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亦称为“元夕”或“灯节”。在这一元复始,大地回春时节的夜晚里,民间几千来,有着天上明月高悬,地上花团锦簇,彩灯万盏,灯光摇曳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有观灯、猜灯谜、吃元宵的习俗,天上人间其乐融融。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据说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燃灯另有一说,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有关元宵节在盱眙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将它们打死, 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玉帝得知后非常生气,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射死神鸟的人畜统统烧死,财产统统烧光。 天帝的小女儿心地善良,怕殃及无辜百姓,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猎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晴天霹雳。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五、十六日、十七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玉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玉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射死神鸟人才物已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已不再追究。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元宵节期间还有着许多节俗活动。就节期长短而言,就有着历史的变迁,汉代是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跑驴,踩高跷、扭秧歌等“民间百戏”内容,形式多样,多为百姓喜闻乐见;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但没关系,热热闹闹观灯,团团圆圆相聚,开开心心娱乐才是人们闹元宵不变的宗旨。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都过,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各地最常见的习俗,有关吃元宵盱眙还有一则传说: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住盱眙,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于是东方朔偷偷派人到盱眙把元宵的家人接到城外居住,告诉他们十五晚一定要进城观灯。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地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容十分丰富,其众多习俗在我国各地流传,吃元宵,逛灯展,猜灯谜一直深受各地人们的青睐。
  元宵最早叫“浮元子”后称“汤圆”,因吃汤圆有团圆美满之意,所以“汤圆”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先前因生活条件所限,人们吃汤圆,只是用和好的糯米粉搓成圆球煮熟了蘸糖吃,就可以了。因其色白亮如银,生意人便美其名曰“元宝”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不断改善和提高,元宵的馅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了,有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也有用腊肉、火腿、咸馅的等等,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或油炸、或蒸食,五花八门,真是大大丰富了人们的味蕾。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封建社会中的年轻女孩是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尤其是大户人家的女孩,她们贵为“千金小姐”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过元宵节时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还有可以展示自己糊花灯及表演的才艺,正是一个能抛头露面与异性结识的机会。唐代的灯市就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唐朝诗人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就是对这一场面真实的写照。”。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表演技艺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也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宋代的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还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都是描述元宵夜有情人相约、相见的情境。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也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成就天下的有情人。当然,这样放松、热闹的场面也会给好色之徒有关可乘之机,会派生出许多闹剧,例如人们最熟悉的越剧《王老虎抢亲》就是等。
  在我们盱眙当地一直流传着“正月十五闹花灯 ”的习俗,闹花灯即 “玩灯”是以张灯、灯展、观灯和各种“表演灯”为主。表演灯主要以“小驴灯”、“河蚌灯”、“舞龙灯”、“旱船”为常见,还放花炮焰火。在我国其他地区还有走百病、逐鼠、迎紫姑等习俗。总之,元宵节一个“闹”囊括了这个节日习俗的所有热闹快乐的内容。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