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在中国作协杭州创作之家度假,我们住在白乐桥一号孟庄。这是一座非常别致而又清静优雅的小别墅,地处灵隐寺后,面对的是北高峰山,而北高峰山下就是百亩龙井茶园。周围环境优美,当时气候也宜人。一眼望去绿意流溢,色彩瑰丽。令人精神兴奋。

  谷雨时节,我们参观了灵隐寺之后,沿山坡向上,哦,这儿路两侧店铺林立,绿茶飘香。有很多的店铺门前的店家正在炒茶,只见一个六十多岁的汉子,光头,赤膊,双手戴手套,一手摁住锅沿,一手在锅里翻搅,我们围拢着观看,原来他在给茶叶脱水,当然,老人家也在推销他家的茶叶。因为聊天因为我们购买了龙井茶,老爷子非常热情。不但让座,而且让我们品三杯茶,不是云南那种的三道茶韵的讲究。他说,你们分别品尝这三杯茶吧。说完,老人继续他手中的活儿,我们静静地品茗。

  第一杯感觉幽幽淡淡,但越品越有味道,第二杯淡而有味,不尽人意,第三杯像有青草的味道。我们向老人阐述了喝茶后的感觉,不是多么准确,但口感不一样。

  是的,第一杯是明前茶,第二杯是明后茶,第三杯是雨后茶。不同时节的茶,味道、品质完全不一样。价格也相差悬殊。

  明前龙井又叫“女儿红”,最早的时候明前茶的采摘必须由未婚女孩子来完成,不能用手,而用双唇采下,因为用手指掐下来的茶叶,其掐痕在制成茶叶后仍去不掉。现在采摘必须小心轻柔地摘下叶片,摘一片就要马上放一片入茶篮等,据说叶片如果在手上停留片刻,那么手的温度就会令叶片由绿变红。

  应该说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大都喜欢喝茶,偶尔也有喝咖啡的,不管春夏秋冬,我都是一杯绿茶。(如今偏爱黑茶)。品茗的同时喜欢那种情调,淡绿色,给我幻想和宁静,看着一杯水里的绿茶叶子慢腾腾舒展,茶水由淡而变绿,温度可口,品茗而宁静。茶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而人们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发现了茶不仅是平静心态的饮品,而且延续成了一种茶文化。因为平淡且有回味,阐述了人生哲理。

  其实茶文化,在中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神农氏以茶为饮,周武王还把茶列为特殊贡品,西汉王褒《僮约》描绘了秦汉时期茶叶作为饮料商品买卖的热闹景象,“享茶尽兴,辅已盖藏”,“奔大贩鸡,武丽买茶”。随着佛教的传入及流行茶叶也借佛教之力扩大了影响,佛教刚入华夏,就提倡“以茶破睡”。坐禅,于是“群起仿效,引以为贵。”饮茶很快在平民百姓中普及,当时各“守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饮茶盛行,催生了我国杰出的茶叶百科全书《茶经》。

  开始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但多非史实。纵是史实,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刘源长《茶史》卷一)。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不足为据。《尔雅》有“苦荼”之句,世以《尔雅》为周公时作品,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知《尔雅》非作于周公。不足为饮茶起始之证。

  “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卖茶去。”浮梁,即江西鄱阳,是著名的茶叶集散地,从一个侧面反映唐代茶叶贸易的繁荣。刘禹锡《西山兰著试茶歌》,皮日休《茶中杂咏》,范仲淹《斗茶歌》,欧阳修《双井茶》,黄先里的《茶词》,陆游《夜汲井水煮茶》都是咏茶的佳作,清朝诗人袁玫走访天下名茶,精于茶道而以茶为主题的诗词歌赋举不胜举,唐宗诗人爱茶成瘾,有道是“话谈千古事,茶沏一室香。”

  茶文化的演变历史悠久,茶也是绘画题,历代茶画名作叠书,唐代就有《调琴啜茗图》,反映饮茶是当时贵族的时尚,宋代《变茶图》,元代赵孟《斗茶图》,明代唐伯虎《事茗图》,清代薛怀《心窗清供图》等,都以茶事为内容,艺术地再现了古代茶文化的流变历程。

  再有以茶为内容或者表现形式的歌曲戏剧,舞蹈以及赞美茶的小调,山歌,民谣等,都是民族艺术的基本形式,江浙一带的采茶歌,采茶舞,喜闻乐见。安徽黄梅戏,就由采茶曲调发展而来的。

