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投资不死,赵政就不能真正亲政,帝党与后党之间的斗争,就会无休无止地纠结下去,没法停止。至于后宫的那点绯闻,虽然能上秦国的头条,但,影响力基本就像一个屁,放放而已。真正能左右秦帝国时局的,还是派系之间的火力全开,谁被撕,谁出局,与人斗的干劲,古今一例,千百年来,真真的其乐无穷。 

  吕投资倒下了,另一个“不韦哥”,阴魂不散地站了起来,这个人,就是李斯。李斯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他本是吕不韦的门客,在一帝清算吕不韦集团时,居然能毫发不伤,全身而退,真真的,完美得像一个奇迹。史记对李斯的门客生涯,无记载,有时我在天马行空地想,这个李斯,是不是一帝安插在吕不韦身边的“余则成”呢?从后面的历史事件中,似乎能找到一丝蛛丝马迹。始皇10年,秦国国内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逐客”事件。“逐客”事件背后,谍中有谍,还扯着另一桩事,历史上也非常有名,就是“郑国渠”风波。始皇元年,秦东邻的韩国,迫于秦国越来越强大,决定采用非常低劣的“疲秦”之计。计谋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即,通过没完没了的工程,拉跨秦国的“鸡地屁”。甲方秦国,本就想兴修水利,解决军粮大计,乙方韩国,希望通过“超级工程”,牵制秦国东进。两方郎情妾意,合同签得相当的写意。弹指之间,十年过去,一帝的“锦衣卫”,查实“超级工程”承包方老总郑国,是韩国间谍。这一重磅时事要闻,格老子的,就像一枚深海鱼雷,炸得秦国高层那一片海,浪翻波滚,好不闹热。一番唇枪舌剑后,秦高层的“巨龟”们,口径异常统一:亲爱的一帝,伟大的王,请驱逐所有的“外籍”人员吧,因为,外来的和尚,未必会念经。“巨龟”们当然有他们的如意算盘,空出来的高官位子,“龟儿子”们,可以上场了。可怜得很,咱们的李斯兄,偏偏也是“外籍”人员,他的命运,似乎就是收拾铺盖卷,6点钟方向,走人了。偏不,逆袭剧情,居然烧脑般上演了。只见这个李政客,踱着四方步,施然然上了朝堂,神清气定,不疾不徐,上了一篇《谏逐客书》。一帝看了之后,大呼妙哉,李爱卿啊,通篇锦绣,金玉良言,着逐客令,立即取消。一篇文字的功效,比刀枪还灵,三言两语就能改变既定的国策,可信吗?文字不是核弹,力量真没那么大。其实,早在李斯上书前,赵政与水工郑国,就有过一次精彩的对话,郑国很老实,说:“大王,我确实是韩国的间谍。但是,郑国渠修好后,对秦国的利更大。大王,我只是替我的祖国延长了几年国运,但,超级工程一旦完工,却是千秋之名,万世之功啊。”没想到吧,一个泥水匠出身的郑国,竟能回答得如此得体,令千年之后的我,不得不佩服,真有水平。郑国深情的表白,打动了一帝,说:郑国,回“超级工程”去吧,郑国渠需要你这样的水利专家。试想,一个间谍身份的郑国,一帝都可以做到“用人不疑”,更何况是没有犯事的“客卿”呢?一帝知道,“灭六国,非秦也,六国也”的弯弯道理,用“六国奸”来灭六国,成本低,风险小,且没有骂名,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私下安排“客卿”代表李斯,也就是一帝内线,上所谓的《谏逐客书》,至于居心,动机很单纯,封“巨龟”们的口而已。将心比心,李斯本是吕投资的门客,如没一帝授意,风口浪尖之际,他敢吗?说李斯是敢玩命的愤青,好笑得可以,这棵左右秦国国运的“政坛长青树”,可以这么说,李斯一完,秦国就玩完了。那情商,高得离谱,他不懂这里面的政治玄机?

