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讲的这个故事,是与亲情有关的,因为在人世间的所有情感中,家人之间的亲情或者是最温暖的,也是最刻骨铭心的,尤其是我们每个人的童年记忆,是和亲情密不可分的。好了,现在就让我们言归正传,走进故事主人公平川童年记忆,也许在他的记忆里,我们也会感觉到在这些记忆里,有些情景我们似曾相识。

   那年春节感冒病毒袭击了平川的身体,除夕之夜只好卧床休息,春晚只看了重播的一小段就是小品《不差钱》。不知道是谁把他患感冒的消息告诉了在外地舅舅家疗养的外婆,她老人家由于心疼自己外孙的病情,让回老家给已故的外公上坟的几个舅舅捎来了几百元钱,舅舅也给他买了一些吃的东西,这使他在倍感温暖的同时,也想起童年记忆里的压岁钱。

   那是二十几年前,也就是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尽管平川收到的长辈们给的压岁钱金额很小,也就十元二十元,而且都得上交给“组织”,变成父母打酱油的零用钱,即便如此,收到压岁钱后的幸福感也会让他高兴半年。

   听他平川说,他第一次收到一百元是在20世纪90年代,那时新婚不久的他的三舅伉俪,春节的时候,来给他父母即他们的姐姐和姐夫拜年,他的三舅妈长得很漂亮,五官俊秀,长发披肩,像级了影视明星可沉鱼落雁,一见面他就觉得他的三舅妈气度不凡。和他父母寒暄几句之后,她把一个一百元的钞票作为压岁钱,塞到了他的手里,让他在节日里买些好吃的打打牙祭。要知道一百元在当时对刚成家的工薪族来说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之前平川的二舅办喜事是时候,他就听母亲和外祖母告诉他说:二舅妈是二舅的大学同学,是个乐观而开朗且豪爽的姑娘,职业是教书匠。)拜完年临走的时候,她和二舅微笑着跟他和他的父母告别,并说好来年春节与他们再见,也许是造化弄人,他和他的父母都没想到与他的二舅妈的这次见面竟成了最后的诀别,几个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无情车祸夺去了她的生命,去的时候还未及而立之年。听人们说:她是在骑自行车下班回家的途中被一辆违规行驶的机动车夺去生命的,因为伤及的是致命部位,临走的时候没有留下一句遗言……

   今天压岁钱的金额有的已成千上万,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像他一样收到那样一份特别想起来就让人心酸的压岁钱。

   人们常把教师比做辛勤的园丁,以她阳光的性格,他的二舅妈如果能活到今天,相信也已是桃李满园。

   其实在他记忆里最难忘的,还是他的父母,尽管他的父亲已经于几年前因病去世,但父亲的音容笑貌依然时不时的在他梦里浮现。

   平川父亲的故乡在黄河以南的农村,大学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来到了地处运河东岸的一个县城工作,老话说的好立业成家,不久以后他经组织介绍和当地一位警官的女儿也是他的同事结为秦晋之好.并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十年.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孩提时代一直照顾平川的是他的的外公外婆,含辛茹苦啊,一照顾就是十好几年。平川的外公和外婆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曾是八路军的游击队员,参加过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九死一生历尽了烽火狼烟。解放后他们退伍转业到地方,一个成了警嫂,一个成了警官。由于他们俩养育的子女有一个班,因此孙子女的人数就能顶半个排还多,所以小时候,每当逢年过节让他最开心的事除了收长辈们的压岁钱之外,就是和跟母亲的弟弟妹妹们一起回家吃团圆饭的表弟表妹们嬉戏和打闹和疯玩。

   在平川的几个表姊妹中,小时候最喜欢看动漫的是母亲的弟弟家的姑娘小兰。据说有一年春节,他们一家在外公外婆家过年,记不清那天是初几,午饭后,他与家里的大人们陪外公外婆打麻将聊天,小兰和他母亲的另外一个弟弟孩子的小天一起打雪仗疯玩,开战之前的口令经抽签决定由她来喊,如果是你按常理在此时也许会模仿军官的口气喊:“同志们,冲啊”,可她喊的却是:“兔子,等着瞧”,这句当时电视台热播的欧陆动画片的台词,一出口立即就把外公家所在的巷子里的老老少少乐翻。今天每每想起这些都会让他回味良久,觉得人在小时候是那么的天真烂漫。

   说实话,我们这些75,80后们或许童年的经历其实都差不多,除了得到过父母的关爱,还有祖父母的叮嘱与呵护,叔伯姑舅姨父母们惦记和挂念,以及和堂兄弟表姐妹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荡秋千,如今那些快乐的日子虽然已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行渐远,但无忧无虑充满温馨的童真年代或许会让我们永记心间……

   因为他的母亲是华北大平原的这个县城一个老民警的女儿,要知道在我们新中国建国以后的一二十年之间的那个时代,民警大多都曾经历过抗日战争的硝烟与烽火,这不不久之前在国内卫视热播的影视剧《平原烽火》,或许就是他们那代人在抗日战争所经历的烽火燎原的艺术再现。我在前面提到过,他的父亲是大学生,不过他父亲上大学可没有经历过高考,而是我们中国教育部在文革期间招收的免试入学的工农兵大学生,老家住在黄河以南的农村,在省城上完大学后被分配到地处华北平原的他外祖父一家生活和工作的平川县工作。和每一个中国人一样,小时候的他最盼望的就是过春节,因为过春节不仅放鞭炮和焰火热闹,还可以到外祖父母家去拜年儿。那时候的大街上不像今天,市面上有这么多商品货源充足且品牌琳琅满目的商店,也不能天天吃糕点糖果与饼干,况且他父母的工资很有限,所以,每次去拜年一进家门,外婆总把在外地工作的母亲的弟弟过年回家从大城市里带来的糕点给他吃,还给压岁钱,那时候他觉得好幸福,可早岁哪知世事艰啊.后来他才从父母茶余饭后聊起的只言片语里知道,在那个年代他的外祖父母也长年累月吃不到好一点的糕点,全指望逢年过节舅舅和姨妈给家里带,多亏他母亲兄弟姐妹多,不然的话,那场景会有多么的尴尬和不堪。少年不识愁滋味吗。

   其实,我们这代人有很多人是外公外婆带大的,笔者注意到他们之中的外公外婆有一部分曾经亲历战火,烽火狼烟练就了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独立人格,所以这些人的骨头特别硬,唯唯诺诺不是他们的性格,因此他们带大的孩子也遗传他们的基因,这难道是巧合?在他们的童年肯定也吃过外婆家的糕点。

   我们这些70,80后们或许童年的经历其实都差不多,除了得到过父母的关爱,还有祖父母的叮嘱与呵护,叔伯姑舅姨父母们惦记和挂念,以及和堂兄弟表姐妹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荡秋千,如今那些快乐的日子虽然已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行渐远,但无忧无虑充满温馨的童真年代或许会让我们永记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