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水马龙的柏油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还有五花八门的娱乐方式:唱歌,朗诵,模仿,听音乐,看电影,这就是现代都市的生活,你要是有点小才艺,还可以去参加选秀,这是现代年轻人再熟悉不过的现代生活了。繁华是年轻人的全部,却不是年轻人的成就。别说是年轻人,即便是老年人都可以吃罢晚饭,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在广场上跳广场舞。高耸的路灯,店铺的霓虹灯,连同循环播放的音乐,把整座城市装点成不夜城。我想你该是和我一样,已经习惯了这种城市生活。电影,游戏,娱乐,只要有WIFI的地方,就不会寂寞。繁华给年轻人丰富的肉体享受和精神刺激,可是繁华却不能成为人生保障,这或许是当下青年人的悲哀吧。他们静不下来,抑或是静下来却不知道何去何从。

  我想起了艾青的一篇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那是我上初中的时候学的一首散文诗,艾青写的好,但是我不得不佩服我的语文老师,她讲的也好,可惜我只记得她的面容,知道她姓李,忘却了她的名字。但虽然是在初中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我却对她非常尊重和想念。因为我对文学的热爱,少不了她绘声绘色地讲解课文给我浇灌了点点滴滴的文学养分。她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朴实,动情。与现实社会相比,文学就像纯洁的天堂,只要进入这天堂来,你必须善良。

  在我成长的村庄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我对她有着浓厚的感情,母亲在河里洗过衣裳,父亲从河里挑过浇麦田的水。我就更不用说了,夏天光着屁股泡在河里跟小伙伴一起玩耍,耍的鞋都找不到了,冬天在河里用削尖的树杈叉鱼,我们还用河边枯萎的芦草和干枝点起篝火烧鱼吃,纵然没有咸滋味,我们也吃得很高兴。这条小河叫什么名字,我到现在不知道,因此,读了那篇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我也喜欢称她为“大堰河”。我对这条河流有很深的感情,我在河里摸过鱼,洗过澡,打过水仗,还玩过水枪……总之一切能利用的价值,我都用到了,这条“大堰河”不也像我的“保姆”一样吗?

  在我的“大堰河”不远处,有一座座高高低低的谷垛,一些大点的孩子经常顽皮的爬上去玩耍。一旦有大人来呵斥,他们就像下饺子似的,噼里啪啦地跳下来,仓皇逃窜。我年龄小,个子矮,我是爬不上去的,所以我很羡慕他们,心中以为他们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在夏天的晚上,我曾幻想他们能摸着星星。

  小时候有一首儿歌叫做《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有一句歌词是:“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我总乐意唱成“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上边。”并觉得大家都是唱错了的,谷堆旁边有什么意思?跟坐在平地上有什么不同吗?还得是“高高的”。既然是强调“高高的”,那一定是坐在上边了,我这样想着,许是大家都唱错了。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在夏季的夜晚,能够坐在高高的谷堆上边。看到那些能爬上谷堆去的孩子,真的羡煞我也。可惜,到现在我都没爬上去过。

  顺着“大堰河”向下游走,有一座破旧的水泥板房,里面没有人住,荒废不堪,甚至有人在里面屙屎屙尿。但是我却把那里当作了我的“宝地”。跟小伙伴们捉迷藏,我藏在那里,他们总是找不到我。可是他们总是找不到我,我自己在那里也挺孤独的,时间长了怪没意思,我就准备了一根木杈,在“大堰河”里叉鱼。集起许多枯草、木杈,点上篝火,烧鱼吃。酷似封神榜中修仙了道的仙人,独孤清幽,却也乐得自在。

  ……

  一晃27年过去了,在城里打工的我也时常回去看看,可是已经没有了小时候的模样,谷垛,柴草,破旧的茅屋,我的“大堰河”都找不到了。“大堰河”已经被填平,修成了笔直的柏油马路,上面车水马龙,其余的谷垛、柴草和茅屋的位置,我现在已经分辨不清。现在的生活好了许多,我却更加思念小时候那蓝莹莹的天,碧悠悠的水,草坷泥巴散发出来的自然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