务的时候要留在局里,所以车里常年备着一套的干净衣服。
2
当年的南江区规划院如今已经更名为新南市南江区规划勘察设计所了,借着几年前新南市的事业单位改革的东风,原本已经有些破旧了的设计所办公大楼也重新做了装修,原来摄像头正对着的后门现在也已经封掉了,摄像头当然也就不存在了。同时院子里也新建了一个立体停车场,那之后,员工再也没把车子停到了院后。
接待两人的是设计所的刘海涛副所长,11年前林挺调查案件的时候,他是办公室副主任,现在已经升了两个级别了。因为当时调查时是和他联系对接的,刚才林挺也是尝试着和他联系,毕竟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正好碰上刚过完春节,说不定人家还没上班呢,没想到电话那头的刘海涛对林挺还有印象,人也正好在所里。
他亲自来到楼下,把两人领到了位于三楼的办公室。
“两位请坐。”刘海涛笑着准备冲茶。
“刘所,不好意思啊,打扰你了。几年不见,你高升了啊。”
林挺也很客气地说道,刚才走进办公室的时候,他看到门上写着“副所长”的门牌,立马就知道了他已经不是当年的办公室副主任了。
“哪有哪有,就是混日子,都快准备退休了。”刘海涛呵呵地笑着,看着陈默说道,“这位警官怎么称呼?”
“这位是陈记者,从广州过来的。”林挺解释道。
“刘所你好,我叫陈默,这次是要写一个报道,所以就麻烦林队了解一些情况。”
陈默站了起来,从背包里抽出了一张名片,双手递给了刘海涛。
“幸会幸会。”
“刘所,陈记者要写一个关于11年前那个案子的报道,因为当时咱们所里帮了很大的忙,所以陈记者就想专门过来一趟,有些信息想当面向你了解一下比较清晰。”
“是的,据说嫌疑人和死者都是来自阳城市城桥镇的,我们也听说那个时候咱们所里也有来自那个地方的员工,所以想确认一下,看能否向那位同事了解一下,看看他会不会正好知道那两个当事人,也许还能了解到两人是否还有其他的恩怨。”
“是吗?当时正好有和他们是同乡的员工?”刘海涛皱起了浓眉,似乎在脑海里回忆了一遍各个同事的出身。
“能麻烦同事们查一下11年前的员工名册吗?或者在那个时候的前后一年或半年入职、辞职的人员?”
“可以,正好我分管办公室,让我和同事说下。”
刘海涛有着理工男的直接爽快,虽然对陈默的要求有些不解,但也许是因为有林挺陪同,倒也没有多问。他说着,便走向办公桌打起了电话,简单地对电话的另一头交代了几声。
在等待着的时候,陈默向刘海涛问起了设计所里的业务领域和工作。“刘所,所里平时主要的业务是哪方面,我对规划设计可以说是门外汉。”
“我们是南江区城乡规划局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日常除了局里安排的工作,也服务社会公众,主要是南江区辖区内城乡规划设计、报告编制、规划调整等工作,这方面主是以供政府部门决策的,比方说一些地块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等等这些控制指标;另外也有面向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设计咨询服务,像是编制一些新农村建设规划啦、购物中心的建筑设计这些我们也都有做,你可以理解为我们是一家工资待遇相对固定的设计公司。”
刘海涛可能是认为陈默报道里也许可以用到相关的信息,所以说得既详细又深入浅出,让身为门外汉的两个人都很容易理解。
“哦,那所里的职员就是要通过政府统一公开招考的了?”
“正式有编制的是要由市里面统一招录,但编外的可以有多种方式,有劳务派遣公司的临时工,也有从合作的高等院校来的实习生。当然,所里也有聘请像是保洁卫生、厨师电工、门卫保安之类的后勤杂工,这类人员的入职就很简单,也没什么严格的要求和限制条件。”
“那员工名册里这几类人员都有列入吧,包括杂工这些?”
“当然,所里有很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就算是临时工或杂工,也都有办理相应的手续。员工只要过了一年的试用期,我们也都按规定购买五险一金。”
正说着,一名年轻女生拿着一张纸走了进来,“刘所,您说的那个时间段的人员名册都在这里了。”
“好的,辛苦了,小李。”
女生也向林挺和陈默点了点头,就转身离开了。
3
刘海涛浏览了一下表格,然后把纸张放在茶几上,指着其中一列说道:“这就是员工的身份证或户口所在地的地址,你看看有没有你说的那个地方。”
陈默和林挺两人贴着脑袋,凑近纸张仔细地看了起来。
表格里的起始时间是12年前,也就是2001年,终止日期是2003年,其中按工作状态分为在职的(32人)、入职的(3人)以及离职的(2人)这三个类型。
陈默把目光重点放在入职和离职那两栏里,其中有一行的信息引起他的注意。这里登记的员工姓名叫王亚力,年龄30岁,信息显示他是在2002年1月入职,然后在同年的10月份离职,身份证登记的地址是在深圳市福田区下城街道运通村,所属的部门是保卫部。在2001年至2003年这个时间段里头的,同时有入职和离职记录的就只有他一个人了。
“刘所,你对这个人有印象吗?”
陈默指着这一行信息,向刘海涛问道。
“王亚力?”刘海涛想了一下后,说道:“有点印象,他当时是通过中介机构介绍进来的,他说他在夜校学过一点设计,想在我们这里先从杂工做起,一边干一边学,希望以后能在所里做设计方面的工作,他对电脑设备好像也挺熟悉了解的,有时候还能帮忙修下电脑,所以我印象比较深刻,当时还想着这小伙子还挺有上进心的。
“对了,林警官,当时我们不是有一段时间经常被盗吗?我说过有员工提议安装监控器的事。”
“嗯,我记得。”
“就是王亚力向办公室建议的,监控设备也是他负责安装的。刚才一提起这个年轻人,我才想起来这个事。”
一定就是他了!陈默按捺住兴奋雀跃的心情说道,“刘所,你看是不是这个人?”说着,他打开了手机,点开了一张照片,递到刘海涛面前。
“就是他,虽然看着面相老了一些,但五官没有变,特别是那一头灰白头发,他当时虽然只有30来岁,但灰白的头发已经很多了。”刘海涛肯定地说道。
陈默重重地呼出一口气,心里暗暗叫好。他对林挺说道:“王亚力黄雅莉……林队,王亚力就是黄统泰,黄统泰就是王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