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二·九”到“一二·一六”

当时,彭涛分工直接领导北平学联的工作,学联领导核心人员姚依林、 郭明秋、孙敬文、黄华、邹鲁风都是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北平学联的指挥机 构初步形成了。12月9 日,游行的各项准备工作,就是由这个指挥机构共同商  量、共同决定和具体部署的。

在9 日游行的领导核心中,还有黄敬和董毓华二人。郭明秋后来回忆 说:“虽然最初他们二人还没有恢复党组织关系,但在领导核心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我们都很钦佩和尊敬他们,听从他们的意见和指挥,没有把他们当 外人。”

9 日前夕,北平学联多次开会研究如何向执政当局要求抗日救亡。这样的  学联会议,有时在女一中学联办公室或郭明秋教室召开,与会人员范围大些; 有时在彭涛的家中召开, 一般只有彭涛、姚依林、郭明秋、黄敬等人在场, 很 小范围地决定一些关键问题;有时还在燕京大学男生体育馆,与会人员最多, 已属公开性质了。据郭明秋回忆,主要有如下几次会议:

1935年 12月初, 约6 日, 在彭涛家中召开学联第二次代表会议, 参加人 有彭涛、黄敬、姚依林、郭眀秋、高惠如等,发表了《北平市学生联合会成立 宣言》。据郭明秋回忆, 因这个《成立宣言》明确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立 即停止内战等口号, 所以学联成立时未立即发表, 是为了掩护学联即将进行的 游行等工作,保护学联干部、骨干。

12月7 日,在女一中郭明秋的教室召开各校学联代表会,讨论是否请愿游 行。彭涛以辅仁大学代表的身份出现,有理有据地主张请愿游行。郭表态支持 彭涛, 并说可以动员出两个班来。会议随后统计了到会各校能够参加请愿的人 数,超过了 800人。会议最后在郭明秋的主持下通过了决定: 9 日先集中到新 华门请愿,请愿不成就示威游行。会议还对组织指挥、请愿口号和行动策略等做出了详细的安排。

12月8 日晚,彭涛、黄敬、郭明秋、姚依林和孙敬文等人在女一中开会, 检查第二天请愿游行的准备工作, 张申府、孙荪荃也到场。会议决定, 黄敬随 请愿队伍担任指挥, 姚依林和郭明秋在西单亚北咖啡馆指挥和联络, 孙敬文担 任这次行动的总交通。并约定 11点在新华门请愿后,全体到王府井会合集中。

9 日上午,郭明秋和姚依林如约在咖啡馆与孙荪荃、张申府碰头,不断有 人进来报告队伍的行进情况。当女一中的队伍走到西单路口时, 郭、姚二人离 开咖啡馆, 进入游行队伍。走到鸿宾楼饭庄附近,当局开始动武,郭明秋与姚 依林都被军警的枪把子和皮鞭打了。

下午,郭明秋、姚依林到了协和医院北侧的基督教青年会,孙荪荃、张  申府也到了。因为孙与洋教有关系, 他们得以进入三楼房顶, 观察游行队伍与 军警搏斗的情况。随后, 学生队伍由黄敬带领, 到北河沿大街南头北大三院集 中。郭明秋曾回忆说, 9 日那天“姚依林对我说:今天咱们有发兵没有收兵。 黄敬把队伍收到北大三院,他讲了话,还批评咱们只有发兵没有收兵”。

因许多学校还没成立学生会, 9 日游行发动得不够广泛,许多人没能参加, 但9 日的行动激发了更多学生的抗日救亡热情。10 日上午,按事先约定,彭涛、 姚依林、郭明秋、黄敬、董毓华和孙敬文等人在西单大木仓中国大学女生宿  舍(现教育部老干局所在地)碰头。一开始黄敬就说:“小郭应该马上回学校  去, 学生们都知道学联在女一中, 都要去找她的。”郭明秋赶快骑车飞奔回校。 果然, 不少学生已经自发找到女一中, 反映他们的要求与愿望。东北中山中学 学生萧靖(徐迈伦) 向郭明秋述说时,泣不成声,强烈“要求学联再来一次”。 北大在 10 日积极成立了学生会,由学生会递交给学联意见书,要求再次游行。

12月 10 日,学联发布了《北平市各大中学联合罢课宣言》。据郭明秋回  忆,罢课也是当时群众中普遍的意见,《宣言》更是学联领导人的一致想法, 无人反对,一致通过。

10 日这天,正在宣化的林枫①得知9 日北平爆发了学生大游行。他敏锐地意识到, 这是共产党组织的活动。他当天赶回北平, 在晚间通过隐蔽战线的同志与党组织接上关系。河北省委得知林枫回到北平后, 决定立即撤销临委, 重 建中共北平市委,由林枫担任市委书记。林枫就职后, 即与彭涛、姚依林、黄 敬等分别直接联系,了解情况并布置工作。

