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参加建国35周年国庆气象保障工作
1984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年纪念日。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国庆节,对中国人民来讲是有着特殊意义。为了迎得这一天的到来,各相关单位提前半年就进入了准备阶段?空司气象局气象勤务站也进入了业务准备,根据上级指示成立了现场机动保障分队。我是成员之一。北京进入五月,天气温度逐升,不到四平米的面包车内就像蒸笼似的,每当演练一次,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几乎要脱水的程度。
我是负责车上气象通信装备的技术保障的。气象装备运行好与坏是直接关系到现场气象保障所需资料的收集和预报应用。为了对付酷热的天气给设备稳定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硬是把电风扇对准通信设备吹。细心观察,潜心研究,掌握了地理环境对无线通信的影响规律,总结出不少有效方法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这些方法在正式保障那一天,真正发挥了作用。
气象预报保障现场设立在北京饭店顶层,应急保障车就临时设定在饭店楼下北侧一处窄的胡同里。面对复杂的环境,填图员毛国勇与我迅速选择了架设短波接收天线的有利方位,快速建立了气象常规报和气象实况报接收链路,第一、第二、第三份……气象资料及时传送到现场首任气象保障首长王锡友局长的手中。
终于,听到长安街扩音喇叭传来的清晰地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啦!”洪亮的声音。傍晚,这次现场保障圆满成功,受到总部首长高度评价。后来,组委会还颁发了纪念章。但由于,纪念章数量有限,空军给我们每个参加保障的人员颁发了空军特制的纪念章。气象机动保障分队成员也都受到执行专项任务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