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349605121616.png


重续文学之缘——天海蓝蓝专访驻站作家苏子游


微信图片_20220924175301.jpg

【被访人简介】

苏子游,本名张礼新,江苏泰州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工程师。原在江苏徐州矿务局工作,后辞职去广东,现退休后定居徐州。八十年代开始写作,有小说散文等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杂志,并多次获奖。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网络作协会员。

 

银河文集链接:

http://www.yinheyuedu.com/author/index?uid=7050&typeid=2


 微信图片_20191115195001.jpg

【采访人简介】

本名吕漪澜,居山东蓬莱,教师。鲁迅文学院第一届网络文学编辑班学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芝罘散文学会理事。现任银河悦读中文网常务副站长、编辑部总编。作品散见于《儿童文学》《中国校园文学》《教书育人》《辅导员》《成长》《金山》《中师生报》等杂志报刊。

 

银河文集链接:

http://www.yinheyuedu.com/author/index?uid=251&typeid=2

 

采访人天海蓝蓝:子游老师您好!您是今年4月在银河悦读中文网注册的作者,短短几个月时间已经发表了十余篇小说、散文。我一直关注网站的新作者、新作品,发现您的作品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作品里书写的故事都那么接地气,仿佛就发生在左邻右舍之间或是朋友同事之间的真实经历,所以印象特别深刻。我本能地感觉到您是一个生活经历丰富的人,对社会对人生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在写作方面有难得的天赋,今天就想跟请您谈谈您与文学之间有着怎样的缘分,是怎样爱上写作的?

 

被访人苏子游:蓝蓝总编好!首先感谢银河悦读和蓝蓝总编给我这样一个回忆往事、吐露心声的机会。如果说写作有天赋,我倒是算不上。虽然回忆起来,小学阶段(应该是五年级)曾经有一篇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让我在班级课堂和全校的比赛中朗读过,赢得一次掌声和荣誉。但这只是昙花一现,后来在初中和高中,我的作文很一般,没有给我的校园生涯加分添彩。我是一个对学习不太用功的人,从小比较顽劣,没有少让父母操心,靠着那点小聪明,学习成绩一直稳定保持在中等水平。

微信图片_20220924180705.jpg

1982年秋,我正上高二,我的父亲专门从徐州煤矿赶回泰州老家,带给我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是继续读书考大学,还是弃学去煤矿。这一年我18岁,按照煤矿招工条件,作为煤矿工人的父亲可以有一个招工名额。我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选择了去煤矿,理由是:此时家中母亲生病,生活十分困难,不但缺衣少食,还拉了上千块饥荒,姐姐也因此在前年辍学进厂,我作为家中长子应该有所担当,现在理应抓住这个机会,出门挣钱养家。我父亲很欣慰,觉得我长大懂事了。母亲则以泪洗面,觉得是她拖累了我,影响了我的前程,而我的姐弟们,更是觉得我为家庭做出牺牲,是他们的榜样。其实,这只是表象,我内心巴不得赶紧结束这艰苦的学习生涯,去煤矿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

 

采访人天海蓝蓝:去煤矿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这可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在我的认知中,煤矿生活应该是很艰苦很危险的吧?

 微信图片_20220924180714.jpg

被访人苏子游:是啊,说来话长,我读高中时家里条件很差,学校离家三十多里,每天饥肠辘辘、衣衫不整,学习成绩又一般,对于能否考上大学心中没有底,现在有一个机会脱离农门,自然欣喜若狂,考大学的目的,不也是为了一张国家户口本吗?到煤矿当工人,一日三餐有饭吃,可不就是“锦衣玉食”的神仙日子吗?高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觉得能吃饱饭比学习知识充实大脑更有吸引力。


不过,一个多月后我就后悔了。在煤矿集中学习了一个月,我被分配到采煤工区。正式下井的第一天,我蒙了。不要说煤面上的危机四伏,不要说呼吸的如雾煤灰,不要说采煤工作的背挑肩扛,就是低矮漆黑的巷道就把我吓住了,漫长陡峭的坡道也把我累垮了。我第一天下井,根本没有干活,上井都是师傅连拉带拽地拖上来的。我哭着想回家,但是已经没有回家的路了。我们宿舍几个身单力薄的小伙伴,同病相怜地坐在一起流泪,可是泪流了几茶缸,又有什么用?这才明白煤矿不相信眼泪,“锦衣玉食”皆泡影。

