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党员夏云天,留心的读者应知道他就是秧歌头夏福云。活动在这里的共产党员柳东振把他介绍给巡视员。在马孟云的交谈启发下,根据‘响云天’而改过来的新名,标志着新的政治生命开始。不知是缘分还是天意,两人相识是秧歌队,相知是共产党员培训班,相交于入党介绍人,被培养成一位杰出的领导人才。

  马孟云此行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汉族同志入党,因而非常注意观察。得知他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创建的秧歌队,发展到响云天剧社。有那么一段不光彩,被母亲赶出家门的,不着调的青春时期。经历了不走正道的苦恼,历练了世态炎凉的社会,磨练了精忠报国的性格。是被朝鲜族同志把持的县委,关在门外的汉族积极分子之一。在填写入党志愿书和写自传,社会关系时,听从友人常春道的相告。隐瞒了同母异父的兄长,隐瞒了娘舅的社会关系。因为他在还不认识重山哥哥之前,由于受舅舅宠爱,结识了几位表兄弟,混迹于公子哥,纨绔子弟之间。而得雅号“夏大秧子”,并染上抽大烟的恶习。母亲一怒之下和舅舅翻了脸,把儿子赶出家门。声言“不走正道,不把大烟忌了,不混出个人样。就不是我儿子,不许登家门。”就这样流离失所两三年之久,在县城摆过地摊做小买卖。饱受赔本欠债,无家可归的苦恼。到金沟做过苦力,体验了如同牛马,非人的劳苦。矿难逃亡的路上,落脚于太平川北五里地的一处地廧子。

  或许是时来运转,太阳一冒红就有工夫匠来铲地,他看有闲锄头就摸过一把,抱垄就铲,日头一竿子多高。掌柜的领着女儿挑着饭,来送早饭。黏糕饼子、咸鸭蛋、豆腐汤、白开水管够吃。吃饱喝足了,老李头让姑娘记工,发现新来一位,就问姓啥叫啥,他就信口说:“老家山东沂水,家乡军阀混战,连年灾荒。奔朋友来到汤原,先在一家煎饼铺打零工。后借高利贷做小生意,赔了本。混不下去,到金矿洒金,合伙摁个圊。刚要露头,坑口塌方。就跑出来我自己,在这窝棚里睡了一宿好觉。耪地就为了挣口饭吃。求你老开恩,别撵我,让我在这地廧子迁就几天再走。”这爷俩上下打量这位穷困潦倒,无家可归的小伙子。心生一计,老头对女儿说:“夏字不好写,你让他自己写。”夏福云端端正正写下自己的名字。老头客气的说:“麻烦你把今天工都记一下吧。”念过四年私塾的小老夏,强项就是写仿功夫。十几个工夫匠的名字跃然纸上,标明时间日期。铲哪块地,是阴天还是晴天。掌柜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他说:“我家在屯子里,这地廧子是我的。你随便住,权当给我看着了。好好拾掇拾掇过冬没问题。这转圈有我八垧地,你替我照看点,等你有了好地方再说。”就这么的,他便有了落脚之地。他本来就是交朋好友,好客的人,久而久之这里就被友人们叫成了夏廧子。流传很远,很久。那五十来岁小老头叫李全是一个闷头小地主,哥哥李双终身未娶。兄弟二人拼搏大半生,积累了这点家业。是典型的民国时期,闯关东的成功农民。十来多垧地,车、马、牛、犁具齐全。平时哥俩自己就是长工,都是很好的庄稼把式。有名的大双铲、二全蹚,吃苦耐劳,克勤克俭。农忙季节雇些短工,不招灾不惹祸。不如意的就是膝下无子,只有一个独生闺女,也已十八大九了。还没有出阁,盘算着能找一个可靠的养老女婿,也好继承家业。慢慢的福云就进入了法眼。到老秋试量着请他管账、帮助卖粮往来。女儿桂兰就有了接触,小伙子正值青春年少,大高个,也算一表人才。郎才女貌,过年一开春,就成了上门女婿。年底就有了女儿夏淑清。这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在成立县委时期,是由一位兄长帮助成立秧歌队。越扭越红火,发展为响云天剧社。在莲江口盖起戏园子,经常为县委宣传演出。1932年10月2日,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经马孟云和柳东振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次黑金河篝火入党出现了父子同时参加革命,老爸介绍儿子入党的良好开端。有道是盐打哪咸,醋打哪酸,汤原打哪红。巡视员马孟云准备的汇报提纲其中有一条谈到:“汤原地区的革命群众基础特别之好。金大山等同志领导的土地革命很成功,推动了赤化的新高涨。引导无业游民和广大农民,变成革命力量。解决了县委经费问题,为建立苏维埃政权打下基础。他们对局势的分析见解独到,立意高远,有前瞻性。崔高丽、李春满吸收民族资本家入党,利用地主势力的民主意识,因势利导。利用官府的不作为,采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谋略,对革命很有利。所建秘密组织,交通站大见成效,为应对有朝一日的白色恐怖做好了准备。我高兴地看到大批的工农民众愿意听我们的讲话,愿意入党。我认为,越是这样,我们的组织发展越要手续严格,仪式要庄严认真。打上永久的烙印。这次,也就是我在这里举办的首批培训班上。有一百多人听课,好几十人有入党要求。成熟的八人,其中难得一见的是有三位同志是父子关系相互介绍。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可见这里能不红吗!例如交通员戴永清介绍其独生子戴洪武入党;甲长身份共产党党员,高庆云介绍长子高宝入党;区委干部姜太守介绍父亲姜老疙瘩入党。预示着这里将来会是,我们的党将代代相传。江山永固。”

