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声灵万古濯荆江

  ——荆楚名士李宝常书法窥管

  慕 弘

  概述

  李宝常(1870—1949),字绩丞,寄尘,号素庵、慧博居士,斋室曰“悦梅堂”。江陵 (今湖北荆州)人。作为清末民国时期荆楚地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宝常在诗词、文章、书法、金石鉴赏等诸多领域留下了大量的不朽之作,人尊“荆楚名士”。在书法界,与武昌人张裕钊、宜都人杨守敬并称为“湖北三杰”,他结合碑帖两派,融汇四体,形成了独特书法的风貌,对荆沙地区当时及后世影响较大。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书法生态

  有清260余年的发展历史上,其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书道中兴的一代,它由继承、变革到创新,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蜕变。它突破宋、元、明以来帖学的樊笼,开创碑学,特别是在篆书、隶书和北魏碑体书法方面的成就,可以与唐代楷书、宋代行书、明代草书相媲美,形成了雄浑渊懿的书风。

  迨至清末,碑学昌盛。一些书法家借古开今的精神和表现个性的书法创作,使得书坛十分活跃,流派纷呈,一派兴盛景象。代表人物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兼有张裕钊(1823—1894)、吴熙载、杨沂孙、吴大猷、徐三庚、莫友芝、俞樾、杨岘、翁同龢等擅长不同书体的名家。其中以杨守敬(1839—1915)、吴昌硕、康有为、沈曾植等书法最著名。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终结,民国建立,大批达官显宦随之“赋闲”。其中书法技艺超群者,或求经济和人格独立,或为生计所迫,开始“华丽转身”,一跃成为“民国书法名家”。据《海上墨林》记载,晚清前后聚集到上海的书画家多达671人。

  尽管当时国家动荡,经济萧条,甚至战火纷飞,但由于这些官吏书法家的加入,给中国书法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是时,金石考古之学迅速发展,大量金文的著录、甲骨文的发现和汉晋简牍的出土,为书法开辟了新的领域,特别是书写钟鼎、石鼓和甲骨文的学者异军突起,打破了清代碑学、帖学两家分治的格局,许多碑学书家和帖学书家并治大篆,研讨古文字。在改善书法家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艺术结构、丰富书法家的艺术语言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书法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向高层次的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流派纷呈之势。如以吴昌硕为代表的“吴派”,以康有为代表的“康派”,以郑孝胥为代表的“郑派”,以李瑞清为代表的“李派”,以于右任为代表的“于派”等。

  相比1949年之后的书法景观,有学者认为“民国可谓中国书法史上最后的黄金时代”。


  二、李宝常的家学渊源

  李宝常祖籍江陵(今湖北荆州),满族,书香世家。父亲李树藩,又名树尘,字芙塘,清书画馆贡士。醉心于汉文化,擅长书法绘画,诗词文赋,为时人所重。书法四体皆精,尤以草书成就最高。草书初学张旭、怀素、后得山谷、枝山、克温、道复之精髓,博诸家所长,熔于一炉,自成面貌。其草书以侧险取势,纵横奇绝,潇洒自如,奔放豪气。绘画多以写意花鸟木石为主,兼画山水人物。所画花鸟木石,其笔意在青藤、白阳之间,以取高雅孤清之境。尤其善画奇形怪石,苍老浑古,墨气淋漓,其形悠然立于纸外,形神兼备,生动自然。荆州艺术博物馆藏李树藩《石头牡丹图》,被认为是其绘画艺术成熟时期具有较高水平的代表作之一。他尤以画螃蟹最为著名,世人称为“李螃蟹”以喻其才。其母能丹青,以刺绣出肆,补以家用。

  哥哥李宝镛(1860—1933),字笙舫,号友松居士,斋室名曰啸篁轩,据《荆州志》载: “孜孜不倦于山水、人物、花卉、翎毛,所画无不工。集诸家之长,熔工笔与写意于一炉,自创一格,用笔泼辣,形神兼备。至晚年造诣更深。”所绘松树独创乱针法,别具一格,并擅长指画,行家评论“不亚于青藤、石田”,作品流传鄂、豫、湘、黔、川、贵等数省。书法落墨清丽、洒脱。一生贫素,以鬻画为生,赋性耿介,不趋炎附势,常以“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作孽钱“自勉自慰,深受里人敬崇。

  在李宝常的成长过程中,还有一位对他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不得不提,他叫文焕,李宝常曾受业其门下。

