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随外婆从温暖湿润的南方来新疆,那年我刚上小学。坐火车转汽车辗转了几天几夜,终于到达地处塔克拉玛干北缘的新疆兵团第二师29团场。当时团场各连队之间没有正规的公路和交通车,我紧紧地跟随着外婆在戈壁沙滩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没有房屋,只见一个个的沙包,没有人也没有动物的身影。一路上不见树木,只看见一株株红柳。红柳长在戈壁荒漠,顽强地生长着。不知道走了多远的路,只知道走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快天黑了,才到了家。

  这里是“吾瓦镇”—— 维吾尔语: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吾瓦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无风一片白,有风白满天,清光绪年间自号“陶卢老人”的进士王树耕面对这一片荒漠,悲凉的兴叹:“心忆洪荒初,神往盘古前,何年见沧海,一变成沙田。”由于外婆是个从小吃过很多苦的人,她能坦然面对这一极端艰苦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现状。从此,我便和外公外婆开始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生活。 

  这里的房前屋后,地边渠畔,远处的荒漠戈壁到处生长着红柳,正值春末夏初的盛花期,一丛丛随风飘舞,像飘动的红云。红柳是兵团人最为动容的荒漠植物,它的枝条为早期的拓荒者提供了床铺。我曾在那红柳床铺上做过许多许多美好的梦。家里的各种工具也是用红柳制成的,像三角筐、圆筐。记忆最深的是那两人抬土、抬肥,总之搬运东西之用的抬笆,抬久了,双手红肿疼痛难忍。还有那房前做饭、放农具的小棚子都是用红柳搭建的。

  吾瓦滩是国内罕见的重盐碱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王震将军所属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六师十八团奉命在此屯垦戍边。当时的苏联农业专家指出:要想在如此重盐碱地上种出庄稼,除非先铺上一层十几公分的石膏。

  具有三五九旅南泥湾光荣传统的兵团早期拓荒者们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治理盐碱的斗争。他们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开挖灌渠、排碱渠,主要工具就是那宽大的坎土曼(新疆人特有的镢头)和红柳抬笆。

  记得小时候,常常睡到半夜醒了却不见了外公外婆,他们早早的就上地里去了。人工割水稻,深挖排渠、拾棉花等,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连队有猪圈,牛圈。养猪是为了改善职工生活,当时都吃大锅饭,连队有食堂。养牛是为了用牛拉车,养猪养牛又可以得到很多的肥料。增施有机肥是进行综合治理盐碱地的有效途径,农业生产逐渐向良性循环转化,经济形势出现转机。

  我上小学时,学校要交肥料,我和同学们都拿上红柳编的筐子去捡拾牛粪。夏天我和同伴们一起背着红柳编的鱼篓到渠里摸鱼,那时的鱼特别多。大排渠里、农渠里、毛渠里,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会有成群的鱼儿。每次出去摸鱼都能满载而归。背着鱼篓摸鱼是我课余时间常做的事,摸鱼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留给我一段快乐的时光。

  一九八二年高中毕业后在连队上班,春夏播开始了,稻田治碱,放过水后有些地方机器平的不平,就需要人工去水平地。我们每人都带着三角筐,站在水里把高的地方的土铲起装入筐,运到低的地方把它填上。有时我们还出圈,把羊圈、牛圈、猪圈的粪便和所垫草弄出来,用作肥料。这些肥料都用红柳编的抬笆运到指定的地方堆放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指引下,二十九团党委带领全场职工立足现代化大农业,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棉花、香梨种植面积,职工集资买了大马力采棉机,构建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大农业生产格局,生产持续上升,职工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原先兔子不拉屎的荒漠戈壁,如今建成了现代化的优美垦区之城——属新疆兵团管辖的铁门关市。想想当年我随外婆曾深一脚浅一脚来到的那片戈壁滩,如今已是经济繁荣、百业兴旺的丰硕之地,并促进了城镇化建设,按规划设计建造的机关办公大楼、春秋剧场、中学教学大楼、职工医院大楼、文化宫、健身活动室、农贸市场,一栋栋各具特色的住宅楼拔地而起,昔日住地窝子,土胚房的兵团职工都过上了与内地城镇居民一样的城市生活。早在拓荒初期,战士们就充满憧憬地唱着一支“戈壁滩上建花园”的歌。如今,它在兵团各垦区都已成为了现实。望着道路旁,花园里作为景观而种植的红柳那一丛丛火焰般的花束,我浮想联翩,过去的红柳笆床如今是席梦思床,感触颇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已达90%以上,再也不用牛来拉车,再也不用红柳筐、抬笆这些农具。现代农业技术广泛应用,保证了农业生产连续20多年稳产高产。过去的吾瓦,如今的铁门关市已是新疆重要的粮食、棉花、果品生产基地。