  一帝给李斯阳光,李斯就灿烂,赵李组合,很快就搞定了所谓的逐客事件。逐客事件对于一帝的六国战,真的很关键,没有之一。如果秦真奉行什么‘排外”的鸟政策,势必将天下英才,拱手让给六国,这,相当于自加通关难度,一帝才没那么喜欢玩自虐呢。李斯在逐客事件中,博得头彩,加之李斯所上的策论,虎踞龙盘,闪烁古今,的确是大文章。一帝如获至宝,大喜,得,官升N级,火箭提拔,进秦中央常委吧,前排位子,有请。此事不久,另一个著名人物魏人尉缭,也西行到了秦国,得到了一帝的重用,规格很高,“国士”待遇。什么叫国士待遇?也就是秦王吃熊掌,他吃鱼翅,秦王喝西凤酒,他喝五粮液,国级标准。这个尉缭,就是一匹养不亲的狼,吃好喝好,还拿东家赵政开涮呢,他说,“秦王的三观,悲催得可以,高鼻梁,大眼睛,老鹰的胸脯,豺狼的声音,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啊。”然后,这厮,居然,居然屁也不放一个,直接跑路了。一帝呢,更外婆得可以,,居然很多情地喊了一声:尉缭啊,外婆喊你回来吃饭了。每每读及此处,我都觉得这个尉缭,是个政治妄人。是真高人,跑到秦国来干什么?不为富贵,难道还想拯救地球?观相就能观出忠奸好坏,好不蒙B,难道奸雄都打了标签的?如果这样也行的话,史学家真可以集体“下课”,改行当相面师了。(史家有相面情结,相面无史家功底,如此而已)尉缭儿戏般的“闪人”,不就是为了捞更大的功名与富贵吗?麻雀打架,豁哥哥不懂音乐嗦?  

  好了,秦统一六国的两个军师,李斯与尉缭,系数上场了。来看看他们的“军师计”,层次一下就出来了。李斯提出,秦国当前,正是灭六国的好时机,如果错过了打击机会,就会像秦昭王一样,无功而返。时机这个东西,看似缥缈,实则有之,比如说最早那一拨入中国股市的人,如杨百万之流,精准地把握住了中国大地变革的命运,不赚个盆满钵满,似乎都说不过去。李斯的“时机”说,精准如杨百万,并把第一打击目标,锁定为韩国。这是秦“远交近攻”国策的细化与深入。李斯的顶层构想,很精晰:远交齐国,边缘化燕国,快攻韩魏,决战赵楚。这一构想,在后来的六国之战中,皆得到了验证,是秦之张良,真有决胜千里的高妙。至于尉缭,只一计,“千金计”。刀币开路,贿赂天下,智谋指数,低而下作。不过,屡次出招,次次得手。后世陈平,将此发扬光大,在楚汉战争中,又一次“大放光芒”。红包的关怀,才是人性最真实的“心灵鸡汤”,大大的,红红的,照得人疯狂。

  始皇10年,秦派细作,狂花刀币,挑起燕赵不和。秦军的作战意图是,燕赵开战,秦就有了出兵的借口,援燕抗赵,攻击赵国。即王翦、桓齮、杨端和三军,分三路攻击赵南部,使赵陷于两线作战,腹部受敌的困境。始皇11年冬,燕赵战事正酣,秦王翦军突袭赵战略要地阏与,一举攻克,赵都邯郸西面,露出空档。不久,秦杨端和军进攻韩阳,攻克,邯郸西北方向的通道,也洞开了。秦桓龁军从南阳出发,攻占安阳。首战告捷后,秦军迅速推进至邯郸附近,离国都,只隔一条漳水了。赵国危也,国都险也,赵军回撤,依托漳水,做殊死抵抗。30万秦军与20万赵军,在漳水一线,形成拉矩。其实,此时的秦军主力,并无全力攻赵之意,旨在消耗赵军有生力量耳,使秦灭韩时,赵无力救援之。始皇13年,秦军变阵,三军化为一军,再度攻击赵南部,于赵平阳,与赵军主力展开决战,赵军被击破,主将扈辄阵亡,10万赵士卒被斩。一时间,处于死守的赵,大有灭国的气息。危急时分,赵也变阵,动用国宝级名将李牧。李牧这人,个人感觉,是比白起稍弱,比廉颇更强的不世名将,对付战国四大名将最末的王翦,轻松加愉快。更何况这支李牧军,是赵军真正的王牌,曾一战歼灭匈奴入侵军十万之众,战斗力之强,真不是吹的。李牧率部回防,在宜安地区,与秦军展开野战。这只在大漠纵横的李牧军,极有可能是赵国的铁骑部队,进入秦阵,如入无人之境,见人杀人,见车攻车,能瞬间让钢铁秦军瓦解,骑兵的暴力冲击,真的就是一个神话。

