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用户专区

刘齐

驻站作家

  • 作品数

    99
  • 累计字数

    225801
  • 注册时间

    2017-01-18
  • 用户评论

    105
  • 用户余额

    265.20
  • 用户积分

    950

刘齐,辽宁沈阳人,著名作家,曾任知青、工人、厂报编辑、《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编委、辽宁省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部主任、《散文世界》杂志编辑部主任、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新民晚报》、《南方周末》等报刊专栏作者。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获文艺学硕士学位。现居北京。出版著作有:《刘齐幽默散文丛书(三卷)》、《刘齐作品集(八卷)》、《中国杂文.刘齐集》、《中国当代杂文精品大系·人一有车就自卑》、《中国式幽默》(法文版)等二十余部。

所属频道 标题 回复内容 时间
[全文投稿] 玫瑰指甲沙龙 转江山文友评论:2 楼        文友:含笑花        2015-12-01 09:08:41 语言幽默犀利略带调侃,这才是真正的杂文风格。学习了! 2017-07-13 15:21:53
[全文投稿] 玫瑰指甲沙龙 转江山文友评论:1 楼        文友:碎月岁月        2015-12-01 08:44:57 一篇极可爱的佳作,收藏了。谢谢刘齐老师,问好。 2017-07-13 15:19:41
[全文投稿] 寻找民族基因——序《古北口长城... 转江山文友评论:9 楼        文友:碎月岁月        2016-01-25 18:04:20 尽管这是一篇序言,但不同往常的是,文章不是对作品内容的罗列或推介,而是从中引申出序言作者的观点加以着力的陈述,因而,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是一篇独立的论述性随笔。文章的核心是关于史实、史料、史观的认识话题,并用纯粹的文学语言予以解析。这让读者很容易理解,某些史实、史料、史观的客观存在,与即时的历史背景有关,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今天,政府的专政职能已经转变为服务为核心,国家的特征更凸显了民族利益,以往的观念渐渐成了过去时,尤其在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时段,国家舆论对一些史实、史料、史观的纠正是很有代表性的进步。作者用“寻找民族基因”来描述这个以民族大义为特征的时代,是再形象、再贴切,再现实不过的概念了。这是篇很前卫且科学性理性观具在的好文章。 2017-07-12 15:09:42
[全文投稿] 寻找民族基因——序《古北口长城... 转江山文友评论:8 楼        文友:鸿渐于陵        2016-01-24 13:44:13 《寻找民族基因》这么出色的一篇文章,居然需要复审才能获精,我只剩下了摇头和叹气。我没有个性,所以不签名。 2017-07-12 15:08:29
[全文投稿] 寻找民族基因——序《古北口长城... 转江山文友评论:7 楼        文友:苏庸平        2016-01-22 16:43:36 应该说,在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决不仅仅是共产党人在作战,国民党的爱国将士也在抗战的战斗中付出了众多的鲜血和生命,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更有一些海外的爱国华侨也在为自己的祖国反对外侮做贡献。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是功不可没的。我们不能仅凭一些较为淡薄的宣传来认识问题。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党中央邀请仅存的抗战老兵参加大阅兵,其中也有的是国民党的抗战老兵,这样客观地对待历史才是唯物主义的最好体现。 2017-07-12 15:07:19