  文焕(1856—1909),姓李佳氏,字仲云。满族镶黄旗人,荆州驻防。光绪元年举人,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中允,后官蜀,光绪二十年会试同考官,光绪三十三年授安徽宁池太广道,隐退游吴楚。其素性坦荡,爱民如子。诗文清婉,著有《叙州集》一卷。

  文焕与李宝常皆为满族,文焕“家贵三代”,李宝常一门书香。二人皆曾官蜀游皖,师生时常相随,耳濡目染,受益良多。宣统元年文焕在苏州去世后,在四川府任上的李宝常亲往苏州为文焕撰写墓志铭(今藏国家博物馆),此铭叙述丰富,文采斐然,书法森严,诚为满族文史珍品,足可证师生之情谊也。

 443.png 4343.png

 李宝常书法

  李宝常幼承庭训,天资聪颖,由于受到父亲和哥哥李宝镛及师长文焕的熏陶和教益,为他播下了“读书写字习画咏诗”的文艺种子,乃至一生与艺术相伴。

  光绪年间,李宝常乡试考中秀才,时值变法维新,成为清廷第一批官费留学日本的学生。学成归国后, 李宝常追随正大力兴办实业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出任幕僚,襄理其事,后又调任四川知府。辛亥革命后,李宝常从四川任所回归荆州,息影家园,不问世事,开始鬻书为生的笔耕生涯。原荆州市沙市区九十铺街与张家巷口交汇处有一四进宅院,院里有花园,李宝常就在这座宅院里读书写诗卖字度过了后半生。他在自撰的《鬻书润格》中称:“博览百家,笔耕驭数十年,于古法稍有所获。愧为公员,鬻书为生,本壮夫之末路,自食其力,亦志士之苦心,识者谅之。”

  20世纪40年代晚期,由于战火连天,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加之衰年多病, 1949年7月14日,李宝常抱石沉江,自行解脱,终年80岁。

  三、李宝常的生平际遇

  在清末民国的书法界,世人将李宝常与武昌人张裕钊、宜都人杨守敬并称为“湖北三杰”。《益州书画录·附录》载:“李宝常,工汉隶,与杨守敬齐名。喜收藏,精鉴别。”《清史稿》论张裕钊“精八法,由魏、晋、六朝以上窥汉隶。”康有为誉其为“千年以来无与比”;《清史稿》论杨守敬“能书,摹钟鼎至精……通训诂,考证金石文字”, 书学理论被后世赞为“彪炳千秋”。李宝常能与此二人相提并论,可见其艺术造诣之一斑。

  (一)广交益友。李宝常以为翰墨之友,结识者多为书坛宿儒、艺苑翘楚。留日归来之时,他游历蜀、皖、吴、沪等地。在江浙与李瑞清(1867—1920),曾熙(1861—1930)等名流结为知己,乃至在后的艺术风格与彼等极为相近。

  是时,李瑞清官南京两江优级师范监督、江宁提学使,提倡艺术教育,造就艺术人才。书工四体,取法广泛,喜鼎彝汉碑,博宗六朝,自号北宗,行草得黄山谷神髓,善榜书,气势磅礴奇伟,自成一格,晚岁参以西陲木简,益臻古茂。成为“李派”书风的领军人物。

  曾熙与李瑞清同官京师,同学书法,特工正书,喜石鼓文、汉碑、钟繇、二王,以尽其变,自号南宗。李瑞清评其为“今之蔡中郎也”。沈曾植评其书“沟通南北,融会方圆”。

  李宝常与二人年岁相仿,曾熙年稍长,李瑞清次之。三人学书渊源极为相似,相互影响极大,乃至留下大量“唱和”之作。

  江陵为楚国故都,也是自上古至上世纪60年代,出川由山区到平原的咽喉要道。1917年以前,张善子(1882—1940)出川曾经在荆州生活两年有余,有一段时间与李宝常朝夕相处,相互切磋书画艺术。张善子曾画虎十二幅为一组,取名《十二金钗图》,1918年画集首版付梓之际,即请李宝常及曾农髯、天台山农等名家为之题词。其中李宝常题诗曰:“盟联啮臂博君欢,绮幛由来解脱难。我欲此乡终老矣,轻裘偎倚不知寒。”“相思入骨此心昭,一笑临风种爱苗,莫怪局中多梦梦,旁人看见也魂消。”

