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剧评背景
2020年10月25日,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以文学的形式致敬最可爱的人,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指导、中国战略与管理志愿军研究会主办、多家单位协办、银河悦读网承办的“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华上将》首映式暨'致敬最可爱的人'——志愿军参战故事征文暨抗美援朝老照片征集颁奖活动”在英雄城市丹东进行,被大家誉为“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洗礼”。
当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在央视首映当日,我们网站就向全体文友发出通告:《2020年12月27日晚锁定央视一套收看《跨过鸭绿江》http://www.yinheyuedu.com/bbs/detail/6104,以极高的关注度号召文友们踊跃收看。
作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史诗大剧,《跨过鸭绿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总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制。
该剧首次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热情讴歌了英雄儿女,弘扬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光荣历史。
该剧全方位为观众展现了抗美援朝的起因、经过、防御、反击以及最后的胜利。有专家评价,该剧场面宏大、真实震撼,逼真地再现了弥漫血与火的抗美援朝战场。一些业内人士说,这部剧“说理浅显明了,抒情真实感人。宏大的叙事格局和催人泪下的战争场面相结合,引人思考,促人奋发”。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部剧给出了答案。”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日前发布的“2020年年度收视综合分析”,2020年12月27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跨过鸭绿江》,仅凭前7集,就以2.086%成为2020年下半年黄金档电视剧收视冠军。
目前,该剧已播出三十多集,收视率一路飙升,好评如潮。
网站文友们守在电视机前追剧。有人发现当日未播(央视周六日不播连续剧),还在微信群焦急询问,可见这部剧也得到了文友们的高度赞赏。根据文友们的提议,网站决定推出《跨过鸭绿江》有奖剧评征文活动。
一、剧评征文顾问团
总顾问:邓穗 (邓华之子,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会长)
顾问:曹耘山(毛泽民外孙)
顾问:彭 宇(彭德怀侄孙)
顾问:胡永丰(志愿军老战士,少将)
顾问:魏 平(魏巍之女)
顾问:顾保孜(被誉为“红墙女作家”)
左起: 邓穗 曹耘山 彭 宇
左起:胡永丰 魏 平 顾保孜
二、剧评征文时间
2021年1月19日至3月19日24时
三、剧评征文主题
为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铭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光荣历史,激励影视人拍摄出更多有情怀、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高品质影视剧,激发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发愤图强的斗志,特开展史诗大剧《跨过鸭绿江》有奖剧评征文活动。
四、剧评征文内容
每一次战斗都是生与死的考验,每一位英烈都是一座丰碑,每一位勇士都是我们崇尚的英雄,每一个场景都是难忘的岁月,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首英雄赞歌。剧评,可以就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个片段而写;也可以就结构、悬念、冲突、人物关系、剧本的情境而写;还可以就导演的创作理念、风格和特点、演员表演、舞美设计、灯光设计等等而写;关键是,要写出观剧的真实感受和感悟。
五、剧评征文要求
1、主题突出,情感真切,内容健康,文字流畅,评价中肯,视角独特。
2、原创,首发,严禁抄袭或套写,以保证征文的原创性。如有侵权,取消参评资格,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有感而发,直抒胸臆,“为情造文”。推崇朴实的叙述,把道理说透,把观点说明。
4、切忌面面俱到,切忌长篇大论,切忌“掉书袋”。
5、剧评2000字以上,无错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可插图2幅左右。