12月 14 日,北平报纸登载国民党决定在 16 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 息。在新市委领导下,北平学联很快决定在 16 日再发动一次大示威。15 日晚, 彭涛、姚依林、郭明秋、黄敬等十来个人在长安饭店佯作打牌,召开检查落 实大示威的会议。郭明秋对这次会有清楚的回忆。会上,黄敬表示:“今天我 们再检查一次,看有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如无变化,明天照计划行动。”会议还 布置了游行路线, 目的地是天桥, 以便把学生集会发展为市民大会。郭明秋事后了解到,黄敬、彭涛在这个会上用自己的语言传达了新市委书记林枫的指示 精神。

12月 16 日,北平再次爆发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夜幕降临时,反动军警挥舞大刀开了杀戒,发生血案,不少人被送到医院。第二天,黄敬、郭明秋等人组织了慰问团,到北大医院慰问受伤同学。后来在中国大学展览了伤者血衣, 黄敬表示要把这个展览拿到上海去展出,外媒也进行了文字和血衣图片的报道。

 

从南下宣传到成立民先

16 日游行当晚,彭涛、黄敬带着新市委书记的意见,与郭明秋、姚依林、 高惠如、李润娥等人, 在彭涛家开了一夜的总结会。大家一致认为, 16 日的 行动与9 日相比,明显地有几个扩大和增强:一是从参加的人数到学校,比 9 日要多很多,参加的学生和市民达二三万人,特别是增加的大学多;二是 10  日至16 日,北平各学校党组织和学生会(包括新成立的)非常活跃,发挥了  重要作用;三是16 日游行震惊中外,影响更大。会上,大家还讨论下一步如何使运动不断扩大和深入;怎样克服历次学生运动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弱点;如何使形成的 2000多名积极分子队伍继续锻炼、提高。大家虽然没有一下子想出一条路, 但觉得再搞一次游行示威, 非出大流血事件不可,学生运动不应如此。

16 日之后,各校继续总罢课。18 日,当局指使北平师范大学教务长、反 动教授杨立奎与北平学联代表在西长安街南侧的西黔阳饭庄谈判。黄敬、姚依 林、郭明秋作为代表出席,由黄敬发言。杨立奎提出要学联接受国民党领导, 遭到了严词拒绝,会谈无果而终。

20 日,北平市社会局发出训令,强迫各校提前放假。杨立奎又利用提前放寒假的机会, 收买、引诱学生到南京去参加蒋介石的“聆训”, 破坏学生爱 国运动。为此, 市委书记林枫召集学联领导骨干开会, 决定联络天津各校组织宣传团,由平津南下,到农村扩大抗日宣传。

为贯彻市委的决定, 12月30 日北平学联在燕大体育馆召开学联代表会议。 会前,彭涛、黄敬向郭明秋交代:“小郭,杨立奎要搞三四十块现洋买一个人去南京‘聆训’,收买、分裂学生。市委意见是不能使学生对国民党、蒋介石  存在幻想, 我们应该走另一条道路,唤起群众,从北平南下, 天津北上,在固安一带会合, 然后南下宣传。这个意见要在学联代表会上通过, 你去做执行主席,要保证做出这个决议。”

开会当晚,各校代表到了 80多人。大会讨论后,一人一票表决,多数人赞成去南京“聆训”。主持人郭明秋当机立断, 宣布休会一刻钟, 实际休会有 两个小时。休会的时候,彭涛、黄敬、孙敬文、刘江陵、张兆麟、周子健等 就都在会场上活动开了。经过工作,郭明秋宣布重新投票, 将每人一票,改为 与会学校每校一票。会开到深夜2时,终于通过南下农村扩大宣传的决议。散会后已到凌晨, 黄华拉着饿了一夜的郭明秋吃饭, 又让董毓华开车把她送回城里。她事后听说,法商学院的反对派代表骂她:“郭桂英坏透了,被共产党利用了!”这正说明郭明秋很好地完成了党交给她的重任。

事后郭明秋代表学联通知天津学联北上。1936年 1月2 日至4 日,“平津学 生南下扩大宣传团”4个分团先后出发,彭涛担任宣传团中共党团书记。经北平市委决定,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留守北平。宣传团出发后,市委改组了 北平学联党团,姚依林任党团书记,黄敬、郭明秋、孙敬文、王其梅为党团 成员。