  在李宝常的艺友中,有据可查者,还有叶恭绰、王一亭、净月大和尚、徐源泉、张濂希等艺苑风云人物。

  (二)桃李遍天下。辛亥革命后,李宝常息影家园,不问世事,开始以鬻书为生、广收门徒。在众多弟子中,成就卓著者除了邑人、古琴演奏专家、收藏家向笙陔和荆沙大丛林护法居士李范武等人外,还有两位显赫人物:一为当代著名国画家张大千,一为武汉著名女书法家冯铸。

  张大千(1899—1983),名季爰,号大千,中国现代中国画家。民国6年(1917),张大千由日本回国,往来于沪沙,经过江陵时,拜李宝常为师,从李宝常研习书法数月。有关李宝常与张大千师生间的往事,李范武曾向著名书法家蒋开之回忆:沙市有一处名胜叫“川主宫”,座落在今长江大堤荆江亭以西段,那是川籍人士聚会的地方,“川主宫”里有张大千的同乡。张大千学书期间,他多次与张大千陪侍李宝常到“川主宫”赴宴,席间张大千还曾邀约同往上海合作事宜。

  有关见证其师生情谊的信物,除了诸多文献记载之外,还有两件实物。一是20世纪60年代,荆州市沙市区胜利街与红门路交汇口李宝常当年的寓处“悦梅堂”,门上挂着的“泰斗张大千耕笔处”匾额。二是张大千集《匡喆刻经颂》成联“不成原似鹜,有道叹犹龙”。

  冯铸(1901—1949),女,字冶吾,黄陂冯家塘人。少年能写擘窠大字,享誉遐迩。其书法笔法质朴遒劲,厚重雄健,清逸秀挺。为寻求名师指导,法有正宗,1914年初,冯铸随父冯拙石远游上海,寻得隐居沪郊的“清道人”李瑞清。1920年,经李瑞清举荐,冯铸又拜李宝常先生为师,专攻汉隶。李瑞清赞其书“气可吞牛”,吴昌硕誉其书“篆隶摩空”。 

   43.png

    李宝常书法


  四、李宝常的书法特征及书学观

  1、书法特征

  李宝常以其书法造诣和文化学养,被誉为“荆楚名士”。他一生喜爱金石书画,精于考据学,广泛收集历史碑刻及秦汉玺印、瓦当、封泥。对诗词文章、书法绘画都有较高的造诣。时人评论其绘画以写意花鸟最精,风格在继承其父李芙塘家学的基础上,兼学徐青藤、八大山人、任伯年等人。他以篆书、草书的笔法入画,笔墨浑厚苍劲,豪放雄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书法,早年学习颜真卿、欧阳询及唐宋诸大家;中年以后,在广泛临摹汉碑唐刻及历代法帖的基础上,又借鉴周秦金石、刻版的笔意体势,形成了他自己雄浑古拙的书风。尤其是篆书、隶书,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其篆书虽植根于秦汉碑刻,但却学法不学形,从而创造出有别于古人而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新体势。其隶书在继承历代刻石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书体。用笔苍劲老到,刚中有柔,古朴庄重,笔画奇崛,浑厚豪迈,具有浓厚古拙的金石韵味。

  《益州书画录·附录》中评价:“李宝常,工汉隶,与杨守敬齐名。”我们读李宝常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到明显的晚清印记。其真书融篆隶魏碑笔法,独自成蹊,斩筋截铁,严谨端庄。行草多用藏锋,行笔稳健,深沉流畅,姿媚横生。所写小篆为李氏正宗笔法,受邓石如影响极深,结体参以杨沂孙,于圆中见方,方中寓圆,结体工而不板枯而不燥,润而不湿。章法秀劲典雅,笔力古拙雄强;所作大篆、钟鼎、甲骨文,笔力雄强、古拙。隶书师法多家,渊源甚远,其中以摩岩字体成就最高,气韵宽博宏大,落笔惊风。

  综观其真行篆隶四体,其最大特点是学古人“得其精,挥其宏,取其神”。

  这一观点得到荆州著名老艺术家蒋开之先生的认可,他说:“宝常先生除自己精篆以外,研究汉魏碑碣完全与李瑞清、曾熙二人走的是同一条路,俱宗先秦两汉、魏晋六朝书势,是把《瘗鹤铭》《石门铭》《郑文公碑》以及黄庭坚的墨迹结合在一起的。”

