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143348452823.png

       

1661416264704860.jpeg

       被访者:神农架人,本名毛文戎,1933年生,湖北省房县人。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入朝参战,先后在军司令部作战科、政治部秘书科、宣传科工作。朝鲜停战后回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60军历任宣传干事、秘书。1966年春调入解放军报社,任记者、编辑、编辑组长。1984年参与创办《中国民兵》杂志,任副主编。1993年参与创办《中国国防报》,任副总编辑。1990年获高级编辑(记者)职称。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专家津贴。1993年退休后,先后被聘为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和平树下》节目主编、《国防时报》顾问。1984年任国防科普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曾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新闻、文学作品获全国全军性奖励19项。担任军事科技系列片《世纪兵戈》总撰稿,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表彰为“建国以来有突出成绩的国防科普作家和编辑家”。出版有《火线感悟——朝鲜战争赢之密》等著作。

1628812146615.jpeg

       采访者:弦歌悠扬,山西省临汾三中高级语文教师,现在为银河悦读中文网副站长,副总编。自我评价:骨里无诗强作吟,一方净土愉悦人。爱好文学,希望自己也能为别人送去一分享受和快乐。


      一、弦歌悠扬:毛老师好,我是银河悦读弦歌悠扬。银河悦读让我们成为一家人,可以说说对银河悦读的印象吗?

       毛文戎(神农架人):很高兴接受弦歌悠扬文友的采访。我对银河悅读网站有良好印象。我在《耄耋自娱歌》中曾经这样赞美它:“满满正能量,浓浓花草香。篇篇真善美,件件耀红光。”幸与此网站结缘,成为读者与作者。


       二、弦歌悠扬:毛老师,《百面战旗红》拉近了我们的距离,《百面战旗红》发表之后,您是第一个用歌行体评论的,当时是基于什么想法呢?

       毛文戎(神农架人):我为什么写诗盛赞网站推出《百面战旗红》纪实文学系列作品?因为这部作品歌颂我军的当先锋,打头阵,功勋卓著,荣获战旗的铁拳、刀尖,我作为这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民军队的一名小兵老卒,打心眼里感到骄傲与自豪。作为一个国防教育工作者,为有这样精彩教材问世,感到由衷高兴。我们国家,军队,院校,广大青少年太需要这样鲜活的教材了。这部教材不是凭空编造的,是千千万万英烈用青春,用鲜血,用生命书写出来的。读着这些报告文学,眼前显现那些戴着八角帽的工农红军,佩戴臂章的八路军、新四军,头戴“八一”红五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有佩戴胸章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用生命换来中国人民站起来,保卫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所以,我在诗的序曲中激动唱道:“篇篇血写成,字字重千钧。无数英雄骨,诸多猛士魂。无私干革命,忘我为人民。学习净灵魂,强心必读文。”

ab8dda0271433c3e60db6b38bbaeead.jpg

       三、弦歌悠扬:银河悦读决定发起《百面战旗红》鉴赏评论活动开启后,您一连写了8篇,是什么力量促使您这样做的?

       毛文戎(神农架人):我为什么积极参与写赏析?考虑到崇高精神,优良传统,这是无数英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感谢《百面战旗红》创意者,主编,策划,召集人,写作者,抢救历史,艰苦采访,辛勤写作,陆续推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是,必须看到,当前可看可读的东西太多。抓创作,这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振奋民族精神的基础,但从整个宣传教育事业来说,这是前半截,还有更重要的后半截,就是抓阅读。好教材要发挥作用,需要抓阅读,吸引大家看,帮助大家理解。

        因此,银河悅读推出“赏析”征文。这是好主意,是金点子。可以吸引大家阅读,使作品不被束花之高阁。我在诗歌序曲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声:“翻天覆地战,浴血灭凶顽。虎旅富刀尖,雄师多铁拳。英风需后继,智勇应承传。百面战旗红,群才著史篇。”没有阅读,何谈承传?所以我响应银河悅读网号召,写了几篇赏析文章,抛砖引玉,一为推动写作,二为推动阅读。

94398f9b283f73f4ac10a7d28f54816.jpg

      四、弦歌悠扬:您的8篇评论都涉及《百面战旗红》哪些内容呢?

