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儿童的玩具十分匮乏,于是,面人就成了我们常见的玩具之一。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买一个面人儿。至于面人起源于何时历史上已无具体的记载,不过汉代就有捏面人的文字记录,至今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各组成部分。民间俗称捏面人,而文雅一点儿的称呼为——面塑。说起面塑的起源还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呢。

  相传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率兵征讨南蛮,在渡芦江时遇到狂风,听当地百姓讲,需要用人头与牲畜祭祀江神方可平安渡江。蜀丞相诸葛亮不忍枉杀无辜,于是就命人以面料制成人头与牲礼模样来祭拜江神,说也奇怪,芦江顿时间就风平浪静,大军安然渡江并顺利平定南蛮,为蜀国平定后方建功立业。因此天下的面塑者供奉诸葛孔明为祖师爷。这段不随意涂炭生灵之善举,也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我小的时候,捏面人的在北京的庙会上是很常见的,偶尔也有背着木箱走街串巷的。庙会上他们一般不吆喝,只是坐等买卖上门。他们经常是一只木箱和一个小马扎,木箱上面有一个提手样的架子,上面有许多的小圆孔,一般上面会插上几件成品,即是销售的商品,也是广告。买面人的一般多是孩子,陪他们来的家长大多会在其中挑选一个孩子喜欢的直接拿走,这样也免得耽误大人的时间,家长和孩子都满意。不过也有些人,提出一些特殊要求,就需要捏面人者当场制作,这样就成全了我们这群喜欢看捏制面人整个过程的孩子们。

  木箱的最上层一般是上开盖的,里面放很多彩色的面团,用湿毛巾裹着,这样可以保持面团的适度柔性和湿润。因为太干太湿都不好成型。下面两层是抽屉(也有一层抽屉的)放一些面塑用的小工具、竹签子、零钱等零星用品。面塑的工具我不知道叫什么,但很像我日后学习雕塑用的“塑刀”,因此我也就称其为“塑刀”了。面塑的“塑刀”和雕塑用“塑刀”大同小异,长短基本和筷子差不多,一头是手柄,另一头则是各种不同形状,有尖的、圆的、三角的、弧形的等等,用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塑出不同的纹理,或压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老塑工具相当讲究,好一些的是红木,差一些用的是竹子,经年使用已经用手磨得光滑无比,尤其是红木的工具,光彩照人甚至都有了包浆,给人以历尽沧桑的感觉。捏面人的师傅见到有生意上门,会先问清楚了对方的要求,于是便取出一支竹签,用本色的面做成人的基本体型,用一支很细很尖的塑刀,轻轻地挑起人脸当中间地方的一小块面,做成为了人的鼻子,又取出一点像小米粒黑色面,柔成两粒极小的黑粒粘在眼睛处,再用一点红色的面,揉成长条,粘在嘴的地方,人的面部就基本完成了。接着在面人的头顶制作帽子或是头发,如果是头发,除了用黑色的面之外,捏面人者还会取出一个小梳子样的工具把黑色的地方,弄出屡屡的头发的形状,惟妙惟肖,甚是精致。

  接下来再用一团本色面柔成两个长条,安装在躯干的胳膊和下肢处,人的形状就基本完成了,下面就要给人物穿衣服了,于是捏面人者再用彩色的面团放在木箱的平坦处,用塑刀压成很薄的一片裹在躯干和胳膊的外面,这样人物的外衣就成了。在给人物穿衣服的过程中,对人物的姿势也进行了调整。然后配上一些必要的装饰和工具等等。

  遇到捏面人的一般我都会一直追着看,如果这个时候,姥姥已经买完了菜,准备回家的时候,就会主动给我买一个面人,以便能及时拉我回家。当问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时候,我经常会选择一个孙悟空。孙猴一只手在前,手搭凉棚,四下观瞧,另一只手放在背后,手里拿着一支金箍棒。他腰间的虎皮裙,更是有所不同,捏那虎皮的面片确实需要几分手艺,我记得捏面人的用黑色和橘红色的两色面团轻轻地柔几下,然后用塑刀一抹,虎皮样地花纹就形成了,他再用塑刀裁成裙状贴在悟空地腰间。再用一条更细地面制成条状,用塑刀刻成飘带,顺势贴在虎皮裙外,极像是扎腰间的带子。金箍棒地里面是一根细竹签做龙骨,外面粘上彩色的面,一方面增加了金箍棒的强度使其不轻易变形,另一方面也不破坏整体面塑的形式。

  买的次数多了,对人家制作面人的手艺似乎也成竹在胸了,我也产生了自己尝试着制作的念头。那时候冬天家家都要买冬储大白菜,白菜帮子就会包饺子吃,于是每次包饺子时我都会找姥姥要一俩个饺子剂子,学着捏面人玩。但是,一上手才知道捏面人的不易。以我的技能只能捏一些小鸡、小狗、小鸭子什么的。而且家里的面一般只有白色的,没有颜色,而且晾干之后常常会出现裂痕。当年吃饺子的时候并不是很多,于是我就会磨着姥姥给我买那种专门捏面人的面。姥姥被磨的没办法,于是就哄我说等有捏面人的来,再给我买。可是不久就赶上困难时期,别说是捏面人的面了,就是老百姓吃的口粮都受到了限制……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北京面人”又重新回到普通市民的眼前。当然此面人非彼面人,虽然在过年的庙会上也会见到,但是已经不是仨瓜俩枣的钱就能买一个的粗糙的哄孩子的“面人”了,它已经逐渐登上了工艺品的大雅之堂。