  昔日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今天的铁门关市是新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出入南疆、中东和南亚地区的咽喉通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新疆境内5条国道穿越师市,南疆铁路、吐鲁番—库尔勒电气化铁路、库尔勒—格尔木铁路横贯全境。航班可直达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杭州、重庆、成都、郑州、青岛等城市。已形成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铁门关市是新疆重要油气战略资源基地。区域内煤、油、气、太阳能、风能等资源能源种类齐全。已探明油气储量当量为197亿吨,其中原油112.9亿吨、天然气8.9万亿立方米。油气资源总量居全国前列,是石油装备制造、工程技术服务和石油石化业的聚集区。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钾盐、蛭石、红柱石、菱镁矿储量居全国之冠。

  美丽的铁门关市,靠的就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内涵的红柳精神。这种精神已成为一代又一代吾瓦人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

  前年我去新疆最南边的和田皮山农场支教,该农场是一个典型的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边境少数民族团场,曾是一个非常贫困落后的地方。在党和政府以及内地个兄弟省市的扶持帮助下,那里现已盖起一幢幢崭新的楼房,在拆老房时,我惊奇地发现这些老房的墙都是用红柳枝条编成的,在红柳墙的里外再用泥糊上。再次感受着红柳为边疆的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现在,果园的果农依旧用红柳编织的筐子摘梨和苹果,在地里干农活的工人依旧用拖筐装东西,用起来方便。除此之外红柳还用在美食上了。新疆人爱吃烤肉,烤肉采用新鲜沙漠的红柳枝,在烤的过程中,新鲜的红柳枝在剥皮后会分泌出有点黏稠的红柳汁液,穿上羊肉后在炭火的熏陶下,不但可以分解掉羊肉的膻味,还会把红柳树特有的香味散发到肉心里,结合胡杨炭火的芬芳,给你五彩纷呈的口感,比用铁枝穿着烤有风味得多。在新疆随处都长着红柳树,就地取材,非常环保。

  戈壁红柳裸露着褐色和红色的筋骨,诠释着“正直挺拔、坚毅顽强、无私无畏”这类词语的涵义。看到红柳就会让我想起前辈的军垦们,他们不就是那一棵棵顽强的红柳吗?红柳是咱们军垦人最亲密的伙伴,一个个军垦人就像那勇于吃苦,无私奉献的红柳。红柳和军垦人一样坚守着戈壁沙海,播种着绿色的希望,用生命谱写着一曲可歌可泣的悲壮华美乐章。

  红柳伴随着我成长,我与红柳有着不解的缘。 一部二十九团创业史,既是二十九团人治理盐碱,不断探索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红柳是见证者,红柳是参与者,红柳是奉献者,团场的腾飞,离不开红柳的奉献!红柳是我亲密的伙伴!红柳,我想用田力的诗来赞美您:

  盐碱滩上的红柳

  是精灵的化身

  扭动细细的腰肢

  和春风热吻

  妩媚傲人的姿色

  涂抹着朦胧的月色花香

  沁入心腹

  和坚强一起,播种--希望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