  始皇15年,秦第三次出动南北二路大军,对赵进行攻击。李牧军指南打北,胜绩连连,所到之处,秦军望风而逃,纷纷撒出漳水一线,不敢应战,秦第三次攻赵的战略构想,在李牧神一般的神打下,化为乌有。李牧军虽战果辉煌,但军力消耗过大,吃鸡游戏,急需队友五国的火力支持。偏偏这时,楚,魏疲弱,韩自保不足,燕又交恶,唯有齐,可以联盟。赵齐联盟还在打草稿,一帝的“文章”,已经写好了,立即派出一批策士,刀币开路,恐吓加怀柔,几个回合下来,齐赵联盟的“一帘幽梦”,很快就梦醒时分了。李牧无兵西进,秦呢,暂时也无心东攻,秦赵之间,再度进入胶着。这种围而不打,消耗资源的战法,白起曾经在长平之战,玩得炉火纯青。对待李牧,故伎重施,怎一个拖字了得。耗你的兵,耗你的粮,耗到你投降为至。好了,消灭赵军有生力量的任务,虽然被李牧打乱了节奏,不过,不伤大局,算基本完成了。接下来,按既定的方针实行。

  始皇17年,秦派内史腾率兵一部,对韩进击。韩无兵无外援,内史腾一路高歌猛进,很快攻克韩都,韩王安投降,韩灭,第一个被灭的国家,诞生了,走好,韩国。

  灭韩同年,赵遇特大旱灾,秦觉得上天就是给力,想什么来什么,决定四度攻赵。这一次,秦又变招了,准备采用“金元加大棒”的策略,一方面用刀币买通赵国高官,另一方面,路面部队也不含糊,反复进击。始皇18年,秦攻赵,李牧军,依然牛B,秦军虽攻势如潮,但在“赵长城”李牧军面前,真没捞到油水。外攻不行,好,换一种战法,上反间大计。秦派出细作,重金收卖赵王宠臣郭开。郭开很江湖,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马上给李牧同志上了一本,说李牧拥兵自重,企图造反,赵国完了。赵王迁很小儿,不加分析就罢免了李牧,甚至,还不可思异地杀了李牧。赵王自毁长城的做法,令千年后的我,也不禁想骂之:你姐姐的,如此低劣的反间计,赵小儿,你就瞎了眼,看不出来吗?

  历史听不到我的国骂,我的骂声,也挽救不了赵国被灭的宿命。始皇18年,赵启用赵葱为赵军主帅,这赵葱,在王翦面前,真是一根葱,不堪一击。很快,赵军最后的主力,被秦军全歼,赵葱阵亡,灭赵已再无悬念。始皇19年,秦军攻破赵都城门,赵王迁开门投降,赵基本上已灭国了。为什么只说是基本上完蛋了呢?因为,城破时,赵公子嘉率宗族几百人趁乱逃出,在代自立为赵代王,联合燕国,继续抗秦,只是,就算诸葛降世,真无力回天了。秦赵之间的对抗,有如近代的辽沈战役,得东北,得天下。四次猛攻,上百万军队的投入,反复地厮杀,我看到了血流的大地上,士兵倒下,战马在夕阳的暮色中,痛苦地长鸣。

  始皇19年,灭赵的王翦军,进驻中山,灭燕,已是分分钟的事。燕大急,实施“斩首行动”。始皇20年,荆轲刺秦,无功身死,一帝大怒,令王翦军出击。秦军在易水西击破燕,代联军,联军大溃。 始皇21年,秦派兵增援王翦,强攻燕国,击败燕军主力太子丹部队,攻克燕国都蓟城,杀太子丹。燕王喜逃至辽东郡,继续称王。燕亦基本上被消灭了,只剩一付空壳,还在喘息。

