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我看到冬耕的一组系列文章,这组文章的题目是《铁窗轶事——载负罪恶的人性思考》。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知道作者是一名刑事执行检察官。

  冬耕的这组文章,令我非常欣赏。

  其中两篇特别打动我。一篇是《女性的“情感倒反”》,另一篇是《穿着囚衣的道德人》。

  《女性的“情感倒反”》写了一名女性的犯罪,她的犯罪完全由于她对某个男人的爱。这种常人无法理解的爱,促使她在情感失落时,用铁炉钩子在她心爱的男人身上刨出17个窟窿,并导致男人终生偏瘫。这位故意伤害男人的女子理所当然地被关押到看守所,就在看守所关押期间,这位女子被检查出已经怀孕3个月。依照法律规定,该女子被取保候审。后来,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该女子有期徒刑七年,终审裁定监外执行。该女子从看守所出来的当天,就去了男人的家,表示要伺侯这个男人一辈子。从此,又全心全意地尽起了“妻子”的责任。这是一个残酷的爱的故事。

  《穿着囚衣的道德人》写的是一个孝子,写了一个为了孝敬母亲而偶然犯罪的人梁大贵。冬耕在文章中写道:“至善的人伦美德与严峻的刑事法律,在一个非常的时间、非常的地点、非常的环境中遭遇了。如果除掉特定的在押身份,梁大贵的行为之举,则是饱含了无以伦比的孝子深情,把东方传统的人伦美德推向了极至。我也是一个自称是孝子的人,老父母生活在家乡,年逾七旬,双双健在。我则整日忙自己的事业,很少顾及二老,能做到的只是回家看看,做几顿饭菜,临走时留下几个钱儿,仅此而已呀。与梁大贵相比,我真是惭愧!”

  写犯罪嫌疑人与罪犯的文章很多,像冬耕这么写的文章却很少。

  别人写的文章,难以写到犯罪嫌疑人与罪犯的心灵深处,冬耕做到了。他不仅仅是从“换位思考”理解的角度写这群人,而且是从欣赏的高度来写这群人。欣赏,是一种信任与肯定,也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沟通。来自一名刑事执行检察官如此的“欣赏”,是对看守所犯罪嫌疑人与罪犯的一种人文关怀,也是一种激励与引导。

  我从冬耕的系列文章中,找到了一名监所检察干部写作的意义。

  是,我想找到冬耕这个人。

  我先是从网上查冬耕的个人资料。结果一无所获。网上涉及冬耕的材料,特指的是一种农事。与春种、秋收一样,还有一个冬耕,特指一种农业生产。这种农业生产,与我要找的人没有关系。

  我只能从从编发冬耕系列文章的编辑那里,查找冬耕的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

  负责的编辑告诉我:冬耕,原名魏冬耘,辽宁省锦州市检察院工作。

  我终于拨通了冬耕的电话。

  我说:“我找魏冬耘。”

  电话那头答:“我就是。”

  我开门见山说明意图:“我想给你出本书。”

  冬耕在电话那头很冷静地说:“现在出本书,要多少钱?”

  冬耕的反问,告诉我两个意思:第一,他没有想到过要出书;第二,他甚至不知道出书也是可以挣稿费的。

  作为编辑,我很愿意为从没有出过书的作者服务,为他们编辑出版人生第一本书,使我有一种成就感。

  在与冬耕的通话中,我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却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案。我说:“在我这里出书,我要付给你稿费的。你不用考虑要花多少钱,要考虑想挣多少钱。”

  与冬耕谈稿费很轻松,之后,我们开始谈他的创作。

  我先是肯定了冬耕从欣赏的角度写这个特殊人群的做法,然后指出了图书必须要有高于杂志的深度,进而提出了我约他写书的具体要求。我对新书的字数要求在20万字左右,请冬耕从工作中接触到的数千起案例中,精选出几个案例。案例的取材标准是:一个案例一个真情故事,一个真情故事反映一种复杂的人性,折射一个人生哲理。

  冬耕在我提出的要求的基础上还加了两条:一个案例要说明一个法律问题,要体现一项监所检察工作。

  我认可了冬耕的想法,但还是担心他写出的内容太专业,不具有社会普及性,同时提出,所选案例必须是精彩的、好看的、吸引人的、耐人思考的。

  冬耕说,这个你放心吧,可是你给我多长时间写作?

  我说,两个月。

  冬耕还跟我讲价钱,说,时间太短了吧?

  我的态度很坚决:时间长了,你就没有激情了。

  在我一次次的电话催逼下,冬耕终于如期交稿。

  稿子写得非常精彩。我在阅读快感中编完整部书稿。冬耕以真实的生活经历告诉我,生活永远比任何虚构的故事更精彩。

  在《有偷窃癖的姑娘》一章中,这位有偷窃癖的姑娘在看守所仍然在偷东西,她偷了雪花膏、香水、针线、纪念币、手工绣品、男式皮鞋,还有花椒、大料、味精、食盐、香烟、打火机、指甲刀。她把偷来的东西藏在了地板下,简直偷出了一个小百货店。她还把同监舍女犯的贴身的桃木项链摘了下来,挂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后来,这位姑娘被押解干警送往监狱服刑,当车子从监狱回到看守所,司机发现车座椅上的苇席垫丢了两张。几天后,姑娘从监狱来信说,是她拿走了那两张苇席垫,希望看守所早日派人取回。冬耕写这个姑娘,提出了偷窃癖问题,就是这么平实、质朴、生动的纪实文字,却暗合了小说叙述中的“欧亨利笔法”。这也正是真实的生活比虚构的故事更具有传奇魅力的地方。

  在工作中,冬耕从欣赏的角度与这些特殊的人相处,在写作中,冬耕从欣赏的角度把这些人写进作品。冬耕欣赏的是人的美德,肯定的是一些人的为人和人品。在工作中,很多有特殊经历的人由于冬耕的欣赏,重新有了正视自己的勇气。读《看守所手记》,通过冬耕的欣赏观,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

  很多作家关注过高墙内的特殊人群,也都欣赏过其中的一些人。

  台湾作家林清玄欣赏过一个高明的小偷:“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如此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吧!”林清玄的欣赏从此改变了小偷的一生。这位高明的小偷由于受到别人的欣赏而脱胎换骨,决定重新做人。终于从一个小偷奋斗成为一名大老板。

  余秋雨曾经写过一篇《为自己减刑》的文章,他对一名服刑犯人的“学习态度”非常欣赏。他的一位朋友入狱后学习英语,出狱时带了部60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文章写道:“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

  冬耕没有那些大作家的知名度,但他有驻看守所检察室主任的身份,他对这些特殊人的欣赏,将直接在那些人身上发生作用。冬耕欣赏的是这些特殊人群身上的美德。对于他们的犯罪,冬耕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写作中都毫不留情,对于他们的犯罪原因,冬耕却以沟通与理解的态度积极寻找。

  作为一个作家,这是冬耕与其他作家不同的地方;作为一个作家检察官,这是冬耕与其他检察官不同的地方。

  只有欣赏他人,才能照亮他人;只有照亮他人,才能照亮自己。这是我编《看守所手记》一书的新收获。

  谢谢!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