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9169611837871.png


作者简介李先亮,1957年生,安徽省太和县人,1976年入伍,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中国作协会员,总后华北东北局政研会会员,河北省国防工办政研会员,省杂文学会会员。历任干事、编辑、公安科教导员、军企团委书记、组宣处长、纪委书记、报刊首席编辑、副总编。自1981年以来,在国家和省市级媒体发表作品800多万字,著有《改革者之歌》、《拨动兰天的琴弦》、《真心英雄》、《崇拜生命》等。


作者银河文集链接:

http://www.yinheyuedu.com/author/index?uid=5036&typeid


原文网址: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30847


原文题目腹有诗书气自华 文蕴意境笔生花

【编者按】先亮老师在这篇文章里,深入浅出地讲述写文章时怎样运用和营造意境打动作者。我们都知道一篇好的文章必定是意境唯美清新,亦或诙谐幽默,亦或深邃通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怎样才能营造好的意境呢?先亮老师理论结合实际,层层剥离地引导我们,将自己的主观精神和客观事物互相交融,去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体味、思索富有象外之景、言外之意和韵外之味的艺术境界。只有写作者的主观精神、感情基调还需要借助我们的妙笔才能生出花来,这就需要多读书、勤积累,提高写作水平,提升审美素养。感谢先亮老师的这堂文学课,又让我们受益匪浅,推荐阅读。编辑:天海蓝蓝


原文内容

  人贵有神,文贵有意。文章要有意义,才能给人以启迪与联想,或似吃甘蜜或如服醒药;文章要有意境,可给人以美感享受,或诙谐幽默,或华美酣畅。“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这里的抄并非抄袭,而是可以根据立意需要进行借鉴,为自己的作品构筑起意境的框架,形成自成一体文章的主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意境”这个词。比如说,品一首诗很好,我们便说:这首诗很有意境。看一幅画很出彩,我们便说:这幅画很有意境。甚至听过一场报告会,散会以后,我们还在议论:今天的报告会很有意境。虽然大家经常用这个词,如果给意境一个确切的定义,很多人可能还是含糊其辞。

  何谓意境呢?“意”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境”指文章具有典型意义的画面、场景或形象。作者在创作散文作品时,他的旨意和思想感情往往不是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事、物、景的叙述描写与词语的点化,将其蕴寓其中,让事、物、景含蓄地反映出来,再让读者去感受、体会,这就是意境。

  意境是以形象性为基础,作者的主观精神和客观事物互相交融,易于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体味、思索,富有象外之景、言外之意和韵外之味的艺术境界。

  意境……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境的本质特征是 “生命律动 ”,即展示生命本身的美。在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是把宇宙境界与艺术意境视为浑然一体的同构关系。

  纵观古今的一些优秀作品,往往还喜欢通过个人的感受来表达一种共有的情绪。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会溅泪吗?这实中有虚的写法,往往更能使作品达到一种完美的意境,这一通俗而清新的比喻,便让诗活动了起来。

  意境,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意境的基本特征有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目的在于:表真挚之情,状飞动之趣,传万物之灵趣。

  生活是千变万化的,个人的主观情感也是千姿百态的,艺术意境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一般来说,作者在下笔之前可能不一定明确地知道自己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但是对文章的感情基调还是清楚的——面对文中要表述的事件,赞同还是反对?喜悦还是忧伤?同情还是嘲讽?期待还是逃避……往往通过生动的文字表达出来,使内情与外物相融合,深意与细节相交织,从而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唤起丰富的联想。

  作品讲究精气神,精气神就是栩栩传神的“眼睛”与灵魂。每一篇文作的创作都要切入一个点,表达一个魂,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文学作品首先强调的是立意,有了立意,你就知道该如何去刻画文章的意境,如何选择并正确运用你所积累的意象,让意象更好的衬托意境,让意境更完美的体现文章的立意。把握了意境与立意这一点睛之笔,也就等于你的作品富有了文眼和灵魂。如果没有立意,情与理就不能有机的组合,作品就是一盘散沙,没有实际意义。

  感情基调是确定文章格调的基础和依据,当我们对文章感情基调含糊不清时,文章的格调也就因之模糊混乱。如果作品的意境与受众的心情相吻合,就能引起欣赏者的内心共鸣,打动欣赏者的心灵。否则,那么受众者对作品的态度就会感到索然无味甚至厌恶与反感。

