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二的小妹也是个人物,她四岁跟父母进东风。在那块土地上生活学习工作了近三十个年头,以她自身经历印证了东风老一代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豪迈誓言。


  肖小妹在家里排行第四。父母叫她老四,而肖二他们管她叫小四。由于东风场区先有幼儿园而后才有小学校,所以肖家小妹和他们家最小的男孩肖伟先我们两年进入东风。我们上三年级时,这位小妹还在基地司令部幼儿园的中班。因在众多“小不点儿”里表现的与众不同,她当了班长,这职务一直伴随她延续到小学毕业。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电影《刘三姐》风靡全国,扮演女主角的黄婉秋更是共和国家喻户晓的人物。那年月,不论是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也不论男人女人或是老少爷们,谁都能哼几句《刘三姐》插曲。至于那段“什么结籽高又高,什么结籽半中腰……”的著名唱段,更是时时挂在人们嘴边。


  跟后来文化大革命期间普及样板戏一样,当时,“刘三姐”几乎被所有文艺团体同期搬上舞台,东风基地司令部第一幼儿园也排练了幼儿版刘三姐,而扮演刘三姐这一主要角色的人正是肖家小妹,她不负众望,把一个小刘三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舞台上。这一成功使小姑娘一夜间名声大噪,同时也巩固了她在那些小伙伴心目中的领导地位和威望。
  
  像梁山泊好汉一样,东风基地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绰号,一些幸运的孩子甚至能同时拥有多个外号,肖小妹这群女孩也不例外,但不知为什么她却始终没有外号。


  肖小妹没外号,却喜欢叫别人的外号。她们班有个姓杜的生性腼腆的小姑娘,年仅六岁就被大伙儿尊称为“老杜”,女孩们叫得非常顺口,而“老杜”也应答的极其爽快。有一天,肖家小妹去找她,在她家窗前毫无忌惮地大叫一声——老杜。谁知“老杜”未及应声,“老杜”的父亲却答应着走出来,肖家小妹见势不妙马上开溜,且于顷刻之间溜的无影无踪。而那位真正的老杜走到门外就不禁纳闷儿。这样的事后来又发生过几回,致使“老杜”的父亲以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为这,他去513医院五官科,请医生对听觉进行了反复检查。


  肖家小妹没上过中学,早在她小学毕业之前,全国所有学校都因文化大革命的缘故停了课。69年,国际斗争形势非常紧张。为赢得未来可能发生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全国大中城市都进行人口疏散。二十基地地处祖国西北边疆,按照军委紧急部署也开始疏散部队的家属子女。那年肖小妹刚满十三岁,父母把她和弟弟送到了外祖母家。于是,他们在共和国紧北面一座美丽的城市里,在一幢花园似的洋房内,听慈祥的外祖母讲离奇古怪的鬼狐故事,看前院果园里草长莺飞,捕蝶采蜜,度过了一段惬意时光。
  
  大约一年后,疏散到各地的部队家属纷纷反映:已经成年的子女在当地无法安置。为排解部队干部的后顾之忧,经军委特批,基地决定再次征召一批十四岁以上的部队子女入伍,而肖家小妹刚好满足了这一条件。在接到父母加急电报后,她沿着当年离开东风的路线,独自踏上回归额济纳的行程。


  可巧到北京等候转车期间,遇上另一个跟她一般大小,也是急匆匆赶回东风报名参军,名叫王萍的小姑娘。那王萍天生一副甜甜的笑模样,并且从小一直笑到今天。


  两个小姑娘一路相伴,胜利完成了从军之旅。


  却说肖家小妹当兵时只有十四岁,她继续留在额济纳那块干涩多风的土地上,并且开始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去跋涉那段漫长的,艰苦的,绿色的军旅生涯。


  肖二在长沙工学院读书时收到他家妹子寄去的照片,照片上那一身戎装、飒爽英姿的小姑娘足足让肖二自豪了大半年;他从小妹浅浅的笑靥中读懂了小姑娘对未来前途的向往与自信。


  肖小妹最初分在东风基地通信团长途台工作。我们早听说基地长途台天天上夜班工作相当辛苦,还听说长途台的伙食特别差。没想到两年后肖二回东风探家时,却惊奇发现一向身材苗条的小妹竟成一个茁茁实实的胖墩儿!几天后,他应邀去她们长途台给那群傻丫头讲肖氏版的“一只绣花鞋”,这才发现不单他家妹子如此,长途台女兵有一个算一个,人人红光满面,个个身宽体胖!