 

采访人天海蓝蓝:这就叫不下矿井不知采煤工人的艰辛啊,当我们在凛冬享受着暖气带来的幸福时光,应该感谢采煤工人的艰苦劳作。


 微信图片_20220924180721.jpg


被访人苏子游:这是良心话。应该说,我煤矿生涯的开局并不算坏,虽然开始分到采煤工区,吃了一点苦,我却遇到一个好领导,他看我身体单薄吃不了苦力,又觉得我是难得的人才一一我写一手好字,经常帮助工区出黑板报,于是在我工作仅仅半年之后,他就将我调往地面辅助单位,不需要天天下井了,工作轻松又体面。

此时已经有了更多的思考。我觉得不能做一辈子工人,要进步,而进步的阶梯就是知识。继续读书,成了这一段时间我的主题思想。


于是,我让家人寄来高中课本,开始在工作之余自学。学习了一年,不得不相信人处于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身体营养充足,学习也事半功倍,我居然把高一的课程复习完以后,又自学了高二高三的课程,并且在第二年底顺利通过徐州市业余高中统一考试,拿到毕业证书。但是,接下来的命运,并没有因为我的勤奋学习而有所改变,我在申请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时,被单位阻拦下来。


我调往的这个新单位的支部书记,是一个文革造反派。他停止本工区一切求学的诉求,他认为考学是不务正业,是不安心本职工作的体现,不应该支持和鼓励,而必须受到批评和拒绝。从此以后,我们这个工区几百名职工,差不多十多年间,没有一个职工得以上学深造。包括他后来几个继任者,都是这个论调,一直到1992年初,年轻的赵书记到任,才改变这一反常而可怕的怪象。


采访人天海蓝蓝:十年啊,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命运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是令人叵测。这十年时,应该是您人生中最青春最美好的十年时光,却又是沉郁至暗的时光,您是怎么调整自己的?如果我没有猜错,您应该是那时候开始写作的吧?

 

被访人苏子游:都说愤怒出诗人,我其实差不多就是这样。尽管每年的矿高中夜校我都去上,每年每一次的高考申请我都会打,但面对每一次羞辱式的拒绝,我总会有一段时间心灰意冷,义愤填膺,甚至对这个社会产生极大的不满。于是,我脑子里的情绪细胞产生了裂变一一一小股文学细胞诞生了。


走上文学这条路,可以说是逼上梁山,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开始,我是不满现状,写点议论文,也就是杂文,来抨击社会中的丑陋现象一一坏人坏事,当时并没有希望去发表,就是纯粹发泄一下心里的愤懑,也算是自娱自乐,后来遇到一帮朋友,改变了我的写作走向。


1984年秋天的一个夜晚,在我们矿的灯光球场,有一群青年在聚会。我那日晚饭后溜达,好奇心作祟,就围上去看热闹,这一看就被吸引住了,原来这十来个人在谈文学,谈诗歌。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对文学的概念比较模糊,在老家上学期间,我除了读过几本课外书和听过几部评书之外,对于现代的小说和诗歌,我基本印象也只有曾经的书本上那一点认知。看他们聊的津津有味,讲的慷慨激昂,我脑子里那一小股文学细胞活跃起来。我就主动凑过去,讲我曾经写过议论文,这算不算文学?我记得其中的一位(他们那时候搞了个文学社,听说这位是社长)对我不屑一顾,说议论文是中学生的说法,这样的文体成年人应该叫杂文,并且质问我,难道你不知道鲁迅写的所谓议论文应该叫杂文吗?实事求是地说,我被他问住了,也被他们集体鄙视的目光吓住了。

 

采访人天海蓝蓝:多么难得的人生际遇!考大学这扇门被关上了,写作这扇窗却被人打开了,这群青年,就是那个年代对文学有着纯粹梦想的人,被称之为“文学青年”。和他们相遇以后对您后来的写作有什么帮助?

