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了,当年过六一那种快乐的心情,以及发生在这一天的故事,至今念念不忘。我自幼喜欢唱歌跳舞,从上幼儿园起,年年“六一”演节目。老师带我们到各个生产队的场院里,演给农民看。上学后,每次都要提前一个月排练节目,而我们最快乐的是化妆,老师用墨汁给我们描眉,尽管闻着臭乎乎的,却一点也不影响我们高涨的表演欲望。六一、六一,大地穿上花衣,小朋友们多快乐,庆祝自己的节日,阳光多灿烂,花儿多娇艳,我们唱歌跳舞庆祝自己的节日。
    过了那么多的“六一儿童节"真正属于我们只有六个,学龄前至小学毕业,初中往上想过“六一”就成奢望了。过儿童节肯定离不开表演节目,那可是我的最爱!老师要求统一服装,小白褂、蓝裤子、白球鞋。没有就得和同学借,难忘我当时的心情,每当六一头天晚上我是睡不着的,非常兴奋,早晨第一个起来的绝对是我,穿上带有折印的衣裤,雪白的球鞋,兴冲冲地往学校赶,遇上谁都笑笑,等老师用毛笔蘸着有些臭臭呼呼的墨水,老师挨个给我们的小脸腮上画个大红鸡蛋,盒装的口红抹到嘴上,我们怕不小心抹掉,个个都呲牙咧嘴,样子很滑稽。站在门口傲视着过往的同学,还有看热闹的人们,人群中有人认出我来,那不是谁谁她外甥吗?还有谁谁的女儿,我那个神气劲呀就甭提了!

    节目终于在鼓乐声中开始,校长讲话,同学代表致贺词,歌舞、朗诵、相声小品,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有位同学唱的(沂蒙山小调),声音委婉、脆亮,到现在还经常萦绕在耳畔,如今歌唱家也未必赶得上。晚上是要演露天电影的,当然是儿童片,什么(鸡毛信)、(红孩儿)、(自古英雄出少年)、(少林寺)多是英雄片。

    童年我爱过六一,更爱那种被人重视的感觉。

    最难忘的是小学三年级那年的“六一”,班主任牟桂珍老师为我们编了个短剧,内容已经忘了,只记得我班一个叫传青同学演老爷爷,个子矮的素梅演小孩,我和三个女同学演小脚老奶奶。老师让我们借老婆婆穿的银灰色大襟褂子,可我姥姥只有蓝色的,还打了补丁,没办法就挨家挨户借,太阳都快落山了,也没借着,我急得直哭。姥姥一面劝我,一面若有所思地说:“我再到咱西户那个公家人家里看看,兴许他妈有。”不一会儿,姥姥还真的拿回来一件崭新的银灰色大襟褂子,我高兴得直蹦高。
 第二天开演,第五场节目是我们的,刚一亮相全场就笑声不断,扮老爷爷的先上场,叼个大烟袋,我们四个小脚老奶奶紧随其后,像鸭子一样撇着脚瘪着嘴巴,额头画了三道抬头纹,头发在后面挽了个老婆簪。一开始,我被台下的同学笑得发懵,演得有些拘谨,后来越演越放松,渐渐自我陶醉了,以至于最后人家都下台了,我还在那里“载歪载歪”地扭,逗引得老师同学笑做一团。猛然意识到自己掉队了,我羞臊难当,捂着脸向后台飞跑而去。

  “六一”儿童节是纯真年代的一幅画,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在我的心中永不褪色。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