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不可思议的思想改造

  “文革”期间,部队对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们刚到部队农场就天天组织思想教育活动,学习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座谈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那时,我们都是受十七年旧教育路线毒害的、世界观都是小资产阶级的“臭老九”,遵照毛主席的指示,需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改变“旧思想”,把我们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随着部队政治思想教育的步步深入发展,连队里的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我们驻地的房前屋后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宿舍里被褥叠得像豆腐块一样整齐划一,鞋子放在一条线上,离宿舍不远的土胚露天厕所里,大便被清除得干干净净。

  为了改造“旧思想”,同学们争先恐后千方百计地争做好人好事。有的同学早早起床,悄悄地清扫房前屋后的场地;有的同学摸黑去清理厕所的粪便。连指导员抓住这些典型事例进行讲评,对他们进行大力表彰和鼓励,这就更加推动了学雷锋活动的开展。

  于是,有的同学竟然在凌晨三、四点就摸黑起床,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同学为了得到清扫院子的机会,竟然在前一天晚上就把扫帚藏了起来,以便早上抢先扫地。原来清理厕所是轮流值日的,这可倒好,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着清理厕所。清理厕所时需要用铁锨清除大便,清晨起来都去抢那把铁锨,也像扫帚一样,有的同学也在前一天晚上把铁锨藏了起来。

  有一位同学摸黑儿早起清理厕所,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工具,怎么办?他左思右想,为了彻底改造自身肮脏的资产阶级思想,竟然双手捧着大便,一捧一捧地把厕所的大便清理干净。这件事连首长得知后,全连集合开大会,表彰他的自觉革命行动,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这事已经过去三十六年了,现在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可是,我内心怎么也无法理解这种革命行为。有必要为了扫地而藏扫帚吗?有必要为了清理厕所而藏铁锨吗?有必要用双手去捧大便吗?这些‘革命’行为是否太走极端了?不可思议,实在是不可思议!不管连首长怎么鼓动我们向他们学习,我的思想深处始终难以接受这种“革命”行动,我理解不了。因此,我也从来不去效仿。

  连队里的思想教育活动搞得热火朝天。但是,毛主席说过,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分左、中、右,我们连队也有落后的同学。最明显的是山东大学政治系毕业的一位同学,他在大学里就入了党,是我们排里唯一的一位中共党员。

  自从来到农场,他似乎对什么事情都显得很冷漠,无论干什么事情他都没有热情和积极性。做好人好事他从来就不沾边,经常单独一人坐在床铺头上抽闷烟。他也从来不与同学们交流思想,整天价闷闷不乐,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他是十一班的,班长找过他谈过多次话,但是丝毫不起作用,始终无动于衷。

  有一次在班长会议上,连指导员严肃地说:“全连要密切注意L同学的举动,据他表弟来信讲,他写信向他表弟索要一把菜刀,看来有可能想寻短见。凡值夜班巡逻的同学,一定要特别注意他的夜间行动。”

  L同学来自农村,他父亲在文革前夕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弟弟是现役军人,在北京一个保密单位服役。文革前他全家都是“红色”的、革命的。谁知,“文革”的到来改变了他家的命运,他父亲成了“走资派”,弟弟受父亲的牵连而复员回家。他是学政治的,又是共产党员,注定是要吃政治饭的。这倒好,村支书的爸爸成了走资派,参军的弟弟回了家,自己还能不受牵连?思来想去,前途暗淡,不如一死了之。

  因此,当他的表弟来信问他,在潍北生活上需要什么东西时,他回信说,别的什么也不需要,只需要一把菜刀。“要菜刀干什么?”他表弟心里很吃惊也很纳闷。“莫不是想自尽?”想到这里,他担心表哥会出问题,就给连队首长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这一情况。这件事引起了连首长的高度警觉和重视,从此特别关注对他的教育和监视。

  他表弟写了信还是不放心,特意从农村来到了潍北农场。想着陪他表哥玩几天,开导开导他,预防意外的事情发生。

  自从他表弟来到农场,L同学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阴郁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从此,开始积极参与“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饭后立即拿起苕帚来就扫地,在班里“早请示”、“晚汇报”也积极发言了,与同学们也开始有说有笑了,大家都觉得,他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似的。

  他的这些举动汇报到连部去,指导员抓住了“活思想”,以此为突破口,一连几天在全连集会上重点表扬L同学的进步表现。部队的思想教育可真神奇,竟然让“要寻短见的人”摇身一变成了全连的学习榜样。