六、剧评征文投稿须知
1、投稿流程:http://www.yinheyuedu.com/bbs/detail/3751
2、投稿标题前加前缀【鸭绿江】。例:【鸭绿江】一部鲜活生动的历史教科书
3、评委可参加征文活动,但不参与评奖。
七、剧评征文组委会
组委会由银河悦读总编室担任。
主任:独上月楼
副主任:柴英
成员:副总编及周一至周日执行主编。
左起: 独上月楼 柴英
八、剧评征文评委
评委:曾镇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文艺评论家、银河悦读网文学顾问)
评委:张振海(人民日报,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中国文化进万家贰零贰零庚子年精品日历(年鉴)》编辑部主任;北京市写作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传统文化研究会主任,红色文化研究会主任,党建负责人、银河悦读网文学指导顾问)
左起:曾镇南 张振海
九、评奖和颁奖
1、组会委组织专家对征文进行评选,拟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优秀按语和优秀评论若干。
2、优秀剧评推送银河悦读微信公众号发表。
3、获奖奖杯、证书、奖金和奖品,待评选结果揭晓时专发通告。
4、视投稿情况决定是否集结出书。
5、拟于2021年4月在北京举办《跨过鸭绿江》剧评颁奖典礼暨座谈会,由本次活动顾问团、组委会和获奖人员参加,届时拟邀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剧组成员及主要演员等参加会议。
十、活动组织方享有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
执笔:李先亮
修订:独上月楼
美工:王希萍
银河悦读中文网征文组委会
2021年1月19日
1楼 文友:弦歌悠扬 2021-01-31 11:22:11
抗美援朝精神鼓舞中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激励中国人民扬长避短,一往无前,艰苦卓绝,创造奇迹;激发中国人民以苦为荣,顽强拼搏,经受考验,斗志高昂,敢打必胜;昭示中国人民视死如归、无私奉献,忠诚于祖国和人民;号召中国人民追求独立自由,推进世界和平发展。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传统革命精神的弘扬,是中国人民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使我在总结抗美援朝征文中了解的历史,又一次鲜活了起来,
也使抗美援朝精神以前所未有的魅力,消除了我的距离感,也使我从“冒着敌人炮火前进”中,更加懂得“铭记历史,缅怀烈士,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深刻涵义。
回复
2楼 文友:绿色一暼 2021-01-29 19:21:45
中国的尊严是打出来的!和平是靠军事实力赢来的! 该剧成功热播在我国国防教育、影视剧创作史上的政治意义与积极作用远远大于其剧情意义与作用。其无疑有利于唤醒抗美援朝之历史记忆;有利于加强全民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有利于全社会形成“敬仰烈士、崇尚英雄和军人”的良好氛围。
回复
3楼 文友:青梅煮酒 2021-01-22 19:32:20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每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响起的时候,我都会热血沸腾,都会想起那些为了祖国远赴朝鲜的志愿军战士,想起他们的英雄事迹。尤其是参加了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纪念大会后,对这场伟大战争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会认真观看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还预备把这部影视剧推荐给我的学生,要求他们写下观看感受,引导他们接受伟大的爱国主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预祝有奖剧评取得圆满成功。
回复
4楼 文友:王忠田 2021-01-22 08:12:37
文友们,开动脑筋,把你们对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形成文字,著成篇章,投入到剧评征文中来吧!大奖在向你招手呢!
回复
5楼 文友:小泥儿 2021-01-21 20:14:00
史诗大剧《跨过鸭绿江》有奖剧评征文开启了!这是一次重大的征文活动!预祝征文圆满成功!
回复
6楼 文友:梦秋 2021-01-21 15:38:49
自从参加网站在丹东举办的抗美援朝出国参展70周年纪念活动以后,对抗美援朝精神有了特别的感受。由于工作繁忙,未能按时收看史诗大剧跨过鸭绿江,但是本次征文真的想参与一下,为的是那种惊天地 泣鬼神的抗美援朝精神!
