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父亲,您老还在用那慈祥的眼神看着我们吧!远在天堂的您老还不忘护佑着母亲和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吧”!父亲,已经离开我们十二年了。清明祭奠,任由绵绵春雨氤氲着依依杨柳,润湿着久渴的土地 。

       十二年前的农历三月十四,也是这样的清明时节,父亲带着不舍、带着对家人的眷念离开了我们。对于父亲,记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逝,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慈祥的面容,谆谆教导至今仍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永远是那样的清晰和亲切。每当想起父亲,我都会泪流满面,悲痛万分······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大集体所有制中,我们家在生产队里是数得上的困难户。奶奶,父母,我们兄妹六个,总共九张嘴要吃饭。奶奶已成耄耋而不得工分,父亲虽住在农村,不擅长农事,因有私塾基础,被村里榜为“文人”安排民办代课教师,月抵兑工分14元。又因父亲写得一手毛笔字,每到春节庄户人家都请着写春联,平时哪家有红白喜事也请。所以,在乡邻中父亲是个大忙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的号角像春风一样吹遍神州大地,国家允许私人经商,父亲得知这一消息非常兴奋。因为他以前就是“公家人”,在六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从商业社会计的岗位上下放到农村的。父亲主动找人到工商及税务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是镇上第一个拿到个体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几年的精心经营,值得我们家欣慰的是,家庭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于1982年到常州拖拉机厂买了一台195型手扶拖拉机,由刚初中毕业的三哥当驾驶员,当时庄上人羡慕三哥的情景不亚于现在开桑塔纳的驾驶员,有了交通工具便扩大了经营规模,也能开着手扶拖拉机到现在的淮安市区进货,在镇上设立门市,也就是那时父亲带领我们全家走上了创业的颠峰。当时乡间也有人评价说:郑家呀,吊起犁耙吃三年。

       改革开放使我们一大家受益匪浅,亲身经历身有感触!彻底改变了我们家人口多劳力少的被动局面,使我们家率先走上了富裕之路,我们弟兄也先后在小镇上安顿了住房,也为我们后来安心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物质基础。父亲曾说过的话,我始终记着:过去经过的艰辛、付出的汗水是无悔的,实在的——有政府正确路线指引,有党的富民政策撑腰!

       父亲由于年龄上升,身体也不太方便了,在家安享晚年。平时听听收音机,看看报刊,发现有关养生保健的记下来或剪下来。有空还向邻居们讲一些生活常识,比如腌制、油炸的食物长期食用有害健康,还有哪些食物有药膳价值······还懂得中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原理,买来了痛经活络的全套“拔罐”。还认为磁疗对高血压、平衡人体机能有一定的作用而买来了“利德治疗仪”。

     “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秋天,我带着感觉不适的父亲去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食管癌晚期。病来如山倒,防不胜防。为了及早治疗,我们弟兄随即把他转到条件相应好一点的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专家会诊,根据情况安排放疗。经过一阶段的治疗感觉良好,便于2005年的腊月二十八出院。2006年的春天,也就是古历三月,父亲的身体突然就不行了,一直高烧不退,浑身疼痛。一查才知,癌细胞经过前期的放疗已转移到淋巴组织。我又往返于县城大药房买膏药,哪疼贴哪。后来听人说,假如一开始食管的晚期症状一直不积极治疗的话,父亲还能坚持活个一年二年的。可是,作为子女的我们哪能无动于衷啊?我们想对症下药,让他老人家早日走出疾病的折磨啊!父亲临终前那痛苦的表情都镌刻在他那扭曲的脸上,也一直定格在我愧疚的心中,终生难忘。 

       父亲走完人生的77个春秋,今年也是他老人家诞辰八十九周年,回想他老人家的做人之本、诚信待人、经商之策仍历历在目,也激励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遵纪守法,以诚待人,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

       父亲在世时,每到清明或者春节都让我们跟着他去墓地给在那儿的奶奶添土祭奠。为的是不忘先祖,告慰亡灵;还有就是让子孙后辈一直传承下去,弘扬一种传统孝道。

       所谓祭扫,就是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我们弟兄和侄儿们一边挖土,一边再用布兜运送。一趟,一趟,几趟下来已是汗流浃背了。可思念中的劳作一点不感觉累,犹如九泉下的父亲和我们聊家常。只不过现在他老人家累了,要在这长久地休息了。待坟头推起,盖上圆锥形的坟帽,插上柳枝才算是添土结束。然后供上祭品,焚烧纸钱再举行简单的祭祀叩拜。

       雨绵绵,柳丝丝。父亲虽走,父爱永存。清明伫立在父亲的坟茔前,让纯洁的亲情哀思伴随这清泪,淡淡的和着雨珠轻轻流淌,流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