宣传团回来之后的 1月下旬,林枫找姚依林和黄敬在骑河楼清华同学会姚的宿舍开会,商定筹建具有抗日、先进和广泛群众性的新的青年组织。之后, 在西山召开学联党团扩大会,总结南下宣传,参会的有彭涛、黄敬、董毓华、 郭明秋、姚依林、孙敬文等十几个人。那时郭明秋已上了黑名单,外出行动很危险, 黄敬特意安排董毓华开车接郭上山开会。会议决定将南下第一、二团成 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与第三团成立的中国青年救亡先锋团合并, 成立中华民族 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这一名称是师大学生曹国智首先提出的。2月 1 日, 民先总队在位于和平门外的北师大正式成立, 高锦明为总队第一任队长, 黄敬为党团书记,凡是参加南下宣传团的成员一律转为民先队员。


从北平到天津

1936年2月20 日,南京政府颁布了《维持治安紧急办法》,把抗日救国活 动污为“扰乱秩序,鼓煽暴动,危害国家”。从2月21 日开始,北平当局对进 步学生开始了大规模的搜捕行动。

一天,警察包围女一中抓走了孙荪荃, 还点名要抓郭明秋(郭桂英)。同 学们得知消息后, 急忙给郭换了别人的书包和衣服。在出校门时, 警察一个一 个核对名单才放人,并让在场的学校校工指认。平时郭明秋和校工都相处很 好,他们纷纷说“她不是郭桂英”。就这样,她躲过了大搜捕,从此再没有回 女一中。

郭明秋被迫停止了公开活动,也不能回家,住在谷羽、于若木、耿精一 等同学家中。她托高惠如联系组织,要求工作,见到了黄敬。黄敬感慨地说: “有些人干了一段不干了, 你现在却找来了, 好样的!”过了几天,黄敬带郭明 秋到复兴门内南侧的闹市口36号曹国智的家,第一次与市委书记林枫(化名  罗衡) 见面,汇报学联工作。之后, 郭明秋被安排离开学联, 做团市委的宣传 部长。

当年2月,北平团市委书记谷景生被捕。中共市委书记李雪峰的夫人小亢 奉命通知团市委宣传部长郭明秋马上隐蔽,迅速离开北平去天津。郭按照指 示,未告知父母,和高惠如一起立即直奔天津。

3月底,党组织决定郭明秋和已调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的林枫以假夫妻关 系组织市委机关, 掩护林枫工作。这是郭明秋生平头一次“住机关”, 每天洗 衣、打水、买菜、做饭,外表完全像个家庭妇女。她心中很不舒服,认为这不 是想像中的革命工作,不断向林枫要求参加到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中去。4月, 经中共天津市委妇女部长张秀岩联系,郭眀秋到天津英美烟草公司女工夜校 教书。

当年春天,中共中央派驻北方局代表刘少奇到天津。5月,林枫调任刘少 奇的秘书。刘少奇得知郭明秋的公开职业后, 当场制止,并严肃指出“公开工 作必须与秘密工作严格分开”。几天后,刘少奇亲自拿了一个密码本交给郭明 秋, 亲自指定她为指译译电员(即专门指定的译电员), 专译刘与党中央、张闻天(当时在党中央负总责)之间来往的电文,并告诉郭:“这就是革命工作, 非常重要。”

在天津,郭明秋和林枫在共同的战斗中结下了深厚情谊,于1936年夏天结为革命夫妻。

 

奔赴抗日新战场

1937年2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根据形势的发展,决定由天津迁至北平,郭 明秋回到了北平,住在西城区砖塔胡同四眼井 10号的四合院里,同院还住有 房东一家。这里就是新的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刘少奇在此住了不到一个 月,直到在鲍家街找到新房子才搬走。

“七七”事变后,平津先后沦陷。8月5 日,平津铁路恢复通车。7 日,林 枫、郭明秋带着刚出生两个月的女儿,随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撤离北平, 到达 天津, 由姚依林买到英国太古洋行轮船船票,经山东、河北、河南,于月底到 达太原。林枫担任了中共山西省工委的领导, 郭明秋在太原成成中学任该校教职员党支部书记。从此她脱下旗袍, 穿上八路军军装, 开始了在三晋大地整整8年的抗日新征程。

 图片1.png

       (林枫、郭明秋夫妇与三女儿林耿耿合影,1947年6 月于哈尔滨)


 

备注

①林枫,见本书《林枫》篇。


主要参考资料 

[1]  郭明秋:《回忆“一二·九”运动的党的领导》、彭涛: 关于《“一二·九” 运动的回忆》、姚依林:《“一二·九”运动回忆》、周小舟:《我与   “一二·九”》,载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一二九运动》,中共党史   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2]  穆欣:《林枫传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3]  化工部  波阳县政协编:《彭涛同志纪念集》,载《波阳文史资料第七 辑》1992年版。

(撰稿人:林耿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