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什么样的人群范围内,就会受到什么样群体的影响。《蒙古贞日报》社这一群体是写文章的,都是党的喉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跟着这一个群体,我一点点地被这一群体所引领,成为一名优秀的通讯员。逐渐被群众所认可,受到身边人的喜爱。

  一、 初识《蒙古贞日报

  我与《蒙古贞日报》接触是我中学毕业时,那时候我才20岁。那是1982年的夏天,那个时候在镇上上班的老叔是报社的通讯员。当时报纸的提名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报》,叔叔的新闻报道经常在报刊上发表。在一次通讯员培训班上,还给叔叔发了一个半导体收音机。那个时候这个半导体收音机也算是一个家用电器了。叔叔拿来跟爸爸妈妈显摆,于是这种诱惑力吸引了我。我想报社不但能把自己写成的钢笔字变成铅字,还能把自己的名字印在上面。而且办学习班还给发收音机,由此产生了兴趣。

  于是跟叔叔说我也想写稿,叔叔告诉我怎样写,怎样发表出去。头几次我发表出去的稿件如泥牛入海,没有音信。后来终于有一封好人好事的稿件被录用了,并给我返回了一封信。里面装着一张报纸,上面有我写的稿件。随着还给我写了一封信教我努力写好书稿,让我多给他们提供稿件。

  当时我的钢笔字变成了铅字发表在纸上,并且还有我的名字标于下方。我就像吃了糖果一样甜蜜,我的父母也为我高兴。逢人就说我女儿的名字上报纸了,让我的邻居也为我高兴一把。随后他们从各方面为我提供信息,把好人好事和看不惯的事都说给我。当时,我成了村里的代言人了。打那以后我不断地投稿,每周都要投上两三篇稿子。小到萝卜条、豆腐块,大到通讯、散文、小小说等。一发不可收,随后还被正式聘为报社通讯员。

  1985年春季,报社还特意为通讯员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学习班。那个时候我在农机厂工作,报社还为我补贴十七元的劳动经费。记得那是在水利局大楼学习的,通过学习,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还认识了很多编辑老师,给我增添写作勇气。回家的时候,报社的编辑老师给了我很多关于写新闻报道的书籍,考虑农村很贫困,还给了我很多写稿用信纸。当时发稿件不像写书信一样用邮票,剪下信封右下角。写清地址,再标明“稿件”字样放到邮箱里就发到报社了 。

  后来我把在县报发过的的稿件寄往市报、市电台和县台,他们都收录发表了。这都是《蒙古贞日报》社编辑老师的功劳。后来我写稿子劲头更足了,家乡的父老都叫我“土记者”。

  二、 我与邮递员的“暗恋”

  我的稿子每个月都在《蒙古贞日报》、《阜新日报》、《阜新人民广播电台》发表,不时还有微薄的稿费寄来。我就有了订报纸的想法,于是去乡里邮局定了一份县报。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还能尽快看到自己的稿件在报纸上发表。

  后来一个叫崔保权的乡邮员,他上下班经过我家房后,但离我家还有一个大沟和两段地。但是他不厌其烦的把每期的报纸和书信或标有2元、4元、10元和20元不等的汇款条,递到我的手中。无论严寒酷暑,给我连续送了三年的报纸和其他刊物。每当看到我的稿件发表了,他都高兴的告诉我这期又有你的稿子发表了,满脸都是微笑。久而久之,我对他有了好感。这种感觉只能藏在内心深处,于是每次我都要多看几眼。他一个一米七八左右的细高男孩,一身军绿的服装,骑着邮局给配用绿色的“永久”自行车。面色白皙一双丹凤眼,一笑两个酒窝。有时他也跟我多说几句,但是还是匆匆的走了。因为他家离邮局二十多公里,离我家也八公里。留给我的是匆忙的背影和自行车的铃声。后来他来我家的次数少了,他跟别人谈恋爱了,我的报纸和书信也就断断续续的送了。再后来他结婚了,我还难受了很长时间呢!

