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89a61bb8f0a0e158baca72bfbb312_1547796253408328.jpg

银河悦读中文网“楹联基础知识”讲座 

               ——潘家农


主讲人潘家农简介: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

中国诗词研究院副院长

数十年从事诗词、楹联、诗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曾主编多种诗词、楹联、诗钟刊物。组织或参与全市、全国、海内外诸多诗词、楹联、诗钟大赛的评审工作。

发表各类文章、论述,著作等。

 



   

楹联基本规则简述

 

第6讲  基本规则之六:形对意联

本意是上下联所写的内容必须围绕同一个主题。例如下面的联: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朝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上下联都是在讲时间的关系和变化。再看湖北荆州宝塔公园联:

东望武昌云历历

西连巫峡路悠悠

武昌和巫峡本来没什么关系,但如果以长江为纽带,荆州位于二者之间,从宝塔公园东延西连,这样便将三者牵合成了一个主题。

 

第7讲  双轨制原则

古代汉语的发音和分类与今天的普通话不同,“古声”的四声包括平上去入,大致上“平声”类似今天的阴平、阳平两种平声;“上声、去声”在古今没有太大变化;唯独属于仄声的“入声”,在普通话里完全消失了!几百个入声字大多转为平声,极少数转为上声、去声。

如赵孟頫题扬州瘦西湖联: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下联的“一”字就是古入声。如果用今声读,它就违律了,但用古声读就完全合格!

创作时可以任意选用今声或古声写对联,但在同一副对联中严禁混用。如:

爆竹声中辞旧岁

梅花香里庆佳节

“竹”和“节”都是古入/今平字。此联却当作一平一仄使用,这种今古声混淆就是病联。

 

第8讲  撰联避忌之一:合掌

上下联互相对应的词语基本上同义,就称作合掌。对联是最精炼的文学形式,合掌会造成语言浪费。意义重复,像“车轱辘话”似的也令人生厌。如:

九州千古秀

四海万年青

“九州”“四海”都指中国;“千古”“万年”都指久远;上下联意义完全一样。另如“对苑/联坛”“玉兔/银蟾”……,有的人习惯腰斩成语分置上下联,这样极其容易合掌,是不允许的。 

 

第9讲  撰联避忌之二:不规则重字

重字是指一副联中重复出现的字。不规则重字违反了对联的对称法则,故而被禁止。如:

年丰人寿花如海

柳暗花明春似潮

上下联不规则地重复用了“花”字,故成为病联。

特意安排的有规律重字,属于修辞手法,是符合联律的;如林森挽孙中山联: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第10讲  撰联避忌之三:三平尾

三平尾是指下联结尾连用三个平声字。这会破坏声律的抑扬顿挫及全联平衡。如:

响起爱国协奏曲

弘扬时代新精神

“新精神”连续三个平声,这绝对不允许!

另外关于三仄尾(上联结尾处连用三个仄声字),虽没有被硬性禁止,但《联律通则》明确指出,应当尽量避免。

爆竹随心伴笑语

春风得意谱欢歌

“伴笑语”就是三仄尾。

 

第11讲  对联的严与宽

对仗工稳和宽泛是相对而言,名词的对仗一般要求较严,其它词类不十分严苛。有时可用不及物动词对形容词,副词、助词对连词、介词等,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如董其昌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上写冷泉亭、下写飞来峰,其中以形容词“冷”去对动词“飞”。

实践中,所有技巧联都可放宽格律!有些较近似或特殊的句型结构,可适当变通,如交股对改换位置等。又如无情对,上下联的文意故意写得风马牛不相及,离得越远越好!还有借对,如某穷人写的过年春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八九六七

横批:南北

上下联中,十个序数缺一少十,借音暗指“缺衣少食”。横批的四方中,没有东西方,是转义暗指“没东西”过年。

写对联时主观上应坚持高标准;客观上可结合内容统筹考虑,工宽结合,使创作臻于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