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厦门就被她的温婉陶醉了。

  永定上车换上厦门的导游,让连成导游糟蹋了的坏心情终于有所好转。厦门导游是一位小“麋鹿”(闽南话“美女”),姓汪,厦门人,肌肤如熟透的樱桃,仿佛手指轻触一下都会破了皮;身材小巧玲珑,虽不是那种惊艳的大美,但也给人一种清丽、素雅、温婉可人的淑女印象。城市如人,未到厦门,就把小“麋鹿”定位了厦门的个性。

  城市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城市的个性。厦门岛位于厦门港湾,是一个面积不到130平方公里状如五边形的小岛,鼓浪屿则是厦门岛与海沧海峡中的不足2平方公里的袖珍岛。从厦门岛隔海眺望,北面、西面的远处都是高山峻岭,犹如充满雄性的胸膛;由北至西南的海湾,犹如张开的双臂;而厦门岛好比拥抱入怀的风情万种的美女,鼓浪屿则是悬垂在美女乳沟间的玲珑剔透的翡翠挂件。厦门岛、鼓浪屿都有山,但都不是峻岭伟岳,山势平缓,岩石圆润,都是一色的褚黄,充满着女性的柔美。厦门岛、鼓浪屿的海岸多低矮、平滑,少有参差嵯峨的曲折。厦门的气候四季如春,宜草宜花宜树宜人。厦门的植物,花大都是暖色调的,如开遍全岛的凤凰花;而枝叶或婀娜,如三角梅;或飘逸,如榕树;或秀雅,如大王椰子树、棕榈树。鼓浪屿也有树形较高大的木棉树,但这种树上半部横出的枝柯,还有满树的花朵,消减、淡化了它的雄性(我以为花都是属于女性的),不像北方的柏杨、红松,南方的杉树那样,绝无旁枝横出,也无花朵、子实的累赘。树有多高,干就有多长,挺拔、雄壮、伟岸,一看就是树中的伟丈夫。

  城在花园中,人在家园里,这就是温情的厦门。繁华喧嚣的商业闹市仅占了全岛的西南半壁,其余尽被连片的青山绿水所覆盖,或是绿树掩映着暗红色花岗岩的丘陵缓坡;或是草树杂生的绿地;或是一方方镶嵌在林野间的内湖、水库、池塘;或是长满水生植物的海湾滩涂湿地。繁华喧嚣与自然野趣和谐共处,营造出别样的都市温馨。环岛路厦大白城至黄厝石胄头最是风光旖旎迷人处。碧波荡漾的蔚蓝大海、逐浪而去的点点船帆、绵绵软软的银色沙滩、绿树成荫的蜿蜒海岸、掠水而过的滨海大道……单是那些梦幻般的地名就让人迷恋忘返:椰风寨、玩月坡、数星园、海韵台、太阳湾、金沙滩、珍珠湾……易中天说,厦门市领导是用“家园式的理念”来规划、建设和管理经营城市,置身花园般的环境中,此话信矣。

  如若厦门岛是家园的前厅,那么鼓浪屿就是后花园了,我想厦门的历届领导一定是有这种理念的。如果由商业头脑精明的深圳人来经营厦门,肯定不会放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鼓浪屿这种寸土寸金的宝地,大桥可能早就架过去了,也许不只一座;商场、娱乐场所早就鳞次栉比了。但是,大智若愚的厦门领导放弃了这种聪明的赚钱思路。后花园顾名思义就要栽花种树,所以如今的鼓浪屿是草木园、花卉园、百鸟园,没有林立的高楼,有的是掩映在凤凰木、榕树、棕榈树等浓荫下的四、五层百年老宅的红色屋顶。后花园需要安静,还要有点隐秘。所以小岛与外面的交通一直维持着轮渡的方式,使小岛有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据说岛上有消防车两台,垃圾车两台,邮递员送信用自行车,送货用人力板车。游客可乘旅游电瓶车,其他再无任何交通工具。后花园是品茗、小聚的地方。所以岛上没有摇滚、迪斯科的喧闹,有的是一栋栋老宅的门窗飘出的淡淡的茶香和悠悠的琴声。商铺也只是轮渡码头附近的一小片。

  快到晚饭时分,我们一行在纷纷小雨中登上了鼓浪屿,在海滨的一家酒店安顿下来。吃过晚餐,独自一人沿着环岛步行道散步。夜幕下的鼓浪屿行人稀少,灯火寥落,树影婆娑,海浪轻拍堤岸,小岛恬淡、静怡,如锁在深闺不解风情的处女。一路前行,对岸城市夜色移步景异,犹如一幅灯影长卷。厦门岛“鹭江道”一带最是美轮美奂,灯光亮化美化的座座楼宇霓虹闪烁,蓝色的激光束划过夜空落到海面,滨海大道如一条彩带,蜿蜒直到远方灯火阑珊。倒影在海中的灯影迷离朦胧,亦真亦幻。走着看着,仿佛是在梦境中。

