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写写母亲了,却不知道从哪里下笔。对于写父亲,脑子里的线条是清晰的、能抓住重点来写的,而母亲的角色是重叠的,混合的,多元的,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又都是规范的、力求尽善尽美的,感觉有写她的冲动,也有写她的压力。   

  记忆中的母亲从未胖过,一米五七的个子,瘦削的身材,身上的衣服永远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她是业务精湛的护士长、是慰藉病人的亲人。她也是家庭教师、裁缝、保洁员、维修工、勤杂员。她还是诗人、是绘画爱好者、是剪纸艺人。你说,这让我怎么来写她呢……记得董卿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做什么样的人,母亲应该早就深谙此道吧。不记得她用什么样的话语教育我们,她都是用行动来表现。她工作中的一丝不苟,生活中对周围人的热心周到,她的善良隐忍,她的心灵手巧,深深影响着我们姐妹。   

  一天,父亲突然问我,快到你生日了吧,当年你妈妈生你可不容易了……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父亲谈这个话题。从父亲的口中我才得知,我出生那年的三月八日凌晨4时左右,怀着八个多月身孕的母亲正在值夜班,突然感觉地动房晃,地震啦!(是邢台地震的震波)母亲连忙帮着往病房外的空地转移病人,外面漆黑一片,有不少病人正输点滴的针掉了,母亲提着马灯拖着笨重的身体,一一给病人重新扎上,等震波消失,母亲才想起,独自同保姆待在家里的三岁的女儿。听父亲说,那时他正在乡下巡回医疗,平时吃住在乡下。母亲怀着我,妊娠反应很厉害,还患有妊娠中毒症,因为父母家的老人都在外地,家里就只有她和保姆及二、三岁的女儿。她白班连夜班的上,人瘦的不成样子,生下我后,因为身体瘦弱,她一直没有奶水,医院的医护人员少,我出生一个多月,她就回医院上班了。她们那一代人,总是把服从工作看得重于一切,无怨无悔的奉献着,默默的承受着。现在做母亲的我,联想她当时的情景,眼泪总是不自觉的盈满眼眶。孩子的生日是妈的受难日,这话一点儿也不错。   

  在她的单位和我们住的家属院里,母亲的善良和手巧是出了名的。每到过年,女孩儿们最盼的就是初一这天穿上新衣服,在那个有钱也没处买的年代,大人孩子们的衣服都是一针一线手工缝制,手巧的母亲就和同院的王姨担起了家属院的义务裁缝,临近过年两个多月,她就和王姨忙起来了,上班之余,她们就帮助邻居设计、裁剪、缝制起来啦,而我们姐妹的新衣服却常常在大年三十晚上才赶做出来。现在还能回忆起,晚上睡了一觉的我,看到母亲在灯下赶制衣服的背影。印象深的有一位姓江的爷爷,他是医院的老病号,孤身一人,属于民政部门照顾对象,快过年了,民政部门发给他一丈多毛蓝布料,他却不知道如何用,母亲知道了,加班熬夜给他缝制了一身中山装,老人穿上即合身又随时,他感动的无以表达。   

  人总是爱联想的。周末回婆家,帮她剪指甲,眼前婆婆白白胖胖的脚,立即重叠成母亲小巧干瘦的脚。母亲的脚对于我是熟悉的,特别是对于小时候的我还有特别的意义。那时居住条件差,寒冷的冬天,晚上室内只有一个封住火的小炭坯炉,很冷。我和妹妹相差三岁,也就四、五岁的年龄,晚上母亲搂着妹妹睡一头,我和母亲、妹妹打通腿睡另一头。小孩子总是胆小的,晚上常常做恶梦,每次被惊醒,立刻抱住母亲的脚,母亲的脚瘦瘦的、干干的,却让我很有安全感,多少次的醒来,在寂静漆黑的夜里,双手抱着母亲的脚,心安地沉沉睡去。不知那一头的妹妹是怎样闹夜的,就只是我,母亲一宿宿的又怎能睡好。睡不好的母亲,白天照常上班照看病人,忙活家务照顾孩子,工作从未出过差错,家里井井有条,她是铁人吧。母亲中年以后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我常想,我可能就是那致病的原因之一吧。   

  我们姐妹受母亲的影响,都偏爱文学,在这方面她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七十年代末,整个中国的文化艺术氛围还不浓厚,儿童读物更少,喜爱文学的母亲就挤出一部分资金,订阅了《文汇月刊》、《艺术世界》、《当代》、《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文学艺术刊物。而王蒙、冯冀才、王安忆、毕加索、米开郎基诺、韩美林等一批文学家和艺术家,就是那时从这些刊物上知道的,阅读给我们小小的心,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她自己退休后也重新拾起文学与艺术的爱好,在照顾病床上的老伴之余,做贴画,剪窗花、学写诗词,丰富着自己的业余爱好。现在已经写了200多首诗词,每首诗词她总是字斟句酌,平时我们姐妹回家,她也与我们讨论字词的用法,我们开玩笑的说,我们家有个“文艺老青年”。耕耘就有收获,近年她的诗词被《德州晚报》《禹城市报》《草根文苑》等报刊刊用二十多首,2015年,她写的12首诗词在“天籁杯”第12届中华诗词大奖中,还获得了金奖;去年春节前,我把她写的123首诗词,汇编成了诗集---《心语白描》送给她做为新年礼物,母亲无比高兴。   

  母亲这一生,做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她毕竟年老了,病弱的身体做一切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了,但是她是乐观的、热爱生活的,她又是那么年轻。生命的过程注定是一段路途,注定由激越到安祥,由绚烂到平淡。这段路途不管有多长,重要的是曾携爱走过,这也正是人生中最为珍贵的。感谢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