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是豆类的总称,《诗经》中提到六次,分别是《豳风 七月》《小雅 白驹》《小雅 小明》《小雅 小宛》《小雅 采菽》《大雅 生民》《鲁颂 閟宫》,也叫荏菽、藿。

  《小雅 采菽》一篇说的是诸侯朝见周天子的盛景: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节录)

  采大豆呀采大豆,用筐用筥来盛装。诸侯们前来朝见,天子用什么来相赠?就算没什么要赠予,也会赠他们好车和马匹。还有什么要赠予?诸侯的礼服已备好。

  泉水在滚滚翻腾,我前去采摘水芹。诸侯都来朝见,旌旗已经渐近。旌旗在霍霍飘动,銮铃很叮当作响。三马四马其驾,诸侯都已来临。

  不论是采大豆还是采水芹都是个愉快的过程,是为了迎接诸侯前来朝拜周天子所要准备的重要菜蔬和主食。可见“菽”——大豆——在《诗经》时代的重要性。

  那时少有人能常吃肉,除了祭祀、宴客、节日,寻常百姓更是难觅肉味,而大豆正是可以代替肉类补充人体所需蛋白质的最好食物,即所谓“饭菽配盐,炊萁煎藿”。我们古老智慧的先民,发展出独一无二的大豆食品文化,最有名的如豆腐、豆浆、酱油、豆豉、豆干等等不一而足,特别是豆腐的发明简直就是对豆子的革命性创造。

  “菽”或“藿”在那时还做为思贤的意兴,《小雅 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节录)

  洁白的小马驹呀,过来吃我草场的豆叶吧。我要把它围起来呀,让便它的主人留在这里。我期待的那位君子呀,可否愿意安心在这里做贵客?

  “藿”——就是豆叶,是由头,先吸引君子的马驹吃我草场丰厚的豆叶,马儿留下了,我希望期待的君子也能留下,含蓄而殷殷,思贤若渴。没有“周公吐哺”的直接明了,但更悠长更恳切,符合中国人的含蓄。

  《小雅 小宛》还提供了另一种关于“菽”——大豆的意味: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节录)

  田野长满了豆子,老百姓去采它。螟蛉生幼子,蜾蠃背上养育。教育自己的子女,要让他走善良的路。

  看那鹡鸰鸟儿,一边飞一边叫。我天天奔波在外,你月月行进路途。起早贪黑不停歇,不要辜负了父母。

  《小宛》我以为算是一首劝诫诗,怀念了先辈,同时提出晚辈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就像“菽”——大豆——长在田野里,成熟的时候就该去采摘,是个自然的过程。

  关于豆,最有名的莫过于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豆又充当了 “同根的”悲情角色。

  现今,“菽”——豆就只剩下吃了,各种吃,豆不需要入诗了,入诗的是灯红酒绿,喧嚣都市。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