 

被访人苏子游:这之后,我和他们有了频繁的接触,我们成了朋友。我虚心请教他们,并向他们借来文学刊物,也拜读了他们的作品。他们中有矿校的教师,也有在校读书的学生,有矿上的科室干部,也有普通工人。我记得我读的第一本文学刊物叫《青春》,我被其中的文章吸引了,我工作之余不再一味地看课本书,我开始去矿图书馆借书,广泛地阅读文学书籍。这一年,我花了半年的积蓄订了全年的《青春》,并且报了这个刊物举办的“青春文学院”函授,开始系统的学习文学理论和创作。尽管那个时候,学得一知半解,也没有多少真正的收获,但是写作的信心有了,写作的胆子也培养起来了。开始把以前写的杂文拿出来投稿,当然,结果是百分之百的石沉大海。我并不灰心,我开始写诗歌,写散文,写小说,写报告文学。写了就投,退稿了,再写。那时候,我的工资除了大部分交给父亲,留下的生活费,也是省吃俭用,有一点结余都用在买报刊、稿纸和邮票了。

微信图片_20220924180739_副本.jpg

坚持了一年多,开始有豆腐块在报纸上发表了。小段诗歌和文讯不算,我真正的处女作叫《献血二题》,是两篇小小说,总共只有六七百字吧!1986年春天发表在《徐州矿工报》的文学副刊上。具体内容我现在也记不清楚了,只能记得这个题目,当时发表后,影响不小,还有一个人专门给写了评论,同样发表在下一期的矿工报副刊上。这对我鼓舞很大,进一步坚定了我的写作信心,同时,也为我在这帮文学青年里赢得了声誉和尊敬,因为他们十来个人(后来发展到三十多人),除了在自印的内部刊物上有作品,好像还没有像样的文字在正规报刊上发表过。第二年,他们推举我担任文学社副社长,并由我负责内部油印刊物《春晓》的主编,刊印第三期。


遗憾的是,这一篇处女作,并没有保留下来,她和一大捆发表我文字的报纸一起,在历次搬家中遗失。不过,这篇小小的文字,在我人生路上起的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不仅仅是坚实了我未来的文学之路,也给我带来了爱情。因为这篇文章之后我在矿上有了名气,虽谈不上家喻户晓,至少在有文化的年轻人中间,提一下我的大名,知道的人还是有一定的比例的。我的妻子虽然不是文学爱好者,但是那个年代的女孩喜欢有志青年,也是潮流。说她因为仰慕我的才气而和我走到一起,也不为过。要知道,一个年轻帅气、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在八十年代的少女心中的地位,可以与现在女子“优质男”“潜力股”的标准,相提并论。

 

采访人天海蓝蓝:子游老师一鸣惊人,不但在写作上小有成就,还靠自己的才华赢得了爱情,在矿上传为佳话,所以至暗时刻发生大逆转,成为您的高光时刻了。

 微信图片_20220924180727_副本.jpg

被访人苏子游:可以这么说吧。这之后的五六年间,我每年都有几篇或十来篇作品在报纸刊物上发表,《新华日报》《徐州日报》等,当然最多的是我们煤矿系统的矿工报和《热流》杂志。当年矿工报和矿务局工会、文联或者宣传部、团委等单位搞的征文,我也是获奖榜单上的常客。我成了我们煤矿的文学写作第一人,这样说有点不谦虚,但一点不夸张。因为我们这样一个万人大矿,真正能将文学作品变成铅字的,凤毛麟角。而且即使有,也只是工会和宣传部门写的通讯报道一类的新闻宣传稿,和真正的文学作品还是有些区别。况且,一年十来篇,又每每获奖,这是矿建矿二十多年以来绝无仅有的现象。

 

采访人天海蓝蓝:这段时间,文学虽然给了您风光和荣誉,但物质匮乏的年代,有一种观点我心里很清楚,就是人们常说“文学不能当饭吃”,甚至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依然有些人觉得文学无用,所以我想知道,文学上的出彩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是否带来实质性的改善呢?