  值得一提的是:戴洪武抚顺人,幼年丧母。父子相依为命七、八时候。浑河涨大水,泛滥成灾。加之日本人强占千金寨。多少难民无家可归,当时官方也有记载。但无能为力,各自逃生。爷俩逃荒,卖零工奔黑省汤原县而来。有道是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来到唐家街一看,早年来的老乡,亲戚有的过好啦。也打算在此安身立命,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身无分文的爷俩。只好靠出卖体力谋生。少年洪武在一家老乡地主家放猪,大一点了放牛、放马当半拉子。爸爸向朋友借了点本钱干起了货郎子,认识了同行康正发、王小个子,又介绍给常春道。由温玉轩作保,在宏大兴百货公司可以赊账上货。游走叫卖于连江口、鹤立、汤原之间。几经考验被老常发展成共产党员,当上了秘密交通。

  孤苦伶仃的戴半拉子,从记事时起就和猪、牛、马打交道。交往的小朋友,伙伴都是些放猪娃、放牛放马娃。这唐家街一带,根本人家,富余户许多,牲畜都习惯野外放养。早上,傍吃完饭的功夫。就听猪倌一喊“松猪了——”各家各户的猪就像听到集合令一样向村口跑去。入流汇合一起,集体到有吃有玩的地方去。吃饱了就爬到水坑里纳凉,还有的恋爱。一般还有家犬画圈放哨,因此牛倌、马倌、猪倌一些半大小子就经常聚在一起淘气,挤香油,剋马掌,打箭杆川,掏家雀。洪武道眼多,大伙都听他的。闲来都聚在私塾先生,唐大眼镜家的马架子听讲故事。经常把他们采到的山野菜、蘑菇、木耳、鱼、野鸭蛋等孝敬先生。绝户先生,也挺喜欢这帮有娘养没娘教育的孩子。尤其是戴洪武这个孩子头,一小就霸气,小伙伴们都听他的。应该和先生讲的故事有关:“咱们里城家的抚顺城是明朝洪武年间建立的。当时皇帝是为了,扶绥边疆,顺导夷民的意思。这皇帝朱洪武也是放牛的出身,他少年时期,家里很穷。十二岁那年,经邻居介绍给太平乡孙家岗刘财主放牛。放牛中结识了周德兴、汤和、徐达等小伙伴。就是这几个草根孩子。日后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驰骋疆场,为大明王朝立下了盖世战功,荣耀一生。放牛时期的故事很多。特别是和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饿极了。在山洞子里杀牛犊子吃,还糊弄刘才主说牛犊子钻山了;桥下避雨;牛头山;座金銮殿玩等,故事都很耐人寻味。”

  还说:“洪武这名字命太硬,一小就妨死爹妈、大哥、大姐四位亲人。”于是这小子就跟他爹闹改名。他爹不知就里,他就说:“你去问问唐先生。”这大眼镜知道讲瞎话惹出事来了,但不失对洪武的喜欢。委婉的说:“你这儿子真好,从小就不惧敌,命大心高。不是等闲之辈。将来定成大事,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当兵打仗无敌手,治理天下能有方。原名字里有个武再加上个文字多好哇。我希望你能让他跟我念几天书,我不收你束脩。伺候伺候我就行,我要是死了,把我抬出去,埋上不让黄土压脸就行了。”就这么的,念了一年八个月私塾,受益匪浅。先生一病不起归天而去,洪斌如约履行了嘱托。开始当上了戴半拉子,其实民间哪有几个真正懂得姓名学的?说不一定这一改还耽误了前程,改变了命里命运呢。

  半拉子是干大人的活挣一半的钱。地主有地主的道理“干活顶不过大人,吃饭比大人能吃。”这个东家良心还不错,管吃管住。有打头的照顾,铲地、割地可以拿半条垄。扶犁、赶套顶大人使唤。起粪、放牲口哪用哪到。这家养的牛马挺多,农闲季节还是放马。免不了和兽医打交道。机缘有和,这期间结识了民间高手大老黑,略懂了一些牛马经。缺少母爱的放牛娃,开始不懂老爸东奔西走忙些啥。慢慢知道了,是在了组织。可是没少得到共产党员朴文阁高二婶的关心帮助,缝连补绽做棉衣;更没少得到党支部书记高庆云二叔的培养教育;更加上没少得到唐先生和大老黑的精神鼓励要奔好前程;阶级烙印,民族仇恨让这位热血青年毅然决然走上革命道路。经常干一些跑道送信的事,高宝是支部书记的儿子;姜老疙瘩是区委干部姜太守的父亲。姜老疙瘩、戚老尿子他俩。是黑金河沟口的两个富裕人家的家长。是姜家屯、戚家屯的惹不起的屯大爷,家都趁几十垧地。但深受胡子威胁,不满于官府的苛捐杂税和地方自卫团的欺诈盘剥。更仇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办班期间积极参与,热情服务,为组织提供许多方便。特别是戚老尿子性格不怕事,比较仗义。大事小情都能摆平,很早就帮共产党做事,结交了一些共产党员朋友。落脚,借住。表示在了组织就肝脑涂地。

  年轻的巡视员马孟云,从江口码头小镇教堂治病。到西北沟的热炕头和黑金河的篝火。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民靠我们去组织,群众需要我们发动。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革命力量。把几股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能缚住反动势力。吾将上下而求索,不辱使命。开创一块红彤彤的地盘。”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