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孝义保说的是关于鲁孝公保母的故事,故事连带的其他历史人物都在《史记》中有详细记载,就是除过保母以外,保母的英勇事迹仅见于《列女传》。

  先说《史记》中的记载。

  话说鲁武公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长子括,次子戏朝见周宣王,就是那个史称“宣王中兴”的那个宣王。鲁武公不朝见还好,一朝见,尤其是带着两个儿子一朝见,在一个引以为荣的日子,种下了日后鲁国君主争位的长久惨剧。

  宣王虽然中兴了已呈衰势的周王室,却因为他的个人喜好,在他最亲近的鲁国种下了祸根,周宣王在这次朝见中,看上了鲁武公的次子戏,认为孺子可教也,当即拍板,以天子之尊替鲁武公立次子戏为鲁国太子,根本没想这样做的后果。立嗣历来是国之大事,关系国之根本,弄不好就会人毁国亡,别说是一般君主,就是极英明的君主在选择继承人上都会极为谨慎,也是极为困惑的,经过无数次血腥的经验教训,终于确立嫡长子制的君位继承制度,有利有弊,总比没有强。周王室之中并不是没有明白人,当时就有大臣樊仲山父劝告宣王:“废长立少,不顺;不顺,必犯王命;犯王命,必诛之。所以发出命令不能不顺当。政令不恰当,当政就立不起来;行动上不顺当,老百姓就会放弃君王。所谓下事上,少事长,这就是顺。现在天子您封建诸侯,专门立了小的为太子,那是引导人们行逆啊。如果鲁国听从了您的命令,那么各家诸侯就会纷纷仿效,这样天子的命令就会拥塞不畅;但如果是因为不听您的命令而遭到诛杀,那也是自己诛杀王命啊。诛杀也是失去,不诛杀也是失去,大王您要仔细想好了。”道理讲的很明白,但宣王不听,也许以为是危言耸听,也许以为凭自己天子的地位没有不顺畅的事,天子的命令就是顺畅的命令,尤其是自己都能让衰败的周王朝出现中兴的局面,难道连一个小小的诸侯继承人都不能指定吗?于是“君无戏言”,戏就当了鲁国的太子。

  鲁武公回国不多久,不出一年吧,就薨了,戏就继位当了国君,是为鲁懿公。鲁懿公当了国君还没到十年,就被哥哥括的儿子伯御联合鲁人杀了,樊仲山父的话应验了,真是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想当年身为弟弟在宣王的“君无戏言”中,挤走了本该是哥哥的地位,为君为臣那概念可是太不一样了,那个宝座有多少双眼睛盯着,高高在上的感觉太好了,按“顺畅”的次序,本该是我的老爸当了国君然后就轮到我,但现在却是别人,是别人在对我指手画脚,这不是岂有此理的事吗?我爸不敢政变,不敢把本该是他的地位夺回来,但伯御我敢,我就杀了那个天子封的诸侯又待怎样?我就自己当本该是我的君位又怎样?于是伯御就当了鲁君,还当了十一年。

  伯御用鲜血换来了过去的“顺”位,但他逆了天子重新安排的秩序,周宣王当然不干,依然是用鲜血,再次“顺”了他重新制定的秩序,杀了伯御,那已经是在十一年后了。这个为捍卫自己旧有顺畅秩序的伯御也因为没得到周天子的认可,一直被称为鲁废公。新的被认可的“顺”位继承君位者是懿公的儿子称,是为鲁孝公。宣王的一句话,前后用了20年,用血的代价才得以平息,维护了他颠倒了的秩序,樊仲山父的话实实在在应验了。

  鲁孝义保的故事就发生在伯御争夺君位那一时期。鲁孝公能够继位,凭的就是保母舍生取义换来的,终于说到保母了。

  话说伯御杀死他的叔父鲁懿公,为了斩草除根,永绝君位继承不顺当的后患,把鲁懿公的儿子们全部杀死。还在襁褓中的公子称当然也在其中,公子称的保母,就是臧氏家族的一个寡妇,臧氏家族也是鲁国的世家大族,出名人物有臧文仲等,那已经是鲁孝公以后的事了。现在说的是臧氏家族的寡妇,称的保母得知这一消息,二话没说,脱下称的衣服,穿到和称年龄一般的自己儿子身上,把自己儿子的衣服换到称身上,让正在熟睡的儿子睡在称的床上。伯御毫不犹豫杀死称床上的婴儿,放心大胆的当起自己的国君。

