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黄昏吹着风的暖,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在梁间呢喃。林徽因写的是诗?是文?是站在对面的心爱?都是,都不是。这明明是乡间泥土里滲出的音符,渗出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美丽的乡村,您在哪里?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乡村振兴战略,加之早些时高端推出的新型城镇化,注视着四面八方的一哄而起,突然多了惆怅,多了战栗,多了杞人忧天。

  农村向何处去?

  “XX社区(中原城镇化标本)”、“特色小镇”、“康百万庄园”?一排排徽派建筑,一排排小洋楼,一排排勾梁画栋,的确使人耳目一新,但历史不再,记忆不再,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彻底不再!看着过去的污水横流悄然消失,滋生的是欣慰;望着那各具特色的民居轰然倒塌,一幢幢一个模式克隆出的楼房拔地而起又不寒而栗,人间四月天啊,你把农民引向哪里?

  一个周末,手机响,朋友来电话,到乡下走走?正合吾意,立即响应,随即与几位宗亲汇合,驱车驰向原野深处,来到郏县黄道乡纸坊村。

  苗儿青来菜花儿黄,我们来到了纸坊村庄。民房静默,鸡狗不鸣,桐花素颜,街道清净,家家门楼前插的五星红旗缓缓飘动,似乎在向我们热情招手。

  吞咽着清新的空气徐徐送来的暗香举目四望,古旧的灰瓦,斑驳的土墙,油漆的大门,坐得晶亮的门墩,还有被蜘蛛网编织的门帘遮挡的废弃窑洞,浓郁的乡土气息从地表下袅袅升腾。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到现在回老家视野里最惨不忍睹的就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甚至有些地方看是路面,但连下脚的地方都得寻找一阵,甚至本身产生的垃圾没处扔,还无奈地继续增加着垃圾,而进这个村子转来转去,无论走到哪里虽然看上去凸凹不平,但都干干净净,脏污不见。就这“干净”二字,便先令人瞠目。这可不是“领导检查”、“上级考核”,事先有早早的准备。这个村子是怎么搞的?倒解决了农村几千年来延续的课题。一抬头上钉个牌子:“ 无职党员设崗定责”,标示着哪个党员应管理的区域。据村上张支书介绍,我们村的一切,先从党员做起,家风、民风,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嗯,我明白了,过去讲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的是干部,现在该村是看党员,党员需先行一步,真正“共产党员”的形象又站了起来。

  墙上哪来这幅标语?“别总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这话不亚于毛主席语录,一阵惊喜掠过脑际。为人处世不知从啥时候起祖先发明了个“我”字,干啥都先从“我”字思考,对我有利没利?对我有什么好处?对我有啥妨碍?一切从“我”字出发,“我”字当头,结果就是你争我夺,你死我活,冲突不断,战斗不息。能不能实现“音声相和,左右相依,前后相随”?“天地之所以长且久也,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遇事先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或把自己挪出来,站在一边去端详和平衡,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一个边远村落居然出现了《道德经》的理念,忍不住掏出手机给拍了下来。张支书说,这句话是我们村的党员从村里经常发生纠纷的事件中悟出来的,形成了共识,就成为了全村村民的座右铭。说来奇怪,该村提出这个思想理念几年来,村上家家户户真的再没有发生争争吵吵了。家风、民风、党风,核心是什么?其实,不需要那么高远,听起来铿锵有力,看起来伟岸挺拔,金光闪闪,实则像空中割断了绳子的气球,触不到、摸不到、用不到、感觉不到,最管用实用的还是就这些话语,不加粉饰,直达内心。

  走进公益超市,走出道德讲堂,路边一棵古槐,说它古,不知能古到多久、多久,五六人难抱住的树干若振翅欲飞的“波音”飞机的机翼,直刺苍穹;树心已经成为空洞,颜色若烧过的焦炭,有心人又在里边塞满了砖石等支撑物,而树皮周围滋生出的根根新枝嫩芽则依附着树干执拗上扬,欢笑成长。望着这棵写满记忆符号的古槐,友人现场赋诗:“黄道纸坊村,古槐根脉深。风霜过千年,烈火岂烧尽。磐系大刘山,青龙活水润。老骥伏槽枥,傲然自逢春。”

  我围绕着古槐满怀虔诚,转了一圈又一圈,细细端详它的形象、它的表情、它经年累月的丰厚储藏,估摸着那一道道手风琴般的皱褶,也许树龄比村子存在的时间还要长。这岂是一棵树,一棵古木,乃是一个村的见证啊,见证着村子的起步,见证着村子的发展,见证着村子的斗换星移,见证着村子里一切生灵的湮灭与重生。树是一位不死的老人,越长越有气息,越长越有灵性,越长越有活力。一个村子若有一棵千年古树,就拥有了厚重的历史,拥有了谁也搬不走的活化石。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跟随着村支书继续前行,一条墨绿的缎带横亘中间。远处穿过碧波麦浪之山是大刘山,脚下默默流淌之水是青龙河,前面偌大的广场叫“党建文化主题广场”,花径满园,占据一角的“永远跟党走”的巨大标示牌光彩夺目。背靠大刘山,臂挽青龙河,在远山近水前徜徉,在鸡鸣桑颠间陶醉,联系到那幅标语、那棵古木,联系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所提出的“逆城镇化”的论断,心里思忖,“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一个新时代的乡村,应该是生产生活有保障的生活乐园,诗书传家、民风淳朴的心灵家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生态优美的劳作田园,注重传承保护、写满民族记忆的历史故园。哪里是单靠拆拆迁迁,靠整齐划一,靠清一色的肤色,靠移植而来的奇花异木。从根本上得依托本身不可复制的大自然的恩赐,依托自身沉淀的历史名片,依托自然孕育出的独特的思想和灵魂,再加上有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经营项目的支撑和环境干干净净的保持,有团结一心、意美情真的奋斗不已,还有什么“美丽”不能创造、不能诞生,“蝶”不自来的呢?

  祝福您,纸坊。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