[全文投稿] 寻找民族基因——序《古北口长城... 转江山文友评论:6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6-01-22 16:00:02 看惯了鱼贯荧屏和影屏的抗战影视,听惯了充满歌坛和乐坛的抗战歌曲,读惯了遍布报纸和杂志的抗战诗文,于是,日寇的惨绝人寰,国民党的软弱无能,共产党的英勇善战,就深深地印在了脑海,印在了心灵。我们接受的是这样的教育,我也用这样的观点教育我的学生和子孙。现在才清楚,这是一个历史认识的误区。我们现在特别需要有人来矫正这样的认识误区,还我们,特别重要的还我们后人一个唯物的历史真相。《古北口长城大血战》正是矫正认识的教科书,而刘齐老师的序言则是这样的教科书的一面旗帜! 2017-07-12 15:00:16
[全文投稿] 寻找民族基因——序《古北口长城... 转江山文友评论:5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6-01-22 15:31:31 文章引出这一观点的是作者引述自己在美国时,到一家台湾人开的餐馆打工,被餐馆大厨问到一些“不成问题的问题”时,自然而然的引深到:你呀,只知道一个地雷战地道战,你知道国军是怎条打鬼子的吗?我觉得这是一条在真实在自然不过的一句问话,因为,我们在早些年根本也不知道国军也抗战,而且还有那么多著名战役。真是巧妙的一笔运用,不仅真实可信,而且让诸多的读者都有了同感,并有发自心底的肯定。 2017-07-12 14:58:45
[全文投稿] 寻找民族基因——序《古北口长城... 转江山文友评论:4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6-01-22 15:21:57 月楼大姐的说的,正切中本文的一个要点,也是我在编辑此文时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民族自身的弱点乃至对于历史和历史人物认识的盲点。不以唯物的历史观世界观看问题,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是一刀切,要么“高大上”的光芒四射,要么腐朽末落到一片漆黑。在国民党将士们抗战这一问题上集体沉默几十年是罕见的,我们这几代人在抗日战场上看到的只有共产党的身影。直到最近一些年我们才陆续知道了忻口会战、松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著名战役,也知道了一些爱国将领们的名子和他们壮怀激烈的情怀。文章中提到“遮蔽带”这个词,我觉得非常之好,有这条遮蔽带,我们看历史,历史就是片面的;看事物,事物就是片面的;看人,对一个人的认识也是片面的。一叶障目,使我们不能正确认识世界,不能正确的看待历史。 2017-07-12 14:57:10
[全文投稿] 寻找民族基因——序《古北口长城... 转江山文友评论:3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1-22 12:17:36 别以为刘齐老师将悲观进行到底,他到底是杂文大家,有个性更有思想,他下面这段话是本文中的最大亮点,也是我读完全文最感欣慰的地方—— 所幸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发达,民族和人性中向真向善的因素也在顽强作用,终于,社会走到了今天,越来越多的历史真相被发掘出来。《古北口长城大血战》一书,连同书中拼死御敌的悲壮军民,也在历经种种坎坷之后,呈现在世人面前。 2017-07-12 14:55:09
[全文投稿] 寻找民族基因——序《古北口长城... 转江山文友评论:2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1-22 12:14:48 文中还有泣血的呼喊,振聋发聩,掷地有声,这也是以往刘齐老师的大作中不多见的—— 堂堂一个伟大民族,为何竟致落到最危险的地步?经典如山,官员如海,为何竟致落到每个人,每个男女老少,每个士农工商,都要发出最后的吼声?往事流泪,往事滴血,不断刺激我们,警醒我们,拒绝遗忘,不敢戏说。 2017-07-12 14:50:30
[全文投稿] 寻找民族基因——序《古北口长城... 转江山文友评论:1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1-22 12:13:29 刘齐老师是个杂文大家,以如此严肃(当然还保留着他历来幽默的特点)为《古北口长城大血战》一书作序,颠覆了以往我们所看到的那种中规中矩的序言模式。因为,这里不仅彰显了书籍本身的内涵,而且,还夹带了作者本人的家事、经历和感悟,读来倍感亲切,很容易拉进与作者和读者的距离。 最让我钦佩的是,刘齐老师以投枪匕首的力道,揭示了我们民族自身的弱点乃至历史上的盲点: 第一, 还有一条不容忽略的原因:民族性格、人性和文化心理方面的弱点和短板。记仇,不共戴天,你死我活,成王败寇,汉贼不两立,是亲三分向,掩耳盗铃,以偏概全,麻木不仁,随大流,出头椽子先烂,等等。多种因素搅在一起,根据——仍然是“根据需要”——个体或局部整体的“需要”,该谁出手谁就出手,为我所用,欲罢不能,甚至压根儿就不想罢,理直气壮,一直往前走。