  始皇21年,秦军攻楚。秦攻楚的时间,比较晚,可能与华阳夫人的高寿有关。这个被吕投资忽悠过的女人,直到始皇15年,才走完了人生的旅程。她是秦帝国楚系的一面“红旗”,她没倒,不看僧面看佛面,还真不好动手呢。更何况,秦赵之间,都是几十万人马的大战事,开辟多个战场,说得轻巧,拿根灯草。好了,现在大树倒了,秦赵无战事,可以磨刀霍霍,杀“楚国猪”了。为什么我要用这个不太雅的称号呢?楚,地大物博,兵多器良,可遗憾的是,只见其大,不见其壮,不是“猪”,又是什么?秦对这只“楚国猪”,好大一块满膘的肥肉,焉能没有想法?从一帝与李信的谈话中,可以摸到一些底细。一帝问急进派的少年将军李信,“信啊,攻楚要多少人马?”李信年少,少年壮志不言愁:“王啊,20万人马,足也。”货比三家不吃亏,一帝又问稳重派的王翦,“翦啊,攻楚需要多少人?”王翦老实,一口气说了底价,“王啊,少了60万,办不了这事。”一帝吐了一泡口水,哼,奸商,地地道道的奸商。其实,名将就是名将,王翦开出的价码,真的一点也不过分,是一帝的灵魂深处,有纠结。一,秦军连续大胜,军中普遍有轻敌情绪,连一向不露声色的一帝,也不例外。灭赵时,秦军动用的兵力,最多才40万,难道楚军比赵军还强?二,王翦的个人表演,太多了,戏份已超过男主角一帝,这真有点过了,如果再演完“灭楚”桥段,统一六国的大戏,就演完了,你让一帝,情何以堪?推李信到镜头前台,一帝真有自已的小九九,一嘛,可以抢王翦的戏,二嘛,男二男三自已去撕牌,奔跑吧,兄弟。一帝笑得很欢,打趣王翦:“翦啊,咱们都老了,让李信这些娃娃们,去表演吧,他们才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好了,一帝亲自点将,“太阳”们出发了,咱们攻楚去。李信军兵车猛行,快速推进,急急渡过洪河,他太想成为秦的“太阳”,一代名将了。命运的反义词,就是运命,因为,很不幸,与他对阵,不是别人,是更牛B的一代名将项燕。项燕对付李信的策略,就一招,你进我退,拉出战略空地,再实施致命反击。等李信军推进至楚国棠溪时,项燕忽使“拖刀计”,反手就是一刀,李信用兵已老,差点就身首异处了。老姜没有嫩姜冲,嫩姜没有老姜辣,李信这块嫩姜,遇到了项燕这块老姜,这,就是他的运命。秦军的第一次攻楚,以李信的大败,草草收场。

  始皇22年,秦派王贲军(王翦之子)进攻魏都大梁。王贲打仗,不喜欢真刀真枪实干,好血腥好晕针,咱玩点浪漫的,行不行?引大沟之水,考验一下魏大都的城墙,是不是“豆腐渣”,好不?没事的时侯,两军还可以开展友谊赛,打打水漂漂,看哪个打得更远?3个月后,魏大都城墙泡粑了,垮了,秦军出击,魏王假出降。这个时侯,王贲不玩浪漫了,一刀挥过,魏王倒下,再见了,魏国。

  始皇23年,秦第二次对楚用兵。一帝这回明白了,便宜无好货,得了,翦啊,这灭楚大事,还得你来。这回,王翦开脸了,不老实了,漫天开价,要钱要粮要待遇,一帝呢,像个办错事的小媳妇,三句一点头,条条都可以,满足王翦任何要求。王翦的平楚之策,还是一个字,“拖”,拖出时机,“以逸待劳”,打败楚军。就是当年,秦军攻占楚国都,俘虏楚王,项燕逃走,迎秦高官昌平君(这人,在灭嫪毐时,曾经客串过一把)为楚王,继续在淮南地区,抗击秦军。始皇24年,王翦军继续南进,打败项燕军,昌平君自杀,项燕战死,楚国在秦军的第二次打击下,灰飞烟灭,拜拜了,楚国。

  始皇25年,王贲军攻不堪一击的燕国,在辽东郡俘虏燕王喜,燕国被彻底“洗白”。别了,燕国。 同年,攻打赵代国,俘虏赵代王赵嘉,赵国也完全“死硬”。别了,赵国。

  始皇26年,秦细作买通齐相后胜,秦王贲军轻松占领齐国,齐王建投降,齐国灭亡,别了,齐国。

  好了,一帝的六国之战,就简单记到此吧,详细的过程,留到世家与列传中,慢慢一说之吧。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秦军秋风扫落叶般,对其余六国攻之伐之,并成功地完成了统一的历史使命。分析其原因,主要还是民心所向,人心思归。虽然太史公末明言人民之苦,但,可以试想的是,长期的割据状态,最终受其累的,不是百姓,还会是谁?以长平之战而言,赵40万精壮被活埋,那里面有多少母亲的眼泪,又有多少妻儿无助的哭声呢?

  站在这些眼泪流成的河流上,我真想大呼一声:停停吧,战争,停停吧,无休止的杀伐,停停吧……我的呼声很微弱,历史,根本无动于衷。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