  三、 松毛虫的“风波”

  由于经常写报道身边的好人好事,一些不合理的事我也写。有一次上山采松树蘑,突然发现很多松树枝没了叶子,上面还挂着很多松毛虫。这些树枝的叶子都是被虫子吃光了。于是回家我就写了一篇《救救松树吧》。稿子送到邮箱很快就被县报发表了。

  发表的当天,时任县长的赵富带相关人员亲自到我所居住的大山里进行考察。并调来很多飞机进行空中洒药。当时酷暑难当,但是经过工作人员的一番努力。松毛虫被灭掉,松树保住了。后来每年的这个季节都要进行喷洒药物,再也看不见松毛虫吃松叶了。

  但是我却后怕了,惊动了县长以及地方的大小官员。我会吃不了兜着走的,这些领导会不会找我的麻烦呢?同年的年末,乡政府开表彰会。我被哈达户稍乡党委选为“新闻报道先进工作者”。并跟村上的书记和妇联在乡政府吃了美美的大餐。领了一个奖状和奖品,风波过后又见彩虹。这些殊荣是县报的编辑老师给予我的,如果我的稿子不被发表,地方领导也发现不了我的。第二年的七月二十号,在乡团委举办“爱祖国、爱家乡”。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的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跟县报是离不开的,有他的一半功劳。我从萝卜条到豆腐块、到新闻报道、到演讲稿,都是县报的编辑老师培养出来的。

  四、 我是他们的代言人

  那发生在很多年以前的事了,一个八十多岁的孤寡老人他没有劳动能力。住在一个年久失修的土房里。有一些好心人见状,不仅帮助他把房子修好了并且把他的院墙也修好了。而且家里的几田亩地从春耕到秋收也都是这些人在帮助他,这一帮就是好几年。他感动的找到我,让我把这些帮助他的人都写出来。发表到报纸上,表扬表扬这些无私奉献的好心人。我随后按着他说的就写下来了,很快《蒙古贞日报》就给发表了。我拿着报纸给老人家看,老人家高兴的要请我吃饭。“外甥媳妇儿,你帮我做了一件大好事。我没有别的办法去感激别人,只有靠你把他们都写出来。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是好心人,谢谢你了。”

  一天,老人家的侄子媳妇儿突然来我家。见到我的爱人气哄哄的说:“你媳妇凭什么管我们家的事,她有什么权利。她写这些东西和我商量了吗?回来告诉她,以后少管我家闲事。”

  当时爱人从柜子里,把我的通讯员采访证拿出来让她看“这就是她的权利,是报社给她的权利。”

  爱人的顶撞她没吃到好果子,气冲冲的走了。无论我做什么事,爱人都是很支持我的。我下班回家,爱人把这件事和我说了。“以后咱不要再写了,看人家都找到家来了,还说这事跟你没完呢!”“她们不孝敬老人,别人帮了她还阻止。我不怕,她再来找你让她和我说。”但是她处于无理,再也没来找过我的麻烦。

  由于我长时间的写通讯报道,在周围也有了名气。很多人都来找我,为他们写东西。比如入党申请书、果树技术员申请书,还有的让我为他们写诉状。有婆媳关系处的好的,让我写儿媳妇怎么对她孝心。还有邻里和睦的,也让我写。道路整洁的让我写,还有看不惯的事也让我来写……

  这些年我通过《蒙古贞日报》这一媒体,传播了很多家乡人的心声。爱憎分明,有喜欢我的也有恨我的。但我声张正义,喜欢上我的人占大多数。我相信,正义总会战胜邪恶的。上述我所做的,都是《蒙古贞日报》给我的权利和帮助。至今,我的采访手册依然存放着。

  五、《蒙古贞日报》就是我的娘家

  为了让我们这些通讯员更加热爱写作这一行,报社历届的领导(包括现在的领导)。给我们开设了一个版面。并举办学习写作征文。“我爱你三塔沟”、“我的乌兰木图山”“《蒙古贞日报》我的文学之母”、“父亲的沙金梦”、“乡路”都在《蒙古贞日报》上发表的。并获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这些奖项都跟报社的编辑老师新勤劳动分不开的。小到一个标点符号、一个句子、大到一个段子,都是细心修改才发表的。所以说,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蒙古贞日报》。