被访人苏子游:小有成就之后,我自然成了矿工会、宣传科、团委、甚至党委办公室招募的对象。然而,在我的人生路口,拦路者总是络绎不绝。这些部门想调动我,又总会被工区的支书和区长以同样的理由予以拒绝。好像这个工区离开我立马瘫痪。哪怕是矿党委矿行政研究决定的,他们也以人员紧张为由,拖着不放,实在拖不过去,就同意先由这些部门借用我。借用总是要还的,因此这几年,我经常游走在矿宣传政工口,哪里需要起草个什么发言报告,采写什么英模事迹,编个什么文册,搞个什么活动,哪里便有我孤独而忙碌的身影。


其实,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为啥总有这些人刁难我,我反思,一方面,我遇到文革造反派这样的领导是我的背运,另一方面,我一身傲骨,不肯低头去巴结贿赂他们,也是主要原因。倒不是文人的傲气,我也谈不上文人,而是骨子里不愿意花钱买路,给一生留下污点,这是我当年最真实的想法,现在想来虽然很幼稚,但我觉得这是在磨难中油然而生的一股执着与倔强,支撑我一直迎风冒雪,踽踽前行,直至今天。如果当年屈服了这些人,可能也就没有我别样的未来了。


当然,我庆幸那些年的磨炼,也不怨恨那些拦路的人。

 

采访人天海蓝蓝:您这样的心态用句网络流行语来说很合适:那些曾经受过的伤,终会化作照亮前路的光。我也坚信天无绝人之路,阳光总在风雨后。

 

被访人苏子游:是的蓝蓝总编。1992年我们单位换了新书记,胸襟开阔的赵书记力排众议,批准了我的高考申请。我也没有让他失望,在离全国统考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不但弃文学理(以前学习的高中文科,现在改学理科内容),而且以高于分数线50多分的成绩,被南京一家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录取。我成了我们工区十多年来第一个带资进修的大学生。


微信图片_20220924180800_副本.jpg


三年大学生活,我专心致志地学习专业知识,我知道这一天来之不易,我想学成后报效我们的煤矿。因此,文学被我遗忘了。也不能说遗忘,而是暂时搁置了,退居二线了。当然,这期间也偶尔参加学校的文娱活动,帮忙写个台词,写个讲稿什么的,毕竟在我心里学习的专业知识才是我未来事业的敲门砖。


但是,人生就如同一部章回小说,曲直和悬念总是引人入胜的主题。


我兴高采烈地学成归来,并没有得到理想中的重用,这之后的五年时间,我被组织部门调动了三次,有技术工作,有管理工作。但是都是做别人的手下和副手,可有可无的角色,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知识,我所学的专业,和煤矿的实际工作也联系不多。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当然也不是这篇文章所需的内容。总之,这五年,我的生活过得很舒服,工作很自由,内心却很失意。写作偶尔为之,好像提不起多少兴趣。如果就这么混下去,我相信是煤矿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但是却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在2000年底,我悄悄离开煤矿去了南方。

 

采访人天海蓝蓝:您这个决定可真够大胆的,那个年代能够放弃国企舒适的工作环境去南方闯天下,做时代的弄潮儿,光有胆量可不行,还需要有谋略有技能,所以您能做这样的决定,说明对自己的魄力和能力是相当自信的。南方的广阔天地给了您什么样的生活体验?

 

被访人苏子游:其实当时是请了长假悄悄离开的,除了家人,矿里的人都以为我回家养病了。


我只身来到南方,辗转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度过了二十年时光。从业务员做到部门经理,又做到公司老总,我经历了以前没有经历的人生,吃过以前没有吃过的美食,花过以前没有花过的金钱。上至中央大员,下至工地民工,我认识不少,我知道他们各自的需求,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欢离合。我曾经想用文字写出来,但是这个期间,我发现我根本静不下心来,也没有这个笔力。虽然后来几年我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看书,可以写作。但是除了在qq空间里留下几篇应网友之邀而写的应景之作,我没有写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这二十年,我对不起文学。因此,从本质上说,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文学爱好者。


2020年春天,我回到我的家乡一一我把徐州称为自己的家乡,因为我的家在这里。而我的故乡泰州,我称之为老家。


因为有煤矿工作的缘故,我可以享受55周岁退休的待遇,我在这一年果断地回来,就如当年辞职离开矿上副科级岗位一样,迎来很多不解的异样目光。


有人说这家伙应该是钱挣够了,回来养老了,也有人说,这家伙可能在广东混不下去了,被人开了。我不做解释,也没有必要解释,我回来的时候,尽管老板再三挽留,但是我去意已决。我只是觉得心累,我需要休息休息。说实话,在广东二十年,我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渐渐成为老板的左膀右臂,为所在企业贡献了我的全部才智,产生了相应的效益,实现了我人生的价值。我觉得我已经尽力了,虽然没有达到人生的辉煌,也算是丰富多彩吧!

