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78198385,508611671&fm=27&gp=0.jpg


                            1510712829(1).png

                      1510714206(1).png


“秋韵”主题征文推出,自10月14日始至11月6日截稿止,短短22天时间,共收到70余篇稿件。其中古体诗作24篇,现代诗作9篇,散文及随笔27篇,游记题材6篇;加上与“秋韵”主题吻合的征文活动前发表的作品,我们共计收获了近80余篇稿件。


这些作品中,诸多优秀者,例如10篇金星作品,还有漏挂金星却的确精彩的佳作。它们涵盖了秋韵特色:如秋景,如秋情,再如秋思等。


静坐下来,沏壶茶,安静阅读。一篇,一篇,又一篇。被文字震撼,被作者感动。如许多的才子各领风骚,如许多的墨客风情乍现,银河的亲们,这个季节,怎能不潜心阅读,静心为文?


铁血胡杨,擅长古体诗,发文多篇,从初秋到中秋,再到深秋,从秋雨到秋水,从九华望到江南,其热情洋溢,自是不必说。用编辑鸿雁的话来评述,是“恣意挥洒”、“独树一帜”,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抒写家国情怀,也畅谈天下大事;用编辑冯冯的话来说,“人人都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天南地北,荡气回肠,那自然是知悉了!


而我们的鸿雁呢,在《冰菊》一文中,被一树菩提盛赞,“鸿雁老师真厉害,左手古典诗词,右手现代诗歌,关键是写得都出色,羡煞人也”,这种文字里的互动,文友间的欣赏,让人感念莫名:银河需要的,恰是这氛围。以文字为缘,相亲相爱,共同进步。这秋景,实在让人沉醉啊!


驻站作家童地轴,在《稻城秋月》、《呼伦贝尔,去时夏日归时秋》,以一颗自由的心,去抒写出对原始的追寻。藏区,接近天堂的圣地。随了作者去高歌、去倾听、去祭拜、去遐思,去触摸苍茫,去溯回初心,该是何等的惬意?如此胸襟和气度,该是铁血汉子吧?殊不知笔锋一转,人又《途经你的秋天》,千回百转起来,让人惊叹这角色转换。


此外,让人感动的,还有几篇秋情描画。例如王夫敏以《山那边,就是故乡的秋》,通过对故乡秋景的回顾,辗转烘托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再如柴英,压住情感的潮汐,以微散文以《枣儿红了的时候,闺女就回来了》,渲染出来“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酸涩。再如小泥儿那篇《子夜和未谋面的灵魂相聚》,饱含真挚的追溯,蕴藏心底的哀思,隔世离空的情怀,让人无法不动容。


而最让人感动的,是邵魁的《与秋天的约会》,是银河悦读前身——原“雀之巢”秋日征文解读,用编辑曲新同的话来说,“足供回忆的点点滴滴,如今都化为岁月的珍藏,在记忆里封存于最温暖那一角,历久弥香、身心俱悦”。那些描画虽不见原文字,却已经能够窥见摇曳,所有这些“记住”、“翻阅”,都是对文字,乃至对情谊的珍藏。都说,想你的时候,便是重逢。邵魁这是如数家珍,牵引着,让我们在文字里遇见……


值得畅谈的,当然还有很多。例如,桑子笔下毛拉的秋天。例如于湘校园里那棵丹桂树。再如书生、凉月满天、可丽呈现给大家的秋意。亦如小雨的秋收、志安的芦苇、玉凤的秋色等。最后都归结为月楼那篇《秋,是第二个春》——是呀,只要心中有爱,何处不是春意盎然?


这个初冬时节,我依旧沉浸在秋韵的盛宴里,感受文字的勃勃生机……


                                                执笔:金豆豆


                                                      2017年11月13日

                                       timg (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