  最富文化韵味的茶楼、茶馆遍布了中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还有的茶馆陈设讲究,挂有名人字画,插些花草,在北方更有书曲茶馆,像老舍茶馆,成为聚会和学习乐器或说唱的地方,江南的广东和香港,茶楼就更多,南方人有喝早茶的习惯,像茶屋、茶摊、茶市品茶,休息娱乐和饮食密切结合是中国茶文化的一大特色。

  传说秦代方士徐福开始把我国饮茶带到日本,然后流行于宫廷和佛寺中,到十五世纪初,终于和日本国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日本独特的茶道。

  饮茶的习俗“寥来教茶,”已成为我国传统礼节。宋诗《寒夜》云:“寒夜客来茶当酒。”只是在品种和方式上各有不同,异彩纷呈,比如蒙古包是奶茶。比如藏族同胞喜欢酥油茶,而贵州则献上打油茶;在南方给名人敬茶还要分成九道工序,统称道茶,即:投、冲、闷、覆、斟、品、温、等、喝。现在的茶已成寻常百姓家的寻常饮品。

  江浙一带把各种婚姻仪式统称为三茶,订婚为下茶,结婚为定茶,同房为合茶。可见茶文化在民间是多么流行。日本佐贺、福田、能本等地也有类似的习惯,茶是订婚礼品之一,结婚时要向亲友派分配茶,据说结婚用茶,是“茶不能木植置木”之意;从外形,茶的老树枝长,缠绕在一起很像夫妻白头偕老;而且茶不易变色不会变心!

  茶文化在中国历来是雅俗共赏的文化,但是传到日本后,茶道变成了一种艺术,茶道主张“和、等、清、寂,”提倡人们保持和平友好,人与人互相尊敬,一杯茶成君子之交,茶道要超脱世俗,让紧张的生活在一刹那间被茶道的平和气氛所化解,做到清心寡欲,无须多求,这就改变了茶会的娱乐性。现在日本许多名胜院中都有茶室,布置得非常幽雅,静坐其中,喝一杯清茶,令人忘却尘世烦恼,真正体会到茶道的和平修养方法。周作人说:“茶道的定思,用平心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这话带有一点参禅的味道,但茶道在日本的确成为一种人生的修炼和追求。这些年以来,我国又兴起一种聚会形式:茶话会,以清茶或茶点接待客人,体现高尚淡雅和简朴节约的气氛,提倡友好,这其中包括了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共同含义。

  我国是茶叶发源地,也是茶叶大国,龙井茶产于江南,而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该地区终年雨水充足、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等优势,所产茶叶是纯绿色茶饮。野生普洱茶树已有数百年历史。

  你一定也喜欢喝茶吧!是的,君子之交淡淡如水。淡茶一杯也有情啊!时至今日,形成的茶文化似乎在变化,而又让人感觉心理不舒服。令人感叹的是,不管是绿茶还是白茶,红茶还是黑茶,龙井茶还是普洱茶,因为包装因为炒作因为造假,搞得云山雾罩,让人们不知所云,尤其到了旅游景点,几十元一斤的茶叶搞到几千、几万的都有,这几乎达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人们真那么富有吗?其实,茶叶中掺杂着腐败因素,把清、静、和、寂的四种境界由变质到变味。追名逐利,披上佛家的外衣,宣扬禅意的宗旨,不择手段,欺世盗名,混淆是非,以期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其实,那些商家心里也明白,他们是在不择手段地赚钱,通过各种渠道加以扩大销路。真正懂得茶以及茶文化的又有多少人呢?不管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还是我,写作到夜深人静之时,我便想起龙井茶,想起朋友、想起往事、想起人生——应该忘记的忘记!

  面对如此变化的社会,如果人不给自己增加烦恼,别人也不会给你烦恼。主要是面对现实利益之时内心是否平衡?你的心总是纠结总也放不下,那么不但烦恼,而且会有痛苦。朋友,当工作一天了,慢慢品茗吧,那样会让人放松,神思悠远,感觉精神爽朗,思维活跃。我尤其喜欢龙井茶,更喜欢那种情调,色彩氛围让人觉得品茶是一种境界,尤其茶文化的创造,的确能够陶冶性情。茶文化更能突出中华民族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情怀。我们拒绝那些颠覆茶文化破坏优良传统的人,以及患得患失、利欲熏心者的侵害,保持我们纯朴的情调和民族尊严,个人尊严,不要崇洋媚外,永远做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屹立在世界东方,坚持我们的民族文化并且发扬光大。对于滋养我们的这片土地给予深情地报答。爱着,并且为了她而献身,这才是应该发扬光大的献身精神。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