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于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在黄州生活的四年多期间,其间作诗220首,词66首,赋3篇,文169篇,书信288封,合计740篇,可谓东坡先生文学生涯的巅峰。黄州名山胜水,美食,美景食,无不写入他的诗词歌赋之中。以东坡先生命名的菜肴“东坡菜”也因此扬名,有好事之人粗略地做了一点统计,66种“东坡菜”中,有35种是在黄州研制的。


  黄州的赤壁,又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三篇巨著而闻名天下。黄冈的标志是东坡赤壁,被后人称之为“文赤壁”。与周郎与曹操发生赤壁大战的地方蒲圻“赤壁”,合称为“文、武双赤壁”。


  每当我读到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我都会感慨一番。从心底赞叹东坡先生,飘逸的文采和豁达心胸。但是,东坡先生诗词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有滔滔大江奔流而去,也有涓涓溪水,轻柔细腻。据说,黄州有一个叫李琪的歌妓,非常仰慕苏东坡的才华,希望获得一件苏东坡的墨宝,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后来,在苏东坡即将调离黄州时,黄州的官员为苏东坡先生饯行,酒宴恰巧就选在李琪所在的酒店。李琪觉得真是天赐良机,决定破釜沉舟全力一搏。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乘苏东坡酒兴正酣,李琪便捧着酒杯,跪拜在东坡先生面前,拿出自己的随身汗巾,求东坡为其题诗。苏东坡见状也并不推辞,令李琪取来笔墨来,挥手便在汗巾上写道:“东坡四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到此,随即掷笔袖手,继续与宾客饮酒谈笑。时间慢慢地度过,李琪心中暗暗着急,此诗不但平平淡淡,况且仅有两句。宴会中的宾客们尽情谈笑,没人把这歌妓和为她写的两句诗当一回事。于是,她再次跪拜,求苏东坡再续。苏东坡微笑着提笔接写道:“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书毕,四座皆惊,宾客们无不赞叹东坡的才智。诗文先平后突,音韵谐和,充满机智和风趣,诗中对李琪恰到好处的赞誉,平淡中又回味无穷。恰似一块圆润的宝玉,洋溢着轻盈自然之美。东坡先生诗,更是使一位地位低微的歌妓芳名永驻。


  古代歌妓、舞女为攀附文雅,请文人为自己题诗、留字的,时有发生,在各类作品中提及歌妓、舞女的,其实也并不少见。可那些多为茶余酒后的即兴之作,完全是应酬、搪塞而已,如此可称佳句的并不多见。此一奇也。


  但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东坡先生在全诗中并无赞誉李琪的词句,平平淡淡一句反问,然后一句轻盈的“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猛然间戛然而止,却又令人回味,如此美丽的海棠,为什么不留诗呢?!是不是因为它太美了,无法用语言表达?


  有好事之人仔细查阅了杜甫的诗词,竟然发现杜甫的诗中,确实是没有一首诗是写海棠的!至于杜甫的诗中为什么没有写海棠,至今已经无人可考!但令人称奇的是,当年在没有现代化的检索手段的情况下,在浩瀚的“杜诗”中,苏轼是如何发觉杜甫没有赞誉过海棠的。我想这“海棠虽好不留诗”,更应当被诗词史誉为一段千古佳话。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