  “北京面人”成了一种高档的工艺品。捏面人的手艺也成为了一种艺术,捏面人的人也被称之为“艺术家”,其中手艺特别精致的被称之为“工艺美术师”。能被称之为工艺美术师的,确实也有人家的过人之处。他们能利用手中面,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塑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裙,顷刻之间,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婀娜多姿、衣裙飘逸的美女、天真浪漫的儿童,以及各种神话故事、戏剧、历史人物,极为小巧,放在小巧精致的玻璃框内,就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美术品。

  有一段时间“北京面人”极为畅销,北京王府井的工艺美术服务部为单独设立了柜台。因为它体积小,一般仅有几公分高,放在小巧的玻璃框内,携带十分方便,不仔细看,很像是象牙制品。虽然用面粉制成,却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此深受旅游者喜爱。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人制作时,都为艺人娴熟的技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倾倒,常常可以用面塑人物中得典故,演绎成一些小故事,因此国际友人馈赠亲友,纪念到访北京的旅游留念的纪念佳品。

  其实“面人”的起源并不在北京,但北京的深厚底蕴,却为其发扬光大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面人曾流行于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整个黄河流域的产麦区域,只是各地的做法、叫法、形态各有特点罢了。

  山西面人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面人造型简洁浑厚、朴实雅洁,是自然崇拜、并富有雅拙的美感,而且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山西面食名扬海内外,面食与面人有着难以分割的紧密联系。据说当年纪晓岚就是从一位山西人那里把面人引进北京的。相传一次乾隆做寿,各位王公贵族、高官显赫都争相送礼,最便宜的也要花几千两银子,而纪晓岚就花了五两银子做了一套“福禄寿”三星的面人。不但大臣们震惊,就是乾隆也十分喜欢。于是捏面人就在京城盛行了。

  现在山西正在通过不同形式的展览、旅游推介会、旅游景区展示或手工艺品博览会,把山西面人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认识山西面人艺术,从而扩大影响。一件名字叫《吹吹打打迎新娘》的微缩面人作品,走进了上海世博会的展区。

  据史料记载,天下面塑出穆李。清咸丰初年江西弋阳的米塑艺人王清原、郭湘云来到穆李村,与当地的花供艺人郝胜、杨白四合作,把米塑与花供技艺结合起来,形成了今天的“曹州面人”。从此,“曹州面人”脱离民俗功用,成为一种集观赏和把玩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品。

  在面塑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穆李村面人艺人走南闯北,影响全国,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山东菏泽的李派、北京的汤派、上海的赵派。

  而北京汤派的面人据说是起源于清末,其创始人为汤子博先生。汤先生1882年生于通州,无师自通地学习面人技艺,从资质用面开始,研制出独特的面人制作方法,再以其深厚的国学和艺术功底,博采众长,将民间面人由“签举式”改为“托板式”,进而创出核桃面塑、浮雕面塑、悬塑面人和制钱面塑等多种形式。 “托板式”的使用,可以说是面人艺术的里程碑。其使“面人”的单独人物,拓宽为几个甚至几十个,由于人物的增加,题材也由极大的拓展。有传说、历史故事;表现的人物有现实人物、历史人物和传说人物,有书卷人物、戏曲人物、仙佛人物等等;面人汤创造了自己独有面人特点,端庄大方,具有很高的文化底蕴,惟妙惟肖,令人百看不厌。传说和历史人物中蕴含的经典的历史或传说中的典故,更是令人回味无穷。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了中华文明和中华道德理念,确实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艺术形式。第一代面人汤以大量成功的作品确立了面塑流派的地位。第二代传人汤夙国的作品很好地继承发展了“面人汤”艺术,使之进一步发扬光大,实现了面塑从民间步入高雅艺术殿堂的跨越。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汤夙国先生“国际级民间美术大师”称号。如果说老一代面人汤使面人登上了大雅之堂的话,那么第二代面人汤则使这颇具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走向了世界。对于 “面人汤”的第三代传人。汤夙国老人说:“我不接受传统的拜师仪式,我要看他的悟性和他的努力程度,希望他能够打破死套路,做出有思想的面人来。” “做出有思想的面人”正是第二代面人汤传人的毕生追求!看来第三代面人汤的传人更是任重道远!

  面人作为一种有近千年生命力的造型艺术,生长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成为民俗风情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的体系程式。其中的造型意识和方法,人文思想和道德规范,以及发展理念都有着亟待开发和发扬光大。


  备注:插图为“面人汤”第二代传人汤夙国先生作品——屈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