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本名石松茂。因为文学创作成绩大,年龄也较长,圈里人都尊称之为老师。石老师首先是小说家,多年前就以小说名世,出版了十几部长篇小说,还在《人民文学》、《天津文学》、《小说家》等全国权威的文学刊物上面发表几百万字的中短篇小说,这些足可以证明他不是妄称小说家这一名号。他还是一个诗人,说他是诗人,也许会有人持不同的看法,会说他的诗是小说家在写小说累了之后休息的茶点,是放松后的遗墨。如果这样说,这样看他的诗及其创作,就大错特错了,辱没了他的在诗歌创作中的真诚与投入,据我所知他诗歌创作很严谨,与写大部头作品的投入丝毫不差,写作时激情澎湃,完搞后仍然不厌其烦的打磨修改。

  石老师是个忙人,说他忙是因为他主持着一份儿刊物,刊物的日常工作他要身体力行的做好,从策划选题,到约稿、编稿、校对,再到印刷、邮寄样刊等等;此外他还是当地七里海诗社的当家人,也肩负着对当地业余作者的培养和指导工作;更有大部头作品的创作计划。而《长歌一曲》正是他在繁杂的事务中,忙里偷闲挤时间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歌仿佛是来自于他心灵的乐章,真诚地歌唱,读后让人感动,令人难忘。

  人生忧患意识始,智慧也产生孤独与痛苦。作者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又是社会的精英,对社会存在的流弊、江河日下的世风和塌陷的道德,比其他社会成员的认识更加清楚深刻,又加之诗人的心灵比一般人更加敏感,所以孤独与痛苦也就比其他的社会成员更加强烈持久。这种强烈的终极关怀和忧患意识常常使他的心灵无法安宁。组诗中的诗作笔调多是沉重的,沉重的生命之思也是他诗作的一个主题。“我不能麻木,将道德底线穿越/那样 人与动物之间就没有差别……”(《情事》)。面对灯红酒绿、笙歌嘈杂的当下社会,作者在孤独中避开世俗的浮躁与诱惑,诗人除了对自己的自我约束,同时也对世人发出了令人警醒的棒喝。这样的时刻,写作需要的不只是勇气和坚持,写作的前提是诗人必须对身处的时代有清醒的体认和省察。写作的痛苦需要诗人的“历史个人化”的“求真意志”。这是对书写行为的最为恰切的姿态。在历史记忆、生存现场、生活细节的反复擦亮、商忖、自问与盘诘中,他迎来了一次又一次词语的猝然降临。又如《现代诗人》一诗写到:

  孤独的诗人呀   

  倾注了一生的才华

  痛苦的诗人浪漫的诗人  

  香火为你延续吟唱    

  站成风景的诗人    

  命运注定怀有梦想    

  坚守爱就有灿烂的阳光

  诗人是什么?克尔凯郭尔回答说“是一个不幸的人,他把极度深刻的痛苦隐藏着在自己的心里,而他双唇的构成使经过它们的叹息和哭泣听上去像美妙的音乐”。作者在诗中提示诗人们,也是在提示自己,用“爱”把生活中的孤独寂寞坚守成一道风景,这是献身艺术才能体验其中的无穷妙趣。作者牛羊般反刍咀嚼着生活,老僧入定似得感悟人生,因此他的诗作中有清醒的自觉、自省意识。

  德国的诗哲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是什么?是自由,就是自由自在,自娱自乐,自觉自愿,自强自立,自然天成。《自由》一诗的开头,作者通过对蓝天、白云、花草、白雪等意象的摹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进而通过深刻的思考,并假以设想,使他进入自己的安静之中,一种精神不存在喧嚣的安静世界,只有他在独自歌唱:“应该诉说一年四季的艰辛/纵情歌唱我们书写未来/阅读人间梦想/倾听花开的声音/将花盆里的花移植田野/将水缸的鱼放进大海……”诗句的诗意指向清晰明确,不言而喻。

  在作者的笔下,生活就是爱,写作意味着在虚无的深渊里寻找肯定的火种。假如抽空这组诗的一切,最后剩下的只有一字:爱。“左眼里写着爱/右眼里却闪烁恨/你没有理由将自己背叛/也没有理由拒绝/无论男人女人/交汇的河流孕育着欢乐/爱 很简单/爱 也非常遥远”(《爱》),抒写着他对爱情的理解;“那年春天我告别了故乡/一个人孤独地饮用他乡之水/是夜,常常望着月色发呆……期待双亲在佛国静静地安息/风中吹落的是花/飘散的却是芬芳”(《芬芳》),写他对父母双亲的怀念;“幽静幽静的夜啊/听不够的萨克斯曲/《回家》——/窗外接连几天的潇潇细雨/慰藉着思念的落寞/慰藉着如画的乡村朴素的土地”(《想念父亲》),抒发了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河北大平原的故园的热爱与深切的怀恋。《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灯台上,好使它照亮一家的人”的教谕。《灯的姿态》一诗与之如出一辙,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写:“一盏灯/ 接连又是一盏灯/ 安然地站在路边守望远方/ 夜行的人沉默不语但感动/只有四季风陪伴着孤寂/彰显时光的忠诚/一个盲人/手里提着一盏灯/充满希望地为路人照明/突然有一阵风吹灭了灯火/路人奇怪地问他如何照路/盲人答生生不息的是心灯。”述写了一种高尚的泛爱,即爱他人、爱众生的人间大爱。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诗作为人类形象思维的产物,必然离不开这个外壳。但诗的语言又不同于人类信息交流所使用的日常语言,它是对日常语言的诗化处理和二度提纯,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组合法则。这种组合法则和组合后所诞生的语言,往往与其他文学语言也不相同,它是独特的、惟一的。它不仅能表达“意义”,更要能表现“意味”。这组诗,语言朴素率真,较少使用修辞,遣词造句务求精悍简练,决不拖泥带水,以一种质朴的述说和率真的由衷之言直达读者的心灵。诗人已人到中年,对世事的洞察更加透彻、深刻。诗作从批判现实到重塑现实,从思想现实到艺术现实,通过语言的活动,把内心美好的形式转化成现实社会的存在方式。其抒情的主体人格形象,在艺术突围的探索中凸现出来。其写作技巧特点更是讲究以“理”取胜,提示读者去体验诗中所揭示的关于人生、生命、乡情、亲情、爱情,以及道德等诸多方面的思考,读后定会是有所教益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