  报社人有报社人的爱心,每当我们进入报社迎面而来的是满面春风。一进门就笑脸相迎,接着就一杯热茶递过来,问寒问暖。我们送去的稿子,无论怎么忙他们都放下手中的活。把我们的文件收下,或输入电脑里。有时赶到饭时,还带着我们出去吃午饭。让我们感觉到像回家一样。像见到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感到亲切和温暖。

  后来报社不收信纸类的稿子了,用电脑输入文字。我当时还没安宽带,我的稿子只能靠优盘来传递。报社的领导及编辑人员非常耐心地把我迎进门送进接待室,把他们自己的工作停下。把我的优盘插到他们的电脑箱上,输入我的稿件保存并加以修改再进行发表。时间久了我都难以为情了。

  春风又吹杨柳绿,一年又一年。我与报社接触三十五年了,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是他们的心都是温暖的,都是我的亲兄弟姐和妹。到了报社,就像回到娘家一样。

  六、 从沃土中长大

  我生在山沟沟,文学的根植于县报社。文字起源于县报社,也就是说我的根系于县报社。在县报社这肥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我被县作家协会收为会员,后来又成为市作家协会会员。我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县报社的老师们,来自于他们的精心培养和浇灌。就像一个孩子从牙牙学语到顺畅说话一样,这种情感都来自于县报社的老师们。我回报县报社编辑老师只有努力的,认真的去写好每一篇文字。

  这些年来,我在县、市、广电局及各个媒体杂志和刊物上发表500多篇数千字以上的文字,写有十万字的作品。这里包括:报告文学、通讯、小说和散文等。

  2008年7月,残联董事长赵雅芝非常重视残疾的人。为了对残疾人工作做出贡献的人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播出去并留于后世。她找到作家协会丁振阳主席,一起研究出一本《春雨润无声》的书。并找到我,因为我所在的乡镇助理邢天生对残疾人工作做得非常优秀。让我写出邢天生的先进事迹,我信心百倍的接下来。当时我白天还要上班,于是就利用晚间的时间去完成。经过一周的写作,一万多字的报告文学“他为残疾人撑起一片蓝天”在《春雨润无声》的书刊上发表了。滴水穿石,这一点一滴的成绩都是在蒙古贞的沃土中磨砺出来的。

  七、群体效应

  人们常说,在什么样的群体产生什么样的效应。我常年跟报社这个群体在一起,所以我就会涂鸦。在这三十年多中,我经常跟这个团体的人出去旅游、采风。我们去过海棠山,看过300多年流传下来的摩崖造像,到了秋季那里的枫叶红了的美景更令人赏心悦目。又去过三塔沟,那里高高耸立的三座塔都流传着它美丽的传说。那里的小木屋,令人留恋往返。还去过宝力根寺,那里有千年的槐树让人称奇。大板基地是锻炼孩子们体能,让孩子熟悉各种植物的宿营地。我们又去往各个学校、去往各个机关和乡镇,深受那里人欢迎和喜爱。出去采风吸收了很多营养,并把所看到的写出来。发往报社,县报都一一的发表出去。

  说到喜爱,我毛遂自荐的说:我很受周围的人欢迎。他们来我家,向我诉说好事和不公平的事端。让我做他们的代言人,通过报社这一媒体反应出去。我成了党报的喉舌,群众的百灵鸟。在此期间,我先后两次被《蒙古贞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但是我的水平有限,还需要努力学习的。说到学习,我有两次机遇去辽宁省文学院参加文学创作培训班。经过两次培训,更加提高了我的文学创作。现在我成为县作家协会的理事,阜新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去年加入了“银河悦读中文网”并成为这一网络的评论员。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离不开《蒙古贞日报》这块沃土。我从一粒种子成为一棵树苗,一点一滴都是《蒙古贞日报》编辑老师辛苦扶植、培养、浇灌的结果。我根系《蒙古贞日报》这份热土,通讯员是我最光荣的职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