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故事讲的是战国末年,秦国灭了已经是弹丸之地的卫国,杀了卫君角,“封灵王世家,使奉其祀”,但《史记》中的记述稍有差别,说是把卫君角废为庶人,“卫绝嗣”。绝嗣不绝嗣已经不重要,中国此时已经是秦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封建帝国。这个继祀的灵王是谁,其实也不重要,国都没了,就是祭祀也没太多实际意义了。但得从他说起,是说他死了,留下夫人和傅妾,故事是在她们中间发生的。

  夫人没有孩子,傅妾有一子,一妻一妾一起共同生活。傅妾殷勤侍奉夫人八年不断,而且是越来越恭谨,感动的夫人都接受不了了,有一天,夫人就对傅妾说:“您侍奉我这么恭谨,但祭祀祖宗的是儿子,儿子是您的,儿子侍奉祖先,您却侍奉我,那就是我不懂道理了。我听说,主君的母亲不应该以妾的身份侍奉他人。您知道我没有儿子,从礼制上讲,应该是被赶走的人,现在能留下来以尽妇人的节义,已经是我的幸运了。现在又劳烦您不改过去留下的习惯一直伺候我,我的内心感到非常惭愧。我情愿搬出去居住,按照规矩隔一段相见一回,这样我就很方便,没有负担了。”

  傅妾听了夫人的话,并没有因夫人想要提升自己的地位而高兴,反而哭了起来,她说:“夫人啊,难道您想让咱已经破败的家族接受三不祥吗?丈夫不幸早死一不祥,夫人您无子而婢妾有子二不祥,夫人想要出外居住,让婢妾居于正室三不祥啊。我听说:忠臣侍奉君主是没有倦怠的时候的,孝子赡养父母就怕时日不够长久。我怎么敢因为自己有儿子这样的小贵,而改变我在您面前傅妾的地位呢!供养夫人您是我的本分啊,夫人何必介意多心呢?

  夫人更是知书达理的人,傅妾敬咱,咱也不能顺杆就爬呀,更为谦虚的回道:“一个没有儿子的人辱没身为祭祀香火的主君的母亲,就是您愿意这样,我也不能这样。如果我接受了,众人还以为我是不知礼数啊,我情愿居住在外。”

  傅妾一看,夫人挺坚决,自己看来是劝说不了她,但傅妾也有自己的老主意,就退出夫人正房,回去告诉自己的儿子:“我听说一个君子如果想要顺达的话,就应该尊奉上下的仪度,修习先古的礼仪,这才是顺道。如今夫人为难我,将要出外居住,让我留在正房,这是逆道而行,乱了尊卑的秩序啊。让我处于这样不顺达的地位,我是宁可遵守顺达而死,来表明我维护秩序的决心。”说罢就要自杀,儿子哪里能眼见着亲娘赴死,拼命阻拦,哭声震天,即使如此,也不能挽回母亲为了维护尊卑秩序英勇就义的决心,母子僵持不下的时候,早已惊动了夫人,夫人一看,还是傅妾立场更坚定、更坚决,就答应傅妾留在正房。

  妻妾二人又恢复了过去的生活,夫人继续享受主妇的待遇,傅妾继续供养夫人持续不断,成就了一段妻妾和睦相处,争让主人位置的佳话,让后世的无数“君子”羡慕不已,特别从已经无人记载的卫国宗室档案里,刻意寻找,掸落尘封已久的尘埃,宝贝一样挖掘出来,展现在容易嫉妒的难养的女人面前,号召她们向卫宗二顺学习,学习她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了心中的尊卑秩序冲锋不止,奋斗不息,宁可慷慨就义,也不乱了君臣夫子纲常的精神。


  ◎卷四之十二 卫宗二顺

  卫宗二顺者,卫宗室灵王之夫人及其傅妾也。秦灭卫君乃,封灵王世家,使奉其祀。灵王死,夫人无子而守寡,傅妾有子。傅妾事夫人八年不衰,供养愈谨。夫人谓傅妾曰:“孺子养我甚谨。子奉祀而妾事我,我不聊也。且吾闻主君之母不妾事人。今我无子,于礼,斥绌之人也,而得留以尽其节,是我幸也。今又烦孺子不改故节,我甚内惭。吾愿出居外,以时相见,我甚便之。”傅妾泣而对曰:“夫人欲使灵氏受三不祥耶!不幸早终,是一不祥也。夫人无子而婢妾有子,是二不祥也。夫人欲出居外,使婢子居内,是三不祥也。妾闻忠臣事君无怠倦时,孝子养亲患无日也。妾岂敢以小贵之故变妾之节哉!供养固妾之职也。夫人又何勤乎!”夫人曰:“无子之人而辱主君之母,虽子欲尔,众人谓我不知礼也。吾终愿居外而已。”傅妾退而谓其子曰:“吾闻君子处顺,奉上下之仪,修先古之礼,此顺道也。今夫人难我,将欲居外,使我居内,此逆也。处逆而生,岂若守顺而死哉!”遂欲自杀。其子泣而止之,不听。夫人闻之惧,遂许傅妾留,终年供养不衰。君子曰:“二女相让,亦诚君子。可谓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此之谓也。

  颂曰:卫宗二顺,执行咸固,妾子虽代,供养如故,主妇惭让,请求出舍,终不肯听,礼甚闲暇。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