回复
7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21-01-20 19:02:02
目前,关于这部电视剧的评论太多了,轻松就能百度到一批剧评,最担心抄袭事件发生, 所以,要特别强调,一定要讲自己的话,谈自己的感受,原则上不欢迎长篇大论。
回复
8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21-01-19 20:57:56
收视破2、关注度破3、豆瓣评分8.6!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的总台出品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已然成为2021开年最火,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面对狡猾老练的李奇微,彭总如何应对?邱少云、黄继光什么时候出场?激烈残酷的上甘岭战役什么时候打?……一个个悬念紧揪着观众的心,很多观众近期最大的盼望,就是每天晚上收看《跨过鸭绿江》,看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如何痛击美帝野心狼。
作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献礼建党100周年头部献礼剧,《跨过鸭绿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总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制,70年来首次填补荧屏空白,全景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据CSM全国网数据,《跨过鸭绿江》平均收视率1.17%,平均收视份额5.38%,单集最高收视率1.41%,单集最高收视份额6.78%。而该剧酷云实时关注度则高达3.7107%,市占率为20.3780%,均揽获黄金时段电视剧单频道收视指标之“冠”。此外,该剧豆瓣评分8.6,知乎8.9,口碑爆棚,《跨过鸭绿江》显然已成为当前最火的电视剧,被观众誉为2021“剧王”。
完整还原历史,再现抗美援朝,人物刻画有血有肉有温度
《跨过鸭绿江》是第一次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样式,全景式真实展现70年前抗美援朝的整个历史进程。不夸张地说,这是历史与现实的一次风云激荡的对话,是一部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在剧中,很多观众或熟悉或并不十分了解的抗美援朝往事,都一一再现——为什么抗美援朝如此必要?新中国是在什么样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条件下开展抗美援朝的?彭德怀如何临危受命,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38军“万岁军”的称号是怎么来的?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一穷二白、装备落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何能战胜实力强大、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跨过鸭绿江》都通过详实而准确的呈现,给出了回答。很多观众由衷感叹:“以前看过抗美援朝纪录片,现在再看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终于知道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为什么要抗美援朝了。”
该剧用小细节呈现大历史,宏大剧情之外还有烟火气。剧中的一些细节,更是令人回味无穷。比如毛主席在出国回程火车上,盛赞厨师烹制的湘味鱼,是“一招鲜,吃遍天”。比如美国总统杜鲁门,下属前来汇报时,他正趴在地上找扣子。下属汇报完毕后,杜鲁门仍继续趴地找扣子。观众盛赞:“如此真实的细节是对人物性格最好的描摹,韵味独特,引人入胜。”
再比如毛岸英牺牲这场重头戏,它用了大量镜头展示彭总得知毛岸英牺牲后的表现。彭总先是一惊,继而不顾危险地跑出洞外,在得知毛岸英确实牺牲后,他几乎瘫倒在地,靠着洞壁泣不成声......了解这段历史的观众一定能从这哭声中,体会彭总的痛苦,品出其中丰富的内涵。毛岸英给彭总刻的象棋子还有温度,毛岸英竟然牺牲在自己身边,彭总怎么能接受?怎样向主席交代呢?此等痛苦让身经百战,很少流泪的彭德怀无法承受。他含泪拟出了一生最痛苦的一封电报。而此时二次战役在即,彭总又必须强忍痛苦,把全部心思倾注到指挥中。这需要多么大的意志力!饰演彭德怀的丁勇岱,表演细致入微,把彭总这一系列表情和内心世界演绎得入木三分,贴切到位。彭总的柔软和刚强打动了观众,不禁感叹:“心疼彭总。他是志愿军总司令,也是一个长者,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
叙事张弛有道,精益求精还原历史,战争场面真实而震撼