  从自发写作到自觉写作的转变,从业余写作向专业写作的提升。“赋形”这种写作是常用常新的写作技法。,赋形就是把文章的物质元素与精神元素相联系、相融合的过程。物质元素的处理:写人的时候可以从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角度入手;写物的时候可以从物的自然属性入手,去探寻其社会属性,也就是通过物的自身特点去类比人类的某些情感、品质、观点;写景的时候要考虑景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可以寄托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文章或以写人为主,或以咏物为主,或以写景为主,不论写什么,写作时都应有意识地搭配这些物质元素,给读者构建一个生动的、可感的生活场景。精神元素的内涵:思想是指作者对人、景、物的看法,感情是指作者对人、景、物的感受,关系是指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景之间的相互作用。精神元素是要通过物质元素加以表达或者表现的,是文章的主旨。这样的分解可以使文章有一个明确的立意,即在进行物质元素构建的时候,要时时想着为什么要构建这样一个生活图景,以此来保证文章内容充实的同时,内涵有相应的深度,从而使二者相互兼融。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王安石从江宁出发,乘船由长江水路进京(今河南开封市)时创作了《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诗,这首诗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据说作者先后选换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决定用“绿”,成为精心修改诗作的一段佳话。一个“绿”字,不但充满了色彩感,而且,这种色彩感又包含了动感,使这首诗的生动性增加了不少,这也是他着意创造的一种意境。

  用优美的笔调借用或化用诗歌的意境来表情达意,丰富自己的文章,让我们的文字更有情韵,文章更生动,更有文化底蕴。

  妙笔,即人们常说的妙笔生花。但是,在文人繁多的世界里,并非人人能够做到。多数人写作擅于把玩韵味,主题狭窄,表现手法陈旧单一,阴柔之气有余,大气、崇高、富有思想含量的作品不足。任何文章一定要有它的亮点。如果你的文章没有太阳,那一定要有月亮;如果没有月亮,那一定要有星星;如果连星星都没有,那至少也应该有一团火把。

  看过一首极短的诗《沙与金》:

  沙,

  世界上好像

  只有沙不值钱;

  然而,最宝贵的东西

  金,就在它的里前。

  几笔的三言两语,却由此及彼,以理喻人,表达藏而不露,给人以回味的余地。相比之下,有些诗作洋洋千言,读者读了一半便放弃了阅读,有时看完更是懊悔不已,为什么?就是作品欠缺意境。

  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这段文字精练生动,寥寥数语把左思的勤奋表达得淋漓尽致,其功劳在于作者巧用了对偶这一修辞手法。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许多文友,只顾埋头写,读书少,看报少。写的很多,发表的很少,有时发表的很多,点击量很少,同样样的文章与高手的作品一比照,差别就会浮出水面。 高手们的文章高在哪?读来流畅生动,韵味无穷。便是一件平常的小事,人家写来,也是回味无穷。这是诗意的回味。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即幽默。同题应试,成绩出来总会有优中差之别,看品家名篇名作,成功的秘闻其实就是巧设了意境。意境中的情是“景中情”,意境中的景是“情中景”,在客观意象中体现出主观情感,在艺术形象中蕴含着艺术意蕴,它是凭借艺术家的技巧所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情与景契合无间、高度统一,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追求言外之意,追求弦外之音,求画外之情,最宝贵的并不在文字之内,而在文字之外,就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

  营造意境的常用手法

  借用拟人,展示联系,化静为动,激活景物;

  妙用拟人,设计情节,叙写兼融,打通文体;

  巧组画面,一语双关,反向思维,虚实互换;

  文雅浪漫,确立主题,突出主旨,主重次轻;

  诗词金句,彰显神韵,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咏物言志,小题大做,举一反三,以小见大;

  反复锤炼,提纯取精,睿智幽默、风趣灵动。

  用活修辞,更显灵气:比喻手法,化抽象为具体,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排比手法,增强气势,深中心主旨,富有节奏感。

