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10730075948.jpg

【千里草简介】

老三届,老知青,在内蒙下乡,工作了二十二年。做过工,务过农,当过干部。 喜爱文学写作,爱好摄影,旅游,登山 参加过《东北经济》一书编辑,有诗歌作品收录进《敢教日月换新天》一书。 新中知网文字报道撰稿人,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银河悦读网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

【评论展示】

1:说说老年人乘公交车的事   作者:岁月

作者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问题分析的透彻,有理有据,大义凛然。替饱受争议的老年人发出正义的声讨之声。近两年来,网上关于取消老年证的声音甚为嚣张,关于大爷,大妈公交车上的丑文也此起彼浮。一些污蔑老年人的言语借此兴风作浪,“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尤其让人深恶痛绝。好像我们这些老年人一辈子没做过好事似的,人上岁数也懒得和那些不懂事的孩子计较了。公交车挤不挤和老年人有什么关系,再说现在的公交车挤嘛?我们当年挤公交车那才叫挤呢,骑自行车明天几十公里上下班,那滋味他们知道嘛?公交车拥挤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市政规划不合理,住宅小区规模大,又过于偏远集中。公交车高峰期配置少,道路拥堵。这不是老年人不坐公交车就能解决的。政府决策上有问题,你让老年人吃药,这不是有点滑稽。国家富裕了,给老年人一点优惠补贴,一些人看着眼红。还有一些人,自以为聪明。说把老年卡改成现金发放,说这样可以减少老年人乘公交车。你可以去政府有关部门问一下,每个月政府按老年卡刷卡付给公交公司多少钱,如果,按老年人发补贴又需要多少钱。感觉国家还是比你会算账的。为此文点赞!

2:七律三首    作者:冯强

建党百年群情激昂,激励着众多诗人灵感,无数佳作涌出。作者三首七言律诗,韵律平仄运用准确,言语精炼。但我感觉诗中有两句词语欠妥,“敢拼日月换新天”一句,应该是引用毛主席“敢叫日月换新天”。“叫”是本句的点睛之笔,有着号令天下的王者气魄与霸气。本诗中可能是因为平仄之因改为“拼”。可没有了气势,意思改变了,也感觉语法上不通,“敢拼日月”实在费解。“一人憔悴万民欢”不甚完美,有褒义的解析,也有贬义的解析,既然是写领袖还是严谨一些为好。个人看法,敬请谅解。

3:【百年】几回回梦里的惊喜    作者:  霈岳

建党百年,激励起无数人热血沸腾的心潮澎湃,无数灵感如潮涌来。诗歌传颂着千千万万人民的心声。当年,南湖一艘木船扬起征帆,谁又能想到,百年后,星星之火把世界点燃。几十人发展成拥有数千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小木船发展成巨轮、航母、军舰。经济上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亿万人民站起来,富起来。怎能不让诗人们诗兴大发,把心中的激情迸发。赞!

4:英雄董存瑞的那一瞬    作者:燕鹰

一篇英雄事迹详尽的文章,一篇真诚敬仰的心声。记得50年前,上山下乡时候,回北京探亲在隆化倒火车,候车的几个小时曾经到董存瑞的纪念碑瞻仰过,那时候,还没有文章中讲的牺牲复原地及墓地。这些年,加强革命历史传统教育,确实有了很大改观。前些年,公知们公然诋毁英烈,这是假的,那也是假的。“为了新中国前进”这是电影里董存瑞壮烈牺牲前喊出的最后声音,他们说当时董存瑞喊的不是这句话。这不是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嘛?能告诉我们当时你在哪里?是听到了?还是看到了?你敢不敢举着炸药包拉弦嘛?没有这个舍身的勇气就不要说三道四。为作者点赞!

5:变家为国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作者:张立民

辽,金,元历史,应该说是在中国历史史册中是缺失的一部分,契丹还是在金庸《天龙八部》小说中,主人公乔峰那里有所耳闻。张老师近来几篇关于辽、金的文章,为我们揭开尘封之谜,大有豁然开朗、恍然大悟之感。其实,这段历史离我太近了,简直近在咫尺,触手可得。应该说我家就在辽,金的皇宫遗址上,上学时的天宁寺塔,西山的八大水院,萧太后河等等,都是辽代的建筑。如今,依然还是那样宏伟壮观。现在,北京正在筹建几处辽金遗址公园,那段历史将完整地重现。张老师对历史尊重,严谨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点赞!

6:高考的思绪四绝句    作者:日有所学

作者四首绝句说高考,寓意深刻,词语讲究,韵律规范,平仄准确。《笑对高考》中第三句“花开满园千千树”(园)字应为仄音,敬请斟酌。赞!

7:虎口拔牙     作者:曾莹

这是一段真实的战争经历,是无数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丰碑。我们不能当故事来听,要用心灵去感受。建党百年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书写着历史,这是绝对不能忘记的,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点赞!