不独海峡这边,对岸也有类似现象。双方同文同种,身上都有令人深长思之的病灶,只是影响方式、范围和程度有所不同。 第二, 书中对张学良将军的重新评价,格外引人思索。长期以来,张学良以“少帅”之名备受尊崇。有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对其丢失大片国土的责任,多有开脱和转嫁。本书没有沿袭以往观念,而是综合考量海内外新老资料,指出:“张学良以无知者的无畏和自己都承认的无能,创造和加速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而事变后他又以军阀的自私与懦弱,违抗中央政府抵抗的命令,将东北拱手让人。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张学良就是九一八事变中国最大的罪人。”这是一种颠覆性的判断,作出这种判断,一要有勇气,二要有识见。这两点作者都做到了。 2017-07-12 14:48:11
[全文投稿] 闲侃二题 转江山文友评论:4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1-02 01:40:30 最让我动心的是最后一句——大自在。 活在当下的女白领包括还想做点事、成就点梦想的老女人们——如月楼,眼下最缺少也最渴望的莫过于做自己了——享受一种大自在! 总会有些名缰利锁控制了自己的心,也总会有些欲啊望的绑架着自己的身,想要大自在,一个字——难。 好在,终于懂得了什么才是人生最要紧的事,懂得了如何把握自己不失去自我,想要活得快活也不难了。 多好的杂文啊,文字幽默,寓意深厚,将厚重的思想寄托在轻松的语气里,读来神清气爽,不加精不公平! 2017-07-07 11:03:51
[全文投稿] 闲侃二题 转江山文友评论:3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12-30 18:05:12 爱情变成亲情不离不弃才能天长地久,来得快,走的也快,没有沉淀的爱能有多长久呢? 2017-07-07 11:00:04
[全文投稿] 闲侃二题 转江山文友评论:2 楼        文友:闲妹        2015-12-30 17:52:53 持老结婚证的大多能白头到老,比起现在年青人闪婚闪离要强。 2017-07-07 10:58:07
[全文投稿] 闲侃二题 转江山文友评论:1 楼        文友:老树老树        2015-12-30 14:02:59 有老结婚证书的人,一是年龄大,二是婚龄长。前者不羡慕,只羡慕后者。只有这样,才可能白头偕老。 2017-07-07 10:51:58
[全文投稿] 说年节 转江山文友评论:4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12-25 23:37:32 脚跟脚多么方便,多么温暖,能够把目光,一直,焊在老伴身上。——一直被刘齐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故事引领着,张着嘴呵呵傻笑,突然,读到了这样一席话,嘴巴闭上了,眼睛却湿润了...... 圣诞元旦春节接踵而至,喜庆的气氛已经沉不住气的乱飞,此刻,读了刘齐老师的文字,我却开始思念那些天堂上的亲人,爸爸、公公、婆婆,你们那里也过节吗?可好? 女儿、儿媳想你们啦! 2017-07-07 10:50:05
[全文投稿] 说年节 转江山文友评论:3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12-25 13:42:28 老了,年也一样,节也一样,平静时多,兴奋时少,只想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过日子,今天是圣诞节,不一样的是外边飘着雪花。喜欢老师美妙的小文章! 2017-07-07 10:49:01
[全文投稿] 说年节 转江山文友评论:2 楼        文友:闲妹        2015-12-25 12:17:23 三篇小文却透着大智慧。 2017-07-07 10:47:40
[全文投稿] 说年节 转江山文友评论:1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5-12-25 10:46:59 年文化节文化,西方文化东方文化,分别过着各自的味道。 2017-07-07 10:44:37
[全文投稿] 国民党老人和大陆儿子赤裸相见 转江山文友评论:4 楼 文友:白鹤松风        2015-12-25 18:16:16 亲情的分离,四十八个春秋,岁月的沧桑,父子的相见这一动人的画面!更经典了母爱大于天;父爱大于地真情故事! 2017-06-23 10: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