  却说保母抱起称赶紧逃跑,路上遇到称的舅舅,称的舅舅是鲁国的一位大夫,看到慌慌张张奔跑的称保母忙问称的生死,保母说:“没死,这不是,就在我的怀中!”舅舅意外的同时深感安慰,又问:“何以得免?”保母说:“以吾子带之。”说罢,头也不回,继续奔逃。

  从此,保母带着称隐藏民间,直到十一年后,命运再一次改变。

  鲁国的大夫都知道鲁懿公的亲儿子称还活着,好好的活在保母家。又把这事汇报给周宣王,还是当初那个劝谏宣王的樊仲山父又出面替这个称说话,说称:“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就是说称是个循规蹈矩的人,凡事都会以祖宗是否有遗训来判断是非,是个守成的君主材料。后面的事已经交代了,宣王派兵杀了伯御,立了保母拼死保护下来的称,鲁孝公。

  鲁国人不忘保母的高义,说保母是“可以托六尺之孤。”的义保。不知道称当了国君后,义保怎样了,没见过任何史籍记载。

  义保的故事不由人想起后世更著名的一件史实,后来编成戏剧的《赵氏孤儿》,《史记》对这一历史事件有很详细的记载,其中的对话让人惊心动魄,那个也是以自己儿子的死换取主人儿子生的程婴,在完成历史使命后就自杀了。和程婴一起保护赵氏孤儿的公孙杵臼,在事前和程婴说:“立孤与死孰难?”程婴说:“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说:“赵氏先君对你不薄,所以您就勉强做难做的事,我就做容易的事,我就不客气先死了。”公孙杵臼抱着程婴的儿子假装是赵氏儿子,被仇家屠岸贾残酷杀害。程婴得知其状,肝肠寸断,才知死比活更容易的深刻含义。

  后来,程婴养育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成人,杀了屠岸贾,报了仇。然后,程婴告诉赵武:“昔日下宫之难,你一家以及家臣都死了,我不是不能为义而死,我是要活下来立赵氏后人。如今赵武您已经成人,也继承了赵氏爵位,我就该报你的先人以及公孙杵臼了。”赵武哭泣叩头请求程婴别死:“赵武情愿苦自己的筋骨,报答您的恩情直到死亡,您就忍心撇下我去死吗?”程婴眼看着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孩子,能不留恋,这个孩子身上不仅有他自己的生命,还有程婴儿子的生命,以及为他而死的公孙杵臼的生命,这个孩子已经长大了,但从前那悲惨的一幕哪里能从程婴心里抹去,他们死了,自己忍着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活着,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现在可以办那件容易的事了:“我不能答应你,那些已经付出生命代价的人是认为我能保留赵氏后裔,他们才先我而死,现在我已经完成我的使命,我该报他们于地下了。”程婴自杀了,想当年的赵氏孤儿,现在的赵武为程婴服最高的丧礼三年,为之祭祀,世代不绝。

  没有任何史籍记载他们的内心世界,只记录他们的义行。那个义保,那个为保全主人一脉骨血牺牲自己儿子的义保,还有程婴,他们做出如此无与伦比的牺牲,内心世界会是怎样的感受,除过同样看见自己儿子被杀死,难以忍受丧子,肝肠寸寸断裂而死的母猴,还有哪一句话能描述他们刻骨的痛苦?那以后的日子又是如何一天天在煎熬中度过?内心中不能承受之重哪一天才能结束?程婴在办完自己的事情,不愿再忍受必死还艰难的生的煎熬,毫不犹豫选择了死,那义保呢?她会怎样?鲁孝公为她提供的尊贵生活她可能安心享受?鲁国高度对她义行的赞扬她可能安心接受?


  ◎卷五之一 鲁孝义保

  孝义保者,鲁孝公称之保母,臧氏之寡也。初,孝公父武公与其二子长子括、中子戏朝周宣王,宣王立戏为鲁太子。武公薨,戏立,是为懿公。

  孝公时号公子称,最少。义保与其子俱入宫,养公子称。括之子伯御与鲁人作乱,攻杀懿公而自立。求公子称于宫,将杀之。义保闻伯御将杀称,乃衣其子以称之衣,卧于称之处,伯御杀之,义保遂抱称以出,遇称舅鲁大夫于外,舅问称死乎,义保曰:“不死,在此。”舅曰:“何以得免?”义保曰:“以吾子代之。”义保遂以逃。十一年,鲁大夫皆知称之在保,于是请周天子杀伯御立称,是为孝公。鲁人高之。论语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其义保之谓也。

  颂曰:伯御作乱,由鲁宫起,孝公乳保,臧氏之母,逃匿孝公,易以其子,保母若斯,亦诚足恃。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