《跨过鸭绿江》播出至今,宏大叙事与细节表现相得益彰,独特的叙事节奏令人眼前一亮。比如该剧一改以往同类题材剧开篇就开打的“速战模式”,而是不疾不徐,从国际大局势出发,详细讲述了这场仗为什么要打,以及我们如何打,怎么打赢。这里有宏观大局,也有个人微观,做到了叙事真实全面,不偏不倚,这是对历史的尊重。比如剧中研究是否出兵朝鲜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每一个与会者表情的细腻变化,每一个不同意见的发言,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会议本来是枯燥的,但该剧细腻的刻画和对历史的精准再现,却把一个决断共和国未来命运的会议展现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作为一部全景展现抗美援朝的史诗剧,《跨过鸭绿江》对细节的还原度非常高。该剧不仅在大人物演员选择上做到了“形神兼具”,连剧中的一些普通战士也是由解放军某部的战士“本色出演”。剧中演黄继光的张峰,更是当了八年兵,不用演,自身就真实流露出一种军人气质。虽然《跨过鸭绿江》的拍摄期只有100天,但时间短、难度大、任务重并没有影响它的品质,反而对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拍好《跨过鸭绿江》,仅美术组前期就整理了130万字的资料,认真研读剧本、仔细对待每一个拍摄细节,大到一场战斗设计,小到一封电报,都力求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比如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是剧组参考大量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按比列制作还原。毛主席书架上的书都是线装书,书里的每一张书签都由道具组人员仿毛主席字体手写而成。剧中海量的作战地图每一张都不同。美军所用地图与志愿军所用地图有不同,每次战役地图的图标也有不同。而战争剧中经常被诟病的“语言”问题在《跨过鸭绿江》中也看不到了。剧中除了汉语,还有俄语、英语、朝鲜语等不同语种,不同国家人员说不同的语言,语言对白准确且规范,其专业、细致的细节处理可见一斑。
此外,《跨过鸭绿江》的战争呈现也是自成一派,真实而震撼。以往的部分战争剧中,出现了一些胡编乱造,不尊重历史,矮化对手的桥段内容。这一次,在《跨过鸭绿江》中,观众看到了一部正视实力差距,高度尊重对手,也不回避我们志愿军灵活战术和顽强意志的电视剧。以飞虎山战役为例,面对敌人强大的空中火力,没有支援,335团团长范天恩就改变战法,使用车轮战术,率领战士们用生命化为一道道防线,轮番上阵阻击;没有补给,他们就拖着饥饿虚弱的身躯,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335团硬是战斗到最后一人,死守飞虎山5天5夜、寸土未失,谱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肉眼可见的逼真战争场景,隔着屏幕都能感受的激烈战斗让观众受到了视觉和心灵的双重冲击,直言;“知道抗美援朝战争打得苦,没想到这么苦,《跨过鸭绿江》刷新了我们对国产战争剧的想象,如临其境,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天地英雄气,铭记历史,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砥砺前行
坚守飞虎山、激战黄草岭、血战松骨峰、寒战长津湖、铁原阻击战、上甘岭战役……志愿军的武器装备那么差,我们能战胜美军是靠什么?就是靠中国军人的精神,就像毛主席说的“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是人!”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场立国之战,在经济、军事实力极不对称的条件下,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不仅涌现出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等志愿军战斗英雄,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更锻造出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用信仰感召年轻一代,这就是年轻观众被《跨过鸭绿江》“圈粉”的理由。“《跨过鸭绿江》每集必看,有一种拿起枪为国去战斗的冲动,不得不说中华男儿骨子里流淌着的英雄气概太强大了,向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致敬”。“这几天寒潮来袭,不禁联想到当年的那些志愿军战士们!当年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天气里,身着单薄的衣服,长时间趴在雪地里,任雪花在脸上结成冰霜,浑身冻僵……”一位90后网友如是说。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跨过鸭绿江》如此打动人心?是因为它深刻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精气神。如今,这山河无恙,盛世如你所愿。《跨过鸭绿江》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蕴含的伟大力量。它让历史观照现实,激活了我们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励我们在新时期的伟大征程上砥砺前行。铭记历史,致敬英雄是每个国人的责任和信仰。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将永远激荡人心、历久弥新!
原标题:《跨过鸭绿江》收视一骑绝尘 豆瓣8.6成2021央视开年剧王
来源:北青网
回复
9楼 文友:房桂梅 2021-01-19 18:29:06
史诗大剧《跨过鸭绿江有奖剧评》征文活动开始了。大型电视剧在中央一套隆重展播,引起强烈反响。如此红色记忆的,受到很强的震撼力,感动观众无数次落泪众多看点大家踊跃投稿说说感受吧!
回复
10楼 文友:铁血胡杨 2021-01-19 15:54:35
铭记抗美援朝,解读《跨过鸭绿江》的文化底蕴。支持我们银河悦读举办的剧评。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