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一篇卓见评论功底与水平的佳作,堪称评论范本。 

  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以法治国和反腐为民的角度,由经度到纬度,全方位立体型赏析《风雪将至》这篇优秀小说的外延与内涵,彰显出对作品分析、研究、探讨的深度。令读者赏心悦目,激发了急切拜读这部小说的欲望。同时,令作者著撰的初衷和意旨得以释怀与升华,我猜想作家读罢此书评必定自信心倍增,创作热情大涨。 

  由此,让文学爱好者们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共同目睹和深刻认识了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互为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偏重文学创作轻视文学评论者应觉醒!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两个轮子同时转,才是文学兴旺发达的正确途径,必由之路。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为高质量、高水准地评论好这部小说,除熟读、精读作品外,还查阅了小说作者、检察长董新建本人的有关资料,含括董检的个人经历、工作政绩、办案特点和性格特征等,花费了好大的精力,用作者本人的话说,写这篇评论损耗了她一半的脑细胞,人快癔症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这种善于钻研,罗列的资料在赏析评论小说中对作者综合思考、深入探究起到了粘合、催化的作用,化学的裂变才成就了此篇上乘的评论作品。如此的付出,价值显而易见,一个字,值! 

  再一点难能可贵之处,是作者从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主人公的命运、法律与恶势力和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全面赏析这篇小说之后,出其不意、睿智巧妙地引申提出三个令文学界、特别是网络文学思考的问题。使文章更丰满、更厚实,思想性、学术性愈发浓烈。 

  三个问题,一个是文化的根在哪儿?第二个是文学的使命是什么?第三个是为人民书写是文学创作的根本。作者不只提出问题,更可贵之处是从国家与民族之大局、人民大众之利益、文学与文化之根本的高度,融汇贯通、情理交融、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回答了这些问题。而且见解有其独道之处,满满的正能量,好似辽阔的蓝空中漫飘着的绚丽彩虹,浩瀚的文海中激荡着悦耳的时代强音。没有大话、空话,句句在理,掷地有声,地气不离主弦,主弦连着地气,论理不干瘪,言事不俗套,令人心服口服。文学受益,思想受益,精神受益。

  比如,在回答文化的根在哪儿这个问题时,作者写道:“有说在传统文化里,有说在故乡守望里,有说在历史痕迹里,有说在孩子们的书本里。而我觉得,除了这些以外,文化的主根应在当下,在脚下的土地和肩上的使命,在觉醒了的人们心中。胸中有道义,脚下有乾坤。是非观、道德观唯心是从。”而后又摘引了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有关文学根源的金句,将这个问题回答到了极致。 

  在回答文学的使命是什么时,作者斩钉截铁地答道:“立人……人立则国立,人兴则国兴。文学的书写,目的终究是树人。树立高尚的情操,树立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凝聚人心,是文学的根本使命。”一针见血,切中要害,理直气壮弘扬正能量的文学使命,对那些歪理邪说给予有力的回击,邪不压正。 

  在回答为人民书写是文学创作的根本问题时,作者单刀直入写道:“从古至今,大凡被记住被传世的作品,都是为人民而歌。建立在人民群众基础上……敢于为人民发声,懂得她的悲欢疼痛,人民才会记住你,记住作品。”几句话将什么是有价值的、能流传百世的文学作品阐述得清澈见底。评论水平、评论语言炉火纯青,流畅的文字、行云的走笔令人叹息、折服、敬佩。 

  精彩的评论至此并没结束。评论的末尾是此文最精彩的段落,也是文章的制高点。作者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一语道出这篇评论文章的主题:“《风雪将至》立足现实,书写时代,反腐倡廉,法制中国,可以说,是一部新时代的强音。”主题:新时代的强音在此时此刻点出,恰到好处,既画龙点睛、亮出文眼,又唱响了主旋,将作品推向高潮。文章读到这儿时,我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妙!好文章!

  作者月落窗台,是银河悦读中文网评论部长,河北邢台沙河市的一名文学爱好者,也是位知书达理重情重义的女侠。平时待人处事高雅礼貌,行文中也不失礼节。在评论画句号的最后一刻,作者仍不吝啬笔墨,怀着对作家崇敬的心情,以简短精炼的文字捧出真诚的祝福。写道:“在此,祝愿作家董新建写出更多更好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也期待《风雪将至》早日搬上银幕。”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完美的结尾。 

  如此的好书评不多见,值得拜读学习,对于我们评论员而言可谓是一篇受用的评论教材。 

  由衷地为月落窗台老师的佳作点赞,顺致安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