8:走过武功山   作者:陀螺

这是一篇非常棒的游记,文章的每一个字,不是作者用笔墨写出来的,也不是用键盘敲出来的,而是用那疲惫步步维艰的脚印,是那不畏艰难的点点滴滴汗水。若非亲历,绝无此精彩的情景再现。我也喜欢登山,享受那一览众山小的胜利喜悦。应该说登山活动,是毅志的锻炼,是自我的升华。文章中那段看日出的描写,非常精彩。没有登上山顶的人无法领略那“跃”字的奥妙。点赞!

9:因为善良,所以幸福    作者:学文

善良是人之本性,古训早有“人之初,性本善”之教诲。应该说人的善良行为,是不求回报的。善良不是利益交换的手段,而是人类本性自然表现。说道幸福,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幸福不是以物质、钱财、权利的拥有为衡量标准。家财万贯未必幸福,其实,幸福很简单。当你久困于沙漠,一滴水可能就是你幸福的渴望与满足。有病的人健康就是幸福,饥饿的人一个窝头就是幸福。幸福与善良同样都是一种心灵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赞同作者的观点《因为善良,所以幸福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流传甚广,不过是心灵的安慰而已。善是人之行为底线,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不要管有没有回报,你的心灵是幸福的,等待回报的善,是扭曲的善,也必然以失望而告终。为作者点赞!

10:病房“世态”  作者:学文

作者的文章,通过住院的经历,展示社会的人间百态。病房就是一个小小社会的缩影,什么人都可能会不期而遇,什么事情也都可能发生。在这里人性,丑陋也好,善良也罢,都无遮无挡地展露无遗。文章中我们看到老夫妻的相濡以沫,父女间的父慈女孝,要钱不要命的乡村老板,财利面前亲情的残酷争夺,残疾夫妇因病又致贫的无可奈何。这一切都在作者笔下,描述得淋漓尽致,灵动鲜活。赞!

11:遗世独立的建州三塔    作者:张立民

张政委的新作《遗世独立的建州三塔》,让人深深感觉到历史的厚重。看照片中塔的模样,与北京千年古刹天宁寺中的佛塔几乎一模一样,年代也相仿相近。辽金的历史记载确实不太详尽。不特意找寻,难以得之。张政委对辽金史情有独钟,不辞辛苦到荒郊野外探访遗址,其精神可嘉。我曾答应为张政委探访萧太后河,前些天去了一趟,遗憾是萧太后河博物馆应疫情没有开放。不过也从几块石刻上弄明白一些辽代的史记,萧太后河起源竟然是离我家不远的万寿西宫(现在的万寿公园),经陶然亭湖,龙潭湖,西直河。石刻是现代的,但也模糊不清。我拍了照片,整理一下给您发过去,北京西山的八大水院是辽金的行宫,另北京现在正在建设几处辽金的遗址公园,欢迎张政委来北京看看。

12:牛年感怀    作者:那瑞琴

六首以牛为题的诗,写得很“牛”。关于“牛”的生活习性特点以及精神,概括的非常突出和全面。按照有些人“有奶便是娘”的说法,人类应该说与牛有着非常近的关系。我在草原上生活,工作过二十多年,对牛有着了解和情感。牛对于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索取是微小的,除了肉,皮,奶,药,拉犁耕田,拉车外。就牛粪都是草原一宝,用牛粪做燃料在草原上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赞!

 

13:幸福花园   作者:于崇河

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改革以来,婚姻成功引进商业化运作,解放以后国家明令禁止的彩礼又死灰复燃,价码翻了一翻又一翻,造成多少人间悲剧。小说中主人公大姐被贪得无厌的亲家,逼得简直走投无路,婚前要彩礼,临婚涨彩礼,婚后要楼房,不给就以离婚相要挟。这婚离了也好,要不然还不知道要买什么呢?其结局皆大欢喜,是巧合吗?是善有善报,知恩图报,血缘至亲的亲情所至。点赞!

14:西藏游记    作者:凌志云

这是一篇很棒的游记,既有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也有风俗文化,宗教信仰。非常全面地介绍了雪域高原神秘之旅。西藏是一片净土,必须带着虔诚,纯净的心灵去看待和理解西藏的民族文化。我去过四川和甘南的藏区,我不信宗教,但感觉到那里宗教可以净化心灵。虔诚的信仰令人震惊,他们不求今世,只修来生。一生财富留下生活之必需,剩余全部自愿捐献给寺庙。与内地去寺庙烧香拜佛的香客,那种求升官发财的心态截然不同。看了这篇文章,又激发起我西藏一游的渴望。眼看古稀了,但愿能如愿。感谢作者的游记,点赞!

15:我们正在丧失什么    作者:穿越中的书生

作者一篇《我们正在丧失什么?》,看似一通神侃不着边际,实际是一篇语言犀利的声讨檄文。鞭挞着那些被权钱名色迷住的心窍,很大一部分人为了敛财,致国家、民族、他人利益于不顾,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道德伦理丧尽。为作者正义之言点赞!




161093240713769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