       毛文戎(神农架人):8篇文章分别讲了以下一些意思:

       1、气壮山河的英雄之歌,主要讲一滴水珠可以见太阳。百面战旗,百个典型,百个铁拳,从它们身上可以看到我们人民军队的本质和特色。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听从党的指挥。全心全意,为国为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善于学习创新,技术精益求精。这些宝贵品质,不是空洞说教,而是用生动具体形象事实说话。非常值得学习。

       2、《我军所向披靡解谜》,评论《土行孙掘翻临汾城》,讲我军不是李自成。李自成当年打临汾久攻不下,挂甲而去。我军在共产党领导下,理想高于天,意志坚如钢。我们有身经百战善于指挥的统帅和将军,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雄师劲旅,使用“土行孙”的土遁,终于把易守难攻的临汾城掘翻了。经军委和毛主席批准,徐向前司令员亲自向“光荣的临汾旅”授旗。我就在这个旅所在军部工作16年,读此文倍感亲切。

       3、《优美诗篇,壮丽画卷》评论《临津江突破英雄连》。指出该文以龙的形象串穿全篇,是来自火热斗争的艺术佳作。具体体现在,大小标题美,指挥语言美,战备作风美,四龙勇猛美,凯歌嘹亮美。刘伯承元帅为这次战斗打满分。太值得细读了。

       4、《外粗内细,急时多计》,评论《道峰山营》。我特别崇敬营长宋进才。人们送他绰号“傻子”,其实他一点都不儍。通过他在执行穿插作战细节分析,他表现出的大智大勇,说明他为胜利非常精明,对个人安危得失毫不在意。我们的事业,十分需要这样的“傻子”。

       5、《我军两不怕,敌人最害怕》,评论《阳廷安班》。这是我读纪实文学的心得。一、正气冲云霄,珠峰难比高。我军两不怕,源于保卫祖国领土主权的浩然正气。二、基因相传承,8字重千钧。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8个字是我军一贯的精神,18军进藏,艰苦卓绝,凝炼出这闪光的口号。成为我军的传家宝。三、战时两不怕,平时把根扎。阳廷安班两不怕是平时训练和作风养成的结果。

       6、《全民两不怕,英雄遍中华》,这是学习《阳廷安班》的续篇。就毛主席为何亲笔题词,“我赞成这个口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进一步思考,一、毛主席本人就是这个口号的倡导者,实践者。二、两不怕有因,建军方向明。两不怕精神是坚持政治建军的成果。三、人人两不怕,人生绽彩华。两不怕对各行各业的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7、讲有篇纪实文学讲述了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正确路线打胜仗,错误路线打败仗,吃大亏。是路线教育好教材。

       8、《千方百计写好红色史记》是对赏析文章的赏析,从这篇文章看到组织《百面战旗红》对抢救史料的意义。赞扬作者踏破铁鞋获取第一手资料。认识到这部系列纪实文学是为共和国精神夯基。


3dffa6767efe40fb1a5210f740c1ec7.jpg


      五、弦歌悠扬:您把《百面战旗红》誉为“红色史记”,请谈谈您是如何想的?

       神农架人:我之所以把《百面战旗红》纪实文学比喻为红色史记,一是因为它记录的是中国翻天覆地的伟大斗争。人民当家作主,几千年历史上开天辟地第一回,比《史记》记录的时代更伟大。二是记录的是战斗在历史风口浪尖的英雄集体,是最前沿的见证者。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用大勇和大智换来的丰功伟绩,伟大精神,宝贵经验,是万金难买的宝贵财富。堪与《史记》比美,称为红色史记,名副其实。


       六、弦歌悠扬:《百面战旗红》还在续写,您年届九十,还会继续跟踪评论吗?

       神农架人:我不仅是“九零后”,而且视力很差,“鼠目寸光”,“井底之蛙”。不过我还在关注这部纪实文学工程的后续工作。在力所能及的时候继续做忠实读者,如有感悟,继续写点读后感。我最希望这部作品发挥它的社会效益。关于组织阅读,我有过具体建议。比如请临汾的院校老师让学生结合语文课读读临汾旅纪实文学,结合作文写点心得,传到网上,择优奖励,把赏析群众化。如果认为可行,建议发挥网站遍布全国的优势,抓好赏析和阅读,使创作者的辛劳发挥更大的作用和社会效益。

        以上建议,谨供参考。谢谢采访。


    弦歌悠扬:谢谢毛老师!毛老师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现在他年事已高,丰富的经历,使他一腔热血燃烧得更加旺盛。他始终站在红色宣传的一线,歌唱伟大的祖国,致敬中国共产党,赞美人民英雄,永远是最可爱的人,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祝毛老师体健笔丰!


   整理上传:弦歌悠扬


       1609571677518317.png

2022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