  九、目光短浅自寻短见

  炮八师要在潍北海滩上进行“喀秋莎”打靶军事训练,我们农二连奉令拉练去参观。L同学的表弟亲眼看到表哥的精神状态已经改变了,从此也就放心了,于是,就决定告辞回家了。L同学向连部首长请假,要求去潍坊车站为表弟送行,顺便去潍坊医院看看住院的同学。连首长看到L同学的巨大转变,心里很是高兴,就批准了他的请假要求。

  天亮之前,连里突然响起了紧急集合的号令。同学们摸黑儿紧张地穿衣服,打背包,匆匆忙忙地列队集合在一起。还好,除了个别同学穿反了裤子或没系好鞋带之外,集合速度还是挺快的。看来,同学们通过训练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部队的紧张生活。

  在朦胧的月色中,大家背着背包向北进发了。田野里一片静悄悄,只听见同学们的脚步声沙沙作响,大约行军两个小时就来到了打靶场,天空已经大亮了。有两辆装满炮弹的喀秋莎炮车早就停在那里等候我们了。每辆卡车底盘上装有八根导轨,导轨上下一共装有十六枚炮弹。

  打靶就要开始了,我们撤退到两边十几米远处进行观看,只见两位解放军战士分别登上驾驶室进行操作。我们紧张而感到神秘地等待着,一会儿像重型炸弹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响了起来。随着这一声声巨响,炮弹一个接一个地吼叫着飞了出去,一会儿就消失在半空中了。不一会儿海边大沙堆傍边一个接一个地冒出了蘑菇云,但是,没有发现一个炮弹击中沙堆目标。同时,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炮声,炮车后面不远处地面上掀起了一米多深的大土坑。飞起的土块四溅,像冰雹一样撒落在炮车后面的空地上,个别的土块落在了我们的身边。

  据说,炮弹偏离目标十米八米就算是很准确啦。这次试验的目的,就是在喀秋莎炮弹上钻孔,提高炮弹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击中目标的准确性。回想起来,文革期间我军的武器装备还是相当落后的,把苏军二战时期退役下来的武器当成先进武器来研究,至少比前苏联的武器装备是落后二三十年了。

  观看喀秋莎火箭炮打靶,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在返回营地的路上,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自己的观感。谁也没有料到,刚刚回到营地,就传来了L同学自杀身亡的噩耗。

  原来,L同学请假之后,一大早就带着他表弟步行来到附近的一个劳改农场,在那里有通往潍坊的公交汽车。

  他俩乘车到达潍坊汽车站,一下车L同学就谎称要去医院看病号(有病住院的军垦同学),让他表弟独自先到百货大楼去逛一圈,然后两人到火车站碰头。他表弟信以为真,就一个人去了百货大楼,而他却径直向火车站奔去。

  他闯进火车站之后,正遇到一列自东向西行驶的火车,他飞快地向火车头狂奔过去。司机发现这突如其来的情况,马上采取了紧急刹车措施。已经减速的火车头把它撞飞在铁道旁,一只胳膊被撞断了。火车停了,司机和乘警急忙下车,跑上去把他搀扶了起来,问他伤得怎么样,他连连摇头说:“没事!没事!没关系!”挣扎着拒绝他们搀扶。正在这时,又有一辆火车从东驶来,他奋力挣脱了司机和乘警,发疯似地向正在行驶的火车头撞去。这一次脑浆四溅,当场毙命。

  一个新中国培养了他十七年的大学生,一位入党不久的新共产党员,就用这种方式告别了组织和同学们。世事难料,当他宣誓入党的时候,我想,他一定会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谁料,还未走出校门,全国就掀起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让这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党员大学生从“天堂”一下子坠落进了“地狱”!

  为了消除L同学自杀事件在农场造成的不良影响,连部决定召开三天批判会,让大家彻底与这位受资产阶级毒害至深而又不能自拔的、‘背叛党、背叛人民的叛徒、现行反革命分子’划清界限。我想,当他的“走资派”父亲得知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儿子自杀身亡,而又被称为“党的叛徒”、“人民的叛徒”和“现行反革命分子”时,他怎能承受得了这个精神打击?“文革”的惊涛骇浪就这样吞没了不知多少经受不住“考验”的人。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