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岸上。

  杨大爷臂腕上挎一只盛甜瓜、韭菜的篮子,不紧不慢地赶路。

  一会儿,他仰望蓝天上的白云;一会儿,他俯视清澈的河水。


  延安街道。

  同桂荣、刘力贞和刘崇桂在前边走,一个战士牵马和另外三四个战士紧随其后。

  “没想到,刘文书的剁乔面做得这么好。”刘崇桂对刘力贞说。

  “我都是跟妈妈学的。”刘力贞笑了笑,“毛主席、周副主席、林伯渠等前辈都吃过妈妈的剁乔面,都夸她的手艺好!”

  “刘妈妈,以后我们还要来吃您的剁乔面!”刘崇桂对同桂荣说。

  “好,孩子们在前线奋勇杀敌,不论什么时候回来,妈妈都欢迎你们!”同桂荣亲切地看着刘崇桂和战士们,说。

  杨大爷提着篮子迎面走过来。

  刘力贞看见了他,忙走过去,亲切地叫道:“杨大爷,您老人家进城来了?”

  “我进城买点儿药,顺便给你和你妈妈带点甜瓜、韭菜。”杨大爷说。

  同桂荣亦走上前,问候道:“大伯,好长时间没见您老了,身体还好吗?”

  “腿疼了几个月,所以没进城。”杨大爷说罢,望着同桂荣、刘力贞、刘崇桂等人,“您们这是……”

  “这是前线回来组织担架队、运粮队的战士。”同桂荣指着刘崇桂等战士们,对杨大爷说,“我现在带他们到政府有关部门,帮着找找人。”旋即转身对刘力贞说,“贞娃,杨大爷进城想买点药,你和他一起去帮着买,用我的钱,尽可能买点好药。”

  “大爷,谢谢您带来甜瓜。”刘力贞从杨大爷手臂上接过篮子,“我可要借花献佛了!”旋即,把篮子里的甜瓜一个一个送给刘崇桂等战士们。战士们都推辞,但她执意让他们收下。

  “好哇,好哇!”杨大爷特别高兴。


  延安。

  在去边区医院的一道山坡的一条小路上。

  刘力贞与杨大爷一边走,一边交谈。

  “你们那儿现在还没有医院?”刘力贞问。

  “没有。”杨大爷叹口气说,“咱陕北缺医少药,老百姓苦得很哪!”


  延安边区医院。

  山脚下一排土窑洞前人来人往,间或有穿着白色衣褂的医务人员匆匆走过。

  一孔窑洞里男女哭声一片。

  刘力贞和杨大爷来到这个没有围墙的院里,寻着哭声走到那个传出哭声的窑洞前。刘力贞问里面出来的一个女护士:“出了什么事?”

  “一个乡下产妇由于没有医生接生,大出血难产。”女护士瞥了一眼窑洞,接着道,“因为路远,刚刚送来就不行了……”

  边区医院另一孔窑洞。

  这是一个简陋的诊断室。

  一个中年大夫为杨大爷仔细诊断,刘力贞站在旁边默默端详。

  “老乡,你得的是关节炎。”中年大夫诊断后对杨大爷说。

  “关节炎?”杨大爷不解地问。

  “就是腿部关节发炎。”中年大夫一边说,一边开处方。

  中年大夫把开好的处方欲交杨大爷,刘力贞伸手接了过来。

  边区医院,药房窗口。

  刘力贞接过从窗口递出来的一大包药,递给杨大爷:“大爷,这些药带回去,您一定要按大夫嘱咐的吃。”

  “可是买药的钱?”杨大爷有些着急。

  “大爷,药钱我已经付了。你不要见外。”刘力贞说。

  “只是你们并不宽余。”杨大爷颇感为难。

  “大爷,咱们同甘共苦呗!”刘力贞笑道。


  延安,市场沟一个小村庄,近百名农妇集会,有白发苍苍的老婆婆、中年妇女和年轻姑娘。

  同桂荣正在作动员演说:“解放军进行全国大反攻,前线捷报频传,人民军队英勇无敌,就因为有老百姓的支持。现在,前线部队急需一批单鞋,希望半个月内做好,请老乡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力支援子弟兵。”稍顿,她接着道,“每个老乡能做多少,请报个数。”

  “我做两双!”

  “我做三双!”

  “我做三双!”

  “我做三双!”

  “我做四双!”

  “我做四双!”

  “我交五双!”一位中年妇女大声说道,“我有现成的两双,再做三双,一共支援五双!”

  “我交三双!

  “我交四双!”

  报数声此起彼伏,十分热烈

  “哎,大家报数时,请报上自己的姓名,”同桂荣举着一个笔记本,“我好记上!”

  同桂荣在笔记本上作着记录,妇女们一个接一个报数。

  “我叫马妞,我支援三双。”一青年姑娘叫道。

  “我叫王兰芝。”一中年妇女大声说道,“我支援四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