  未有神仙不读书。进入民国以后,李宝常把大量的精力用在读书、写字和吟诗、撰联之上。他的书法与李瑞清、曾熙可谓三位一体,走的是神仙境界这条路,读书写字不分家。“他是以篆书为基础,篆宜善婉而通,非究于篆而得隶,一直到黄庭坚。通过研究黄庭坚逐步进入陈抟老祖,以致王远佳境。”蒋开之先生这样认为不无道理。

  李宝常书法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民国书法发展史。尤其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稍长或同辈好友如吴昌硕、曾熙、李瑞清等故旧相继凋零,所见既多,功力之深,鉴别之精,非体面贤达者求之不可得。收藏、鉴赏家杨兴富也是这样评价:“李宝常除家学渊源外,于篆隶魏碑靡不穷研,篆书由商周入秦,体态呈方,写得珠圆玉润,静穆安详,隶书于汉碑名品殆被临遍,而一改道州努力抖数,端是朴厚渊雅,庙堂森森,叹为鬼神。 魏体用篆法入中岳、鹤铭、宽厚中正,落纸如铸,不可侵犯。”

  晚年的李宝常尤醉心于汉碑的临习,从存世的墨迹中有《华山碑》《礼器碑》《曹全碑》《石门颂》《金刚经》等,多达十数种。向澔在《寄尘临隶书四种》跋云:“寄老暮年临汉碑四种,为其精心杰构之作,有钱梅溪之规模,而笔不板滞;具何道州之神韵,而气不奔放,与原碑若合符节,足为后学津梁。”

  张濂希在《寄尘临隶书四种》跋云:“几许收藏不墨猪(汉碑难得善本),华碑高峙华峰如(四明长垣华阴三本,人比之太华三峰);虎贲能写中郎貌,我似郭香又察书(今得观绩翁所临化山碑,如郭香审察邕书也)。”

  就李宝常其时地位而言,杨兴富评曰:“大多题跋作序多为前辈人,光绪中晚尤多。书学主张受大环境影响,崇尚金石学,而又亦碑亦帖。其书法成就,得于传统中庸,贯穿佛学始终!”

  李宝常的大篆作品中时常钤“素庵主人摹拓三代两汉六朝金石文字”,小篆作品中时常钤“李氏小篆”,隶书作品中时常钤“绩丞古隶”,在收藏的书画珍品中时常钤“江陵李氏珍藏书画印”诸印,可见他对自己作品和眼力的自信。

  2、书学观

  “横渠草堂”是金石书画考据大家、同邑后学张濂希的书房,李宝常时常访问横渠草堂,与濂希欣赏藏件,讨论笔法。两人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书体有真草隶篆,字体有颜柳欧赵,还有苏黄米蔡等等,他们之中有个东西是共守的,这个东西就是那个东西,你要把那个“东西”证到了,才算证道。

  对学书而言,李宝常认为,学书要印证古法,古法就在李斯的小篆里。李宝常有一印曰“李氏小篆”,可谓一语双关。

  墨汁是怎样落到纸上的?李宝常说那是要用艺术动来完成的。可惜李宝常从来对客不挥毫。李宝常的住宅,庭院深深,寓宅座北朝南,靠大门一门房,预约书件要在门房洽谈,商定书写内容、格式、交付时间,届时再到门房取件。

  3、精鉴赏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金石古董的鉴赏、识别方面,李宝常具有极高的威信与声望,他常钤“荆州绩丞审定金石之宝”一印,任何器物只要一经过他的法眼,真伪立判,令人心悦诚服; 荆沙地区有名望的士绅所藏文物古玩多经他鉴定。其中,国民党十九军军长徐源泉所收藏大多经过李宝常鉴定。

  3333.png

  李宝常词九阙及手迹

  

     五、文墨遍荆楚

  除了书法、鉴赏、考据之外,李宝常的文采在当时更是名重一时。关于李宝常的艺术成就及文采,杨兴富先生有这样一段评述:“就艺性而言,成就在曾李伯仲间,且绩翁文采更甚,艺术更显中庸。此概缘于满族出身故,加之才气,优于其他,成名更早,他的声望,日人尊重!”因此,李宝常的诗、词、联、赋遍布荆楚,亭台楼阁以及庙堂典籍,无处不有,对荆沙文化的延伸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荆楚古国是个腾飞如火、浪漫似水的文化之邦。楚骚的传统培育着文人之心,因而历代诗文翰墨留芳于荆楚亦郁郁盛焉。