  那年月,全国都在放一部朝鲜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里面有段情节讲:老两口拿一张既胖又壮类似于女相扑运动员那样身板的姑娘照片给儿子(男主角)介绍对象,儿子大约觉得自身条件不错,便以“男有才而女无貌”计较起来,父亲很生气,诘问道: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继而进一步介绍说,别看那姑娘长相一般,可人家是好劳力,一月能挣800工分呢!


  肖二过后跟我讲,他实实在在地认为:小妹她们长途台的姑娘随便一个人去朝鲜都有拿800工分的实力。其实,额济纳一直就有“养女不养男”的说法,可万万没想到这方土地会把肖小妹和她的战友们滋养的如此健硕强壮!
  
  那女孩在通信团服役期满后经组织推荐上了医校,学习结业后分到基地513医院内科做护士工作,后来又调到医院心电图室当了技师。这期间,她终于改变了在长途台时的五大三粗形象,终于又恢复了先前的苗条身段,并且出落成亭亭玉立引人注目的姑娘。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追求肖家小妹的小伙数不胜数,其中有位基地通信处的王参谋,以其才识人品在与同龄男青年激烈的角逐中渐渐浮出水面。肖小妹在处理个人问题上一向沉稳冷静,她冷眼面对那些大献殷勤的年轻男军官们、始终不为所动;而对这位生于金陵城长于北京市的王参谋则青眼有嘉,经反复考验和严格筛选,终于把目光锁定在他身上。


  王参谋出身革命家庭,父母都是老干部,就相貌而言,他在那些追求肖小妹的人里面算不上出众。然而有句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他是个有很多优点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学习肯钻研,此外就是脾气好,从不跟别人红脸。跟很多干部子弟一样,王参谋也喜欢夸夸其谈,尤其在听众多的场合,往往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就云遮雾罩地把话往大里说,但这实在是瑕不掩瑜。


  王参谋当兵前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念书。大约在课余时间里读过不少书,懂得很多事,因此说起话来基本能够做到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年轻时也曾想著书立论,我看过他一部书稿,是个小说一类体材的作品,大意是写他们几个中学时代同学的成长过程。记得书稿一开始就写到几个“联动”的红卫兵小将躺在北大未名湖旁边草地上畅谈理想。其中一个小家伙一边搓着鼻涕球一边发誓说他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名像父亲一样功勋卓著的将军……
  
  肖家小妹终于与王参谋走到一起,建立了一个让人羡慕的幸福家庭。两年后,她家添丁,生下一位跟他大舅小时候一样漂亮的男婴。按农历说法,肖二的小外甥在狗年出生,长得十分健硕但却不白。夫妻俩反复商议后给这个狗年出世、且皮肤并不白嫩的孩子起名叫王默,小名默默。按肖二他妹子的说法,这名字准确概括了“黑狗”的含义。但肖二全家对此却颇有微词,说他们给孩子的名字起错了。默默从小就寡言少语,看来真与“默”字有关。
  
  1986年,肖小妹终于结束了在东风长达二十六年的军旅生涯,告别了额济纳大漠,转业回到北京。其时,肖二的妹夫已从武汉通讯学院毕业,分配到总参谋部工作。肖小妹则分到位于北京三环北路的一家宾馆当上了前厅经理和客房部主任。一般来说,长期在部队工作并且已经习惯于军旅生活的军人们乍到地方、特别是进入都市都不适应。然而,肖二他妹子却在新岗位上把本职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她是个有凝聚力的人,在宾馆工作期间,更把这一特长发挥到了极致,群众关系好,口碑亦佳。而她家的小黑狗——默默,却在几年中不声不响地成长起来。在完成高中学业后出国留学去了加拿大的多仑多。而今,肖二的小妹妹与她的郎君都已退休。但他们还在像辛勤的蜜蜂那样在别的行业里努力地工作着。他们需要多挣一些钱以支撑黑狗在国外学习生活的开销和费用。令人宽慰的是:那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已经深深懂得父母的不易以及身处异乡、世事的艰难。除了必须生活用品,他从不乱花钱,且学习十分努力刻苦。现在,他以优异的成绩为自己也为父母,很争气地考入了著名的约克大学。我期待着肖二的小外甥能顺利完成学业;并在心中为这一家人祈祷。祝愿他们能有一个无比美好的未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