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婴是鲁国人,陶门的女儿,很小就当了寡妇。

  她和孔子接受的是同一种文化,尊奉的同一种礼制规范,远不是“郑卫之音”之地的人们崇尚的是奢靡淫乱的生活,鲁国是《礼》在春秋已经礼崩乐坏之后,几乎唯一的扎根幸存的保留地,鲁国礼执行的好,人民群众在中原一带很是能引领文明的风骚。说陶婴不说她的本源地,就不能很好的说明陶婴行为的依据。

  话说,不话说故事就开不了头。

  话说,陶婴很小就当了寡妇,既没有年富力强的兄弟帮助支撑家庭,还得抚养所留幼孤,靠的就是自己的一双巧手,纺线织布勉强糊口,但她任劳任怨,勤俭持家,从不埋怨上天对她的不公,痛并生活着,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对她不畏艰难坚守节义的行为交口称赞。

  鲁国的男子一直认为陶婴是一个上好的老婆料,都想娶回家,少不得就纷纷上门求婚,一时间媒婆把陶婴家本来就不结实的门槛踏的稀烂。媒婆的嘴就跟树上的喜鹊一样,叽喳个不停,让陶婴不胜其烦。别看陶婴年纪小,但老主意很稳,自从守寡第一天,陶婴就拿定主意,要做一个礼制中倡导的节义女人,虽然她异常清楚的知道,自己选择的道路是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但要奋斗都就会有牺牲,要当节妇就要拿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万难,争取最后胜利的精神!

  陶婴一看自家的门槛已经不能再用,自己主意已定,就得赶紧想办法,既表明自己不二嫁的决心,也不能伤害十里八乡人民男子的心,他们向我求婚,正是看准了我尊奉传统礼制的信念。于是陶婴就自创了一首歌曲,自己反复吟唱,还教给邻居的小孩,一时间成为流行歌曲,风行一时,歌曲唱到:

  悲叹天鹅早失配偶,已经七年形单影只。曲颈独眠啊,和别人不一样。夜半悲鸣啊,想念那故去的雄鹅。是上天让我早寡啊,独眠又何必伤感。寡妇想到这里啊,泪下数行。可怜可悲啊,故去的人难以忘怀。飞鸟尚且如此,何况我一个立志做贞良的女人。虽然有贤明通达的各位男士,但我打定主意不再嫁。

  那些想娶陶婴的男人听了她悲凉又坚定地诉说,纷纷留下感动的泪水,都是和陶婴一样热爱礼制文明的君子,当然不能破坏他们心目中女性的榜样形象,从此不再乱蝶飞舞找陶婴的麻烦了。

  从此,陶婴安心守寡,了此一生。


  ◎卷四之十三 鲁寡陶婴

  陶婴者,鲁陶门之女也。少寡,养幼孤,无强昆弟,纺绩为产。鲁人或闻其义,将求焉。

  婴闻之,恐不得免,作歌,明己之不更二也。其歌曰:“黄鹄之早寡兮,七年不双。鹓鵛独宿兮,不与众同。夜半悲鸣兮,想其故雄。天命早寡兮,独宿何伤。寡妇念此兮,泣下数行。呜呼哉兮,死者不可忘。飞鸟尚然兮,况于贞良。虽有贤雄兮,终不重行。”鲁人闻之曰:“斯女不可得已。”遂不敢复求。婴寡,终身不改。君子谓陶婴贞壹而思。诗云:“心之忧兮,我歌且谣。”此之谓也。

  颂曰:陶婴少寡,纺绩养子,或欲取焉,乃自修理,作歌自明,求者乃止,君子称扬,以为女纪。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