  一夜枕着涛声入眠。那涛声徐徐的缓缓的,和着同房同事的鼾声,“哗!”——“哗!”仿佛回到童年,躺在母亲的怀抱,母亲哼着眠歌,轻轻地拍打……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鼓浪屿的夜,象家一样的温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温婉的厦门风光滋养出温婉的厦门人。厦门市委党校老师的讲课、易中天“细评厦门人的文章”、《厦门晚报》以及互联网的评说,都认为温婉是厦门人突出的个性特征。厦门人性格平和、中庸、不惹事、不好斗,行为文明,守道德。如果厦门人在街上被一个外地人踩了脚脸露愠色,反被外地人斥责。这个厦门人只会一边绕道而行一边摇着手:“我不跟你说!我不跟你说!”城市管理是各地政府最棘手的问题,但厦门市民最配合政府。至今许多城市还在为摩托车进城阻碍交通苦恼,而厦门早在很多年前,政府一声限车令下,市民就令行禁止。厦门人家庭意识浓厚,视房子如面子,不好在外面凑热闹,热衷于在家泡茶、开家庭音乐会等家庭活动。厦门人好客,待人温馨,年节必请外地同事、同学来家小聚。厦门人宽厚,不排外,外地人极易融入当地生活,初建特区来厦创业者,如今不少人早以厦门主人自居,比如易中天,比如给我们讲课的党校常务副校长,说起厦门的掌故牛逼得很,如数家珍,一套一套的。当代厦门名人多是温婉的文化名人,如在内地倾资兴学办教育闻名于世的侨领陈嘉庚,科学家卢嘉锡,教育家周殿熏、林文庆、王亚男,文学家林鹤年、卢戆章、林语堂,诗人舒婷、钢琴演奏家殷承宗、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郑小英等。厦门人闲适、从容、大度、优雅、重生活……

  说到厦门人的温婉,金门菜刀在厦门畅销是个极好的佐证。如果是一般的菜刀倒也无所谓,两岸三通已有些年头,菜刀也不是什么违禁物品。但这金门刀却有些说法。厦、金相距20多公里,历史上属于同一地区范畴,合称“金厦”,都是闽南的乡里乡亲。但大陆改革开放前,厦门地处海防前线,厦、金两地为两岸的对立饱受战争创伤,也结下了不少冤仇。1949年的金门战役,解放军九千将士血染金门,参战的数百名船工无一生还。1958年8月23日开始的金门炮战,到1979年1月1日结束,长达20年。仅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的44天,解放军万炮轰金门,发射炮弹就达47.5万发。金门菜刀就用这场举世闻名的炮战来造势。金门菜刀的知名品牌“胡子王”的广告说:“‘胡子王’金门菜刀历史悠久,因‘八二三炮战’而闻名于世,其与贡糖、高粱酒合称‘金门三宝’,早期金门菜刀由炮弹壳制成。”用大陆打过去的炮弹打造成名刀,再销往大陆赚大陆的钱,这不无讽刺意味。大度、宽厚、渴望和平的厦门人不但不计较抵制,反视为“铸弹为厨”,相逢一笑泯恩仇,爽快的掏钱买刀,导游也积极地为外地游客推介,一时间金门菜刀竟成了热销商品。

  厦门政界、媒体为大力推进“大厦门”建设,对厦门人的温婉个性一度颇有微词。有的认为是:“小岛意识”、眼界狭小、自我陶醉、小富即安、怡然自得、满不在乎。《厦门晚报》则概括为:“无为”、 “柔软”、 “细微”、 “不争”、“散漫”。也许是昆明与厦门有太多的相似,比如都在同一纬度,都是四季如春,都有温吞慵懒的性格,都好泡茶,都有恋家情结,都是“家乡宝”不出远门,等等。人以类聚,惺惺相惜。即使是厦门人个性的负面,在我看来也没有什么不好。比如,说小富即安不好,那么,小富不安、大富才安就好?中国那么多地方,那么多人,不要说现在,即使是遥远的未来,大富显贵又有多少。理想不是越高越好,本来他对现状已经知足,内心也很平静,你却把他鼓捣起来,挑逗起他的欲望。结果又不能满足人家,造成心理不平衡,带来社会不安定,说不好听一点你就扮演了教唆犯的角色。如果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来审视,小富即安就是知足常乐,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好?每个人的能力素质和所处条件不同,个人的发展也有差异。现阶段大多数能达到小富就不错了。既然不能做到大富才安,就不要否定小富即安。个人打算、生活态度、个性特点本无优劣,只要不违法违纪、危害社会、影响他人,顺其自然的好。不要总担心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安逸舒适了,就玩物丧志,缺乏上进心,影响党和政府加快发展的宏伟蓝图的实现。政府要加快发展,履行好自身的职能,抓好规划、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搭建好平台、搞好服务。栽好凤凰树,何愁没有好鸟栖。优秀人才、技术、资本、企业嗅觉都是最灵敏的,那里发展环境好就会流向那里。

  厦门观光仅仅是一日游,但感慨却有不少,也许是对这个城市的偏爱和一见钟情吧。期待着重游厦门,期待着“海上花园”更美丽、更漂亮、更温婉。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