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节前就准备写一篇文字,纪念几个朝夕相处两年多的朋友。

  2011年的春天,一个新项目的召唤,把我从诗意的江南带到南北地理分界的淮河岸边。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不会再去计较市井的繁华与寂寥,也不会再去追求更高的理想与目标,做好当下已经足够。

  民营企业的好处就在经营理念灵活,没有那么多繁复的论证与研讨。说干就干,我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介入这个新项目的。

  房地产开发对我而言不算是新课题,因为在嘉兴已经做了6年,唯一不同的是,嘉兴是纯商业地产,这里是民用住宅兼商业。

  人力资源是我的本行,与老板第一次见面也就直言不讳:“拥有当地良好的人脉资源最重要。”

  感谢老板对我们的信任,一个10多亿的项目蓝图就摆在眼前,如何将它变成现实就要看我们每个人如何发挥各自的综合实力与聪明才智了。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我无疑要首当其冲。我一个人凭着“三碗不过岗”的豪气博得当地“土地爷”的认可,顺利拿下“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接下来,网络招聘、人才市场现场设摊、社会关系推荐、本家员工介绍……真可谓不拘一格,广罗人才。

  还好,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令人欣慰地进行着,各个部门的岗位也逐步都配置齐整。


IMG_3681_爱奇艺.jpg


  L是当地处级公务员下海,有10多年商业地产、民用住宅项目的管理经验,聘为本项目的总经理;

  H是正宗的科班出身,做过建筑设计师,聘为本项目的总工程师;

  C是水电安装工程师,有着多年现场管理经验,聘为本项目的水电安装管理主管;

  S是土建工程师,有着多年现场管理经验,聘为本项目的土建管理主管;

  Z是水电安装工程师,有着多年现场管理经验,聘为本项目的工程部经理;

  D是工程造价师,有着多年的工程预算和成本核算的管理经验,聘为本项目的成本部经理;

  X是会计师、经济师,有着多年的施工单位和开发单位的财务管理经验,聘为本项目的财务部经理;

  ……

  不过,民营企业的弊端也在项目的启动时显现出来,由于有效利用了当地人脉资源,它也是一把“双刃剑”,一些工程的招投标无形之中也就多了“照顾”、“面子”的成分而失去了本来应有的公平和公正。

  国企有许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但它可以规避一些风险,利润的空间相对会缩小一点。

  而民企的决策者往往就是那少数几个人,一个看似放大的利润空间里恰恰隐藏着无形的“黑洞”,并且如影相随。

  我们都是受聘于人,做好本职工作是第一要务。

  而人心又是最揣摩不透的,前一刻还跟你宣誓同舟共济的,后一时却会找出千百种理由与你分手说再见。


照片 103_爱奇艺.jpg


  第一个提出离开的是H,他曾经毫不隐瞒地当众爆料,承诺每年给老婆100万元的进账,而他的年薪只有10万,明眼人不难看出,那90万的亏空他要从哪里去补足。而一个总工程师的权限毕竟有限,要么去跟老婆收回承诺,要么只能再换一个地方试试?(这样的地方估计也不多!)

  都说“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好注脚。L可谓是把“中国特色”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人。20多年的从政经验,他把所谓的“官场潜规则”研究的透透彻彻。

  他秉承“无私者无畏”的品格,游走于“乙方”与“官场”之间。他可以借助“乙方”的人脉融合甲方难以企及的资源;他可以将“官场”的潜规则巧妙地运用到开发商的发包工程中。

  然而,凡事没有十全十美,这种“钢丝上的舞蹈”难免也会有过失,“官场”潜规则的拿捏也会有分寸把握的误差。

  评判必须是客观的、公正的;只要没有超越原则的底线,切忌“一棒子打死”!

  人言“春天像娃娃的脸”,国家政策也会有变化。“离退休的国家干部一律不得在企业担任职务”的文件,虽然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相悖,但对L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用他自己的话说,冠冕堂皇的借口,全身而退。

  本着对老板的忠诚与对L价值观的认同,我给老板进言,说明其在项目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老板当然不傻,换一个位置而已。

  同一个物体,如果用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它时,一定会有多种的判断出现。一个项目的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介入之前,首先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彻底打破一个旧观念,而是如何找到一个更好的切入点。同时,大家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也要有一个良好的虚心学习心态,不能一味的排斥。否则,正如耳熟能详的口头禅说的“不换思想换脑袋”了。

  C是我从网络里招聘进来的,整天将我奉为“救世主”,说原来那个项目生活条件太差,是我挽救他于水深火热之中,我跟他说如果要感谢,就用千倍万倍的努力工作来报答,他更是唯唯诺诺,一百个是是是。

  S也是我网络招聘的,做事很踏实,做人很低调。平时几乎不多说一句话,我一直将他划归“优秀员工”的行列里的。

  Z是我原嘉兴项目的同事,工作任劳任怨,由于在原单位担任工程部经理一职,到这里也就顺理成章地坐上了工程部经理的职位。(私下里有人说我“任人唯亲”!)

  他们三个人是我在老板面前标榜的“工程三剑客”,而近两年的工作磨合中始终未能圆满,最终还是没能“名副其实”。其间,为了他们加快磨合进度,我同他们三个人一起沟通,找他们单独做思想交流,甚至不惜牺牲我个人的休息时间在酒桌上与他们切磋。究竟是对我“任人唯亲”的误会?还是能力的缺陷?抑或是骨子里那份可怜的“自尊”在作祟?不得而知。只知道结果是三个人一起离开。

  D对项目付出是有目共睹的,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在当地积累的人脉资源都奉献了出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准备把这个项目当做自己退休前最后的答卷。”而最终也没有能修得正果。是期望太高?还是完满本来就是一个虚词?作为旁观者的我认为:如果再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一点,再把自己的私利看淡一点,再把大丈夫的气魄提振一些,也许离圆满会更近一些。

  X是我网络招聘最早的员工。他的家庭条件优裕,岳母是“中国百名名中医”之一,财富与“富二代”有的一比。但他工作积极、要求进步;凭着自己的努力,从普通员工晋升为中层管理人员。由于要发展个人的事业,不得不与项目告别。我想奉劝他的是,继续保持勤奋学习的干劲,前方的路还漫长,祝心想事成!

  啊,兄弟再见!

  送走这帮兄弟,望望身边的这些年轻面孔,我们前方的路也很漫长,一起加油吧!


IMG_4938_爱奇艺_爱奇艺.jpg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