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期间就发现有日本浪人闪现,看到那阵势,没敢支愣毛。可能还不是‘黑龙会’成员的一般浪人。初来乍到,可能还没能力耀武扬威。王青山以武会友摸清了他们的来龙去脉。鹤立镇在莲江口码头、铁路、兴安煤矿的带动下,已经形成规模。在满洲北部与大榆树镇并驾齐驱,成为数一数二的大镇。辐射松黑三角洲,联动附近城乡,调节工农商业,得天独厚。官僚资本家大掌柜执掌矿业,从既得利益出发,开始引进技术,引进设备,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引来在日本的同学和抚顺、阜新的矿业同仁。促进了矿山经济飞跃发展,大有占领东北煤炭鳌头之势。
窗口一经打开,苍蝇蚊子随之而入。先是借助管理方法和资金借贷,进而日本投资商人入股经营。东洋管理模式,慢慢取代了落后的,传统的开采方式。产量是上去了,人权却没了。再慢慢的野蛮的洋刀、军事介入产权都变了。张雪莲朋友圈一行逛街见到的一幕,多数感觉很新奇。三三两两打扮妖艳的妇女背个小包袱,驱步穿行在人来人往的繁华街道上,后面跟着抱刀的黑衣衫。
王氏两位公子告诉大家,这种人都是日本人。大连、奉天乃至哈尔滨街头很多。穿绫罗的是贵妇,布衣的是下人或妓女。还有武士护卫,当是好不错的人家了。以前在鹤立还没见过,现在看来这里来不少日本鬼子了。焦红:“我明白了,义父家名古屋附近盖起了不少红房子,说是员工宿舍,莫非都是住的她们?穿着习惯有点膈应人。”王公子:“日本人是属绿豆蝇的,哪出血了它往那叮。惦记上矿山了,这是刚开始。”施彩云:“念书人懂得真多,给我们多讲讲,详细说说呗。”王公子情侣:“没时间了,我们应当回去陪爷爷说话,按时返校吧。”几位大姑娘也听出了意味,不欢而散。
党组织也发现了鹤立岗出现了许多日本人。本是意料之中的事,在矿山建立党组织势在必行。派裴锡哲等坚强的党员干部去矿山建党,很有成效的开展了工作,建立起矿山党支部。铁路工人工会组织。
建立鹤立岗煤矿子弟校汤原县委成立的筹备期间,就确定了建立一所鹤立岗煤矿子弟学校。以备发挥松東模范学校的替代作用。罗兴小学是汤原县革命的摇篮,崔石泉、李春满借助校长金利万,教师蔡平等人为党培育了大批革命干部。金校长很有办学经验,请人来任第一任校长,并准备来两名教师。蔡平、李英根为助手,聘请张雪莲为校董。由于工作需要蔡平、李英根留在了县委机关工作,没有到职。这个学校一成立,宗旨既定。在李福臣和符宝坤商议协调下,由兴华煤炭事务所经办,校舍有宏达兴公司提供。矿工子弟优越,学费可低、可免。又地处街头,有钱的人家能上,一般的也能上得起,没钱的优秀生也可以。有远见的穷人家,省吃俭用也要供孩子念书。广告一发出就报名200多人。但是基础参差不齐,年龄参差不齐。有念过私塾的,有父母家教的,还有在外地求学回来就近的。金校长开始本着‘束脩亦上’来者不拒的原则将生员通过面试、口试分为八个教学班。四、二分制,初级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各两个班,120人;三、四年级各一个班,80人;高级小学五、六年级各一个班50人,总计250人。如此一来需要教职员工20人以上,其中胜任的教师起码不低于10人。经费若干,请校董定夺。校董张雪莲很积极,规则:“钱我出,学你办。教师你聘,李春满审查。三年为期达到松東模范学校的水平。”
金利万:“但愿如此,我肝脑涂地。”首批聘任教师,金利万带来三个朝鲜人。校董推荐两人,荣士琴,施彩云,教初年级还是可以的。教高年级的聘来几位国高,凑巧都姓王。王显章、王文实、王文凡、岳候、蒙继学等还有一位武师教体育。又调来韩顺昌、宋龙云两位共产党员秘密任教。根据需要安插了几个管理人员。校址就在莲花镇正大街道东,铁道南。镇中心瞩目的文曲星宿的位置,操场宽敞,校舍明亮,条件很好。离小红楼不过几百米,站在二楼窗前可见欢蹦雀跃的孩子们和优雅舒适的校庭。
开学典礼,民国十七年(闰)七月十八甲辰,仪式隆重。矿山事务所大掌柜出席,李春满帅县委成员秘密助威,汤原县教育督导员亲临指导,汤原、竹帘、鹤立、黄花岗各校有老师前来致贺。校长金利万主持典礼,校董致辞,矿务局大掌柜揭牌。教师们亮相,代表发言,之后朗朗的读书声与天籁之音交相呼应。随着时代的节奏编织着美丽的传说。虽然层次较低,开创了这一代新兴教育的先河,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开设了国语、算术、地理、历史、自然、体育、图画等课程。一批一批的有文化的人从这里走出,走向社会,走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