  李宝常十分推崇楚大夫屈原,常以屈原、宋玉自况。其正直澹泊的襟怀与之颇有几分相似,诗词、楹联多效屈宋。为表达对屈原和宋玉怀才不遇的崇敬之情,在所用印章文字刻的都要是 “屈子同里”“与宋玉同里”。

  李宝常的诗词识别度较高,用典瑰丽丰富,遣词化丽优美,思想深邃,立意高远,读之使人感到余味无穷。如,1918年,李宝常在为好友张善孖《十二金钗图》题诗后,又为门人张大千题画牡丹诗一首:“不论姚家和魏家,洛阳春事兴犹赊。群芳俯首无颜色,第一国闺第一花。” 

  1939年,他挈眷入合川避难时,写下“浩劫红羊遍大千,关河梗塞复经年。羁人每恨无容地,逆寇何堪共戴天。万里悲风嘶战马,半山凉月听啼鹃。黄龙痛饮知何日,呼起同侪猛着鞭。”充分体现出一位爱国知识分子痛恨日本侵略者,呼唤民众奋起抗战,光复祖国河山的爱国情怀。

  荆州学者李继唐先生曾评其诗曰:先生的诗,情真意切,句句自然有如信手拈来,一气呵成,恰似玑珠串玉。全篇颔联,颈联对仗均极工稳,炼字尤其精湛,给人以文学艺术的享受,确是大手笔,加以书法之高超,是不可多得的手迹,自是珍贵的墨宝。

  楹联文字的内涵承载着文人雅士的气魄与灵魂,写意抒情、吟哦叹咏、怀古思今、尽在其中。沙市中山公园是李宝常晚年归隐故乡心血之作,公园里的亭、阁、楼、堂中的楹联及匾额,多出自李宝常手笔。如公园大门、太岳堂、餐英精舍、春秋阁等。兹列举春秋阁二楼殿门的立柱联:“绍尼山大一统心传遗憾三分缺汉鼎。为守土留两间正气声灵万古濯荆江。”是联歌史咏物、表情达意、引人无限遐思。一种为国为民、兼济天下的悲悯与纯洁高远的信念,无一不令人感到壮美与奇伟!

  明人谢榛说:“作赋,必读万卷书,以养胸次,又必精于六书,识所从来。”撰记作赋,比较而言赋最难写,非具一般学养者不可为也。

  李宝常存世的碑记、墓志甚夥,其中不乏长篇巨制,尤囊中取物,信笔而挥。结体严密,气象壮阔,文辞典雅、起伏跌宕,令人百读不厌。例如,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苏州业师文焕撰《文焕墓志》,“嗟乎!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缺。雷霆不能细其音以协丝竹之和,松柏不能逞其姿以竞桃李之妍;钟鼎不能摄其重以等瓦缶之轻,名臣不能屈其节以逢迎于当道。公之伤时避世,不复作出山计,意谓此耳。”那满篇的书丹笔墨酣畅,字骨清丽,堪称上乘之作,而文词中构思奇妙,造语新颖;文辞秀美,语言精粹,咏物寄意,感慨万千。

  又如,1931年重阳节,为沙市北郊、始建于元泰定年间的章华寺撰文并书丹的《章华寺养性堂医药缘起》石碑,可谓书法笔走龙蛇,碑文文采斐然,字字珠矶:“章华台为楚宫遗址,建而为寺,由来旧矣。南则大江汪洋,云霞蒸蔚。北则一山平远,日月回旋。东眺长林,浓荫百里,西瞻近市,烟锁万家,信浊世之奇观。沙津之净域也,寺中戒律精严,足为荆郡各寺模范……”碑文开头引经据典,妙句随手拈来,让人读后胸中自生清爽之气。

   33.png

  李宝常篆书(右)及叶圣陶临联(左)

  结语

  满目琳琅留浊世,一生洁白付清流。李宝常是近现代一个有抱负、有智慧、有作为的知识分子、士大夫。是一位“入朝智可辅国,归隐谋当兴邦”,以屈原为榜样式的人物。

  著名乡邦文化研究者陈礼荣先生认为:“李宝常就是个纯粹的中国文化人,也可以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近现代时期的杰出代表和优秀践行者。”信哉斯言!

  (本文刊载于《书法》杂志2020年第九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