 

采访人天海蓝蓝:人在任何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烦恼,年轻时才华毕露却不得志,中年以后功成而退又得不到别人理解。但这就是活生生的人世间,没有烦恼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与其说这是消磨人棱角、磨砺人意志的挫折,不如说这是催人进步的动力,是令人升华自己的催化剂。我相信经历如此丰富的子游老师一定能够找到让自己内心清静的突破口。

 

被访人苏子游:蓝蓝总编所言极是。刚回来时,我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老者,每日睡个懒觉,茶不离口,烟不离手,下午去公园溜一圈,晚上再和几个谈得来的左邻右舍、旧朋故友一起喝上两杯,手机电视填补空余时光,好似神仙一样自由。今年初春,遇到了杜长明。长明兄是我30多年前煤矿系统的文学之友。他曾经是矿务局总院的一名医生,后来混到院长。当然更主要的是他是一名作家,已经出了四本散文集,是省作协会员,市作协理事。他如今也退休了,他邀我进了一个叫金龙湖文学社的圈子,这里面有四五十个作家,每日吟诗颂赋,晒文评点,好不热闹。他说你天天喝酒,不如跟我们一起谈谈文学吧。


微信图片_20220924180804_副本.jpg


于是,我开始重新拾起文学书籍,家里原本有几百本图书,加上手机和电脑上查阅,我已经读了上千万字甚至更多的小说散文,荒废几十年的写作念头,又渐渐萌芽。先是在夫敏兄的建议下,加入银河悦读中文网,试着发了几篇以前写的文章,得到网站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最近有一篇文章获了建军征文三等奖,还有一篇文章在另一个网站的征文比赛中获了个二等奖。我仿佛又找到30年前的感觉,文学之路又向我展开她诱人的一面。我以前认识的一些文友,他们这些年成就很大,著作等身,获奖频频。他们有的是中国作协会员,有的是省市作协领导,对我格外关照和鼓励,让我申报加入了徐州作协和网协,这也使我克服年龄上的心里障碍,焕发写作青春,最近虽然仍以看书学习为主,但也抽空写作几篇颇有心得的作品,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

 

采访人天海蓝蓝:子游老师有没有发觉,人生就像一个圆,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双手推动着命运的年轮,让您回到当年的文学轨道。与杜长明兄的重遇,让您又重续文学之缘,我相信这一次您一定会“梅开二度”,再一次迎来文学创作的春天。

 

被访人苏子游:谢谢蓝蓝总编对我寄予厚望。现在回想起来,与文学结缘,确实有点尴尬,就如我起伏不定的人生一样。起初是希望通过文学来改变命运,结果文学有一点成果,但却没有改变工作和生活,由此又转而求学。毕业后指望大展宏图,却惨遭多年冷板凳,这时候没有坚持文学之路,而是选择辞职下海,南下广东打拼。二十年后归来,百无聊赖之下,又因为结识一帮文学社的人,再次搞起文学。就好像一个圈,大圈里面套着小圈。工作和生活是一个大圈,上学和文学是两个小圈。


微信图片_20220924180755.jpg


非常感谢银河悦读网和蓝蓝总编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借机梳理一下三十多年来与文学有关的断断续续的回忆。现在,还处于重拾旧爱温故知新的阶段,文学经历是有一些,但过去毕竟代表过去,而错过了也不会回头,更希望未来可期。我相信再过三五年,只要我能坚持下去,我应该可以在文学这片土地上收获自己满意的东西,不负当年文学青年的抱负。

 

采访人天海蓝蓝:感谢子游老师分享自己与文学结缘的经历。人生过半,我们都已经沉淀下来,文学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梦想,不再是改变人生际遇的手段,更不是向别人证明才华的标志。她是最真实温暖的人间烟火,是我们对几十年生活的感知,对人世人事的参悟,更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修炼。


银河悦读网有一大批热爱写作的人,您的朋友王夫敏老师就是其中一位。他们和您一样,都有丰富的生活阅历,都是热爱生活的人。您有坚实的文学功底,一定能在写作方面收获丰盈。希望您在网站平台以文会友,交流写作知识与经验,阅读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让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更有意义!

 


1661354610545341.png

2022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