  “……”莫要小看了这六个小点,它就是省略号,用好用活省略号,是很多人的关键一招。省略号的作用有哪些?表示引文的省略;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表示语言中断的省略;表示含糊其辞的省略;表示沉默的省略;表示数字延续的省略;表示语音延长的省略。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而非由作者本人一口道尽,使读者再无可想。

  悟性是一种本能,悟性是一种智慧,悟性是一种素质。宋朝 赵师秀《送汤干》诗曰:“能文兼悟性,前是惠休身。”就是说 “悟性高的人通常都是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合其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意境哪里来?答案显而易见,就是读书和积累。“素读”其实是一种读书方法,就是不追求对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只是反复有声的朗读,直到把诵读的内容背诵得滚瓜烂熟为止,是一种很朴素的读法。这是我国古代私塾里常用的读书法。尽管这种方法有些机机械和呆板,但其实效是可观的。年轻时,我曾几次抄写过唐诗、宋词,但一直没有背下来,后来精选了名篇死记硬背,不求多只求熟,总算有所收获,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感情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一个作家或写手,不是一天到晚总在码字,而大把的时间是在阅读,读书读报读物读人。因为有文学的存在让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历史,了解自然,了解这个世界。

  一类人看书是看故事,一类人看书是分析创作。一个作家或写手看书就不能只看故事,更要着重看他人的创作方式和方法 。要多读散文,特别是好的散文。中国现代及近代的散文。要读好诗。唐诗,宋词三首诗,是必须要读的。近代诗也应读。除了文学之外,天文地理,音乐,美术,甚至植物,花草,科普方面的书,也要阅读一番。不仅光看文学书,尽力做到博览群书。听到一句话,杂文家就能写出一篇杂文,看到一片绿,散文家就能成就一篇美文,走近一条河,诗人就能造就一首诗。为什么呢?那是人家读的多看的多,肚里有墨水,脑中有灵感,心房有画境。只有我们看不到的书,没有我们用不到的书,在阅读中提升文学素养,在阅读中学会写作方法。

  读古人之书有如与先贤对话,读今人之书好比与智者聊天。 我们现在再看三言二拍,以及古诗精选,以及孔子,老子等古人的著作。古文看不懂的人,看白话文也行。清代读物中,白话文的很多。如三言二拍,写得经典,用词恰当,韵味无穷。常有新手说,写不出来,没有灵感,那就是因为读书太少了。

  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呤双泪流。”读书多的人,肯定写得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从书中汲取营养。现如今,报纸是快餐文化,电视作为传播文化,增加视觉享受,却更容易被人忘掉具体细节。只有书,给人绵绵不绝的精神营养。很多文章积累不足,空洞无物, 选材不善,主次不分,雕琢不够,枯燥无味,原因还是因为作者读书少。医生对我们说,每天吃一个苹果和一个鸡蛋,能够保证人体每天正常的健康需求。而对我们文友而言,每天读书都要有阅读,读了就能汲取知识的营养。不读书,读书少,文章一定写不深,也一定没有他人写得高。写也能写得出来,可是意境浅,没回味。

  写作尝甘苦,得失寸心知。只有通过大量积累和实践,才能体会到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人们的表情生活,人们的内心感情,。 书籍是我们心灵需要的精神营养。很多作者,急功近利,只看到别人文章发表,便坐立不安,把一些不够成熟的半成品,投了出去,以期发表。这是短视行为,眼光太浅,往长远看,一定要读书。你的文章才有韵味,才有回味。

  我们 的文字是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胸有成竹时,写起来水到渠成。写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就读书。有了灵感就写,是良性循环的交替,要坚持进行。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一个人的生活积累越深厚,就越能培育出丰硕的果实。

  清人袁枚曾说过:“凡做人贵直,而做诗文贵曲。”结尾“突转”,是文曲多变的技法之一,它能使文章情节跌宕,波澜起伏,产生令人回味的无穷魅力。

  每篇作品的出场,很多情况下无非就是一件事,或者一个故事,或者因为一个人,抑或一个灵感而引发的。无论是描写景物,还是述抒人生;无论写自己的经历,还是讲别人的故事,我们都要能守候一段深情,记叙岁月的芳菲,都应让读的它人,与我们的文字同悲同喜同欢同乐。播种快乐,点亮心灯,以期与天下文友一道,共赴心灵之约。


         银